第38章 灵脉馆的新春宴
关灯
小
中
大
说,“借着石上的灵气催催芽,开春就能分给百姓们播种了。
” 最让人期待的是秦长老准备的“灵脉宴菜谱”。
老人用蝇头小楷写了满满三页,每道菜都要用到三地的食材:沙棘炖雾隐山的山鸡、苜蓿炒溪城的泉水虾、珊瑚粉蒸青岚城的嫩藕……菜谱的最后还特意标注:“每道菜需经灵脉泉水泡过的锅具烹制,方能引动食材灵气。
” 三、除夕的馆内守岁 除夕夜,灵脉馆的灯亮了整夜。
青岚城的百姓几乎都来了,大人带着孩子,手里提着灯笼,灯笼上贴着自己剪的灵脉纹剪纸。
馆门前的篝火堆得比人高,老李带着石匠们在火边敲打出欢快的节奏,凿子和石头碰撞的声音,竟比锣鼓还热闹。
展厅里摆开了长桌,桌上的年货堆成了小山。
张老爹的孙子正踮脚够桌上的山魂果糕,丫丫则举着块珊瑚糖,跟溪城来的小姑娘炫耀:“这是东海的糖,含在嘴里会变甜!” 陈默和慕白在火塘边忙碌,他负责给大家添酒——用溪城的沙棘酒混了点灵脉泉的水,酒液泛着淡淡的金;她则给孩子们分烤松果,松果是雾隐山的,烤的时候撒了点晨光草粉,香气能飘出半座城。
秦长老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捋着胡须笑:“想当年灵脉衰微时,哪敢想有这么一天?三地的人聚在一起守岁,连灶台上的烟火气里都带着灵脉香。
” 亥时刚过,陈默忽然站起来,走到灵脉石前。
“今年的守岁礼,咱们换个新花样,”他举起手里的小陶罐,“这里面是三地的灵脉土,青岚城的黏土、溪城的泉眼泥、雾隐山的腐叶土,咱们把它混在一起,埋在灵脉馆的院子里,就叫‘同心土’。
” 百姓们纷纷叫好,每人都从陶罐里捏出一小撮土,放进陈默准备的大瓮里。
土混在一起时,竟冒出淡淡的光,青、蓝、绿三色的灵气在瓮中盘旋,最后融成温暖的金色。
“这是灵脉气在认亲呢!”老李激动地说,“三地的土合在一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守到子时,陈默点燃了馆门前的烟花。
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有的像晨光草,有的像珊瑚礁,有的像溪城的泉眼漩涡。
孩子们追着落在雪地上的火星跑,笑声惊起了枝头的雪,簌簌落在灵脉馆的瓦片上,像首轻快的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新春宴的第一道菜 大年初一的新春宴,从清晨就开始了。
工匠们抬出了口巨大的铜锅,锅沿刻着七灵草的花纹,是用三地的铜料合铸的——青岚城的赤铜、溪城的青铜、雾隐山的黄铜,在灵脉泉水中煮过三天三夜,锅身泛着温润的光。
第一道菜是秦长老亲自主厨的“灵脉一锅鲜”。
锅里铺上北漠的沙棘枝当底,放上雾隐山的山鸡、溪城的泉水鱼、东海的瑶柱,最后倒入灵脉泉的水,盖上锅盖时,秦长老
” 最让人期待的是秦长老准备的“灵脉宴菜谱”。
老人用蝇头小楷写了满满三页,每道菜都要用到三地的食材:沙棘炖雾隐山的山鸡、苜蓿炒溪城的泉水虾、珊瑚粉蒸青岚城的嫩藕……菜谱的最后还特意标注:“每道菜需经灵脉泉水泡过的锅具烹制,方能引动食材灵气。
” 三、除夕的馆内守岁 除夕夜,灵脉馆的灯亮了整夜。
青岚城的百姓几乎都来了,大人带着孩子,手里提着灯笼,灯笼上贴着自己剪的灵脉纹剪纸。
馆门前的篝火堆得比人高,老李带着石匠们在火边敲打出欢快的节奏,凿子和石头碰撞的声音,竟比锣鼓还热闹。
展厅里摆开了长桌,桌上的年货堆成了小山。
张老爹的孙子正踮脚够桌上的山魂果糕,丫丫则举着块珊瑚糖,跟溪城来的小姑娘炫耀:“这是东海的糖,含在嘴里会变甜!” 陈默和慕白在火塘边忙碌,他负责给大家添酒——用溪城的沙棘酒混了点灵脉泉的水,酒液泛着淡淡的金;她则给孩子们分烤松果,松果是雾隐山的,烤的时候撒了点晨光草粉,香气能飘出半座城。
秦长老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捋着胡须笑:“想当年灵脉衰微时,哪敢想有这么一天?三地的人聚在一起守岁,连灶台上的烟火气里都带着灵脉香。
” 亥时刚过,陈默忽然站起来,走到灵脉石前。
“今年的守岁礼,咱们换个新花样,”他举起手里的小陶罐,“这里面是三地的灵脉土,青岚城的黏土、溪城的泉眼泥、雾隐山的腐叶土,咱们把它混在一起,埋在灵脉馆的院子里,就叫‘同心土’。
” 百姓们纷纷叫好,每人都从陶罐里捏出一小撮土,放进陈默准备的大瓮里。
土混在一起时,竟冒出淡淡的光,青、蓝、绿三色的灵气在瓮中盘旋,最后融成温暖的金色。
“这是灵脉气在认亲呢!”老李激动地说,“三地的土合在一处,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守到子时,陈默点燃了馆门前的烟花。
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有的像晨光草,有的像珊瑚礁,有的像溪城的泉眼漩涡。
孩子们追着落在雪地上的火星跑,笑声惊起了枝头的雪,簌簌落在灵脉馆的瓦片上,像首轻快的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新春宴的第一道菜 大年初一的新春宴,从清晨就开始了。
工匠们抬出了口巨大的铜锅,锅沿刻着七灵草的花纹,是用三地的铜料合铸的——青岚城的赤铜、溪城的青铜、雾隐山的黄铜,在灵脉泉水中煮过三天三夜,锅身泛着温润的光。
第一道菜是秦长老亲自主厨的“灵脉一锅鲜”。
锅里铺上北漠的沙棘枝当底,放上雾隐山的山鸡、溪城的泉水鱼、东海的瑶柱,最后倒入灵脉泉的水,盖上锅盖时,秦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