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率土之滨

关灯
币相同的星象。

     程远将贝壳手链按在岩壁凹陷处,奇迹发生了——整面岩壁开始移动,露出隐藏的逃生通道。

     通道内刻满了越人文字,翻译过来是:“唯有知晓星辰轨迹者,方能避过幽冥旋涡。

    ”他们这才明白,所有的图腾、文物、机关,都是古人留下的生存密码。

     当潜水舱破水而出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程远握着那半卷竹简,望着手中的青铜钱币。

     在晨光中,钱币上的玄鸟仿佛振翅欲飞。

    林珊的红绳在海风中飘扬,此刻她终于明白,妈祖庙的平安结,或许真的与越人的海神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连续三日的探测让“探海号”的声呐图谱愈发完整。

     程远将新获取的数据导入三维建模系统,随着光影流转,海底的地形轮廓逐渐清晰——在人工沟壑的尽头,一片呈半月形的海底洼地赫然显现,边缘整齐的石砌防波堤在图像中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八座巨型青铜锚桩如卫士般矗立,桩身雕刻的玄鸟纹与之前发现的青铜钱币纹饰如出一辙。

     “这是座古代港口!”林珊指着模型上的一处凹陷,“这些排列规整的方形凹槽,应该是用于固定栈桥的基址。

    ” 她的手指划过屏幕,放大局部图像,“还有这些散布的陶片,纹路和我们在独木舟上发现的陶罐完全相同。

    ” 实验室的灯光映在她专注的面庞上,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发梢还沾着上午采样时的海盐结晶。

     郑海峰捧着最新的声呐报告闯入:“程博士!港口东侧发现异常金属反应,信号强度是普通沉船的三倍!” 众人围拢到显示屏前,只见海底深处闪烁着大片银蓝色光斑,如同沉睡的星河。

     程远的目光突然被光斑边缘的轮廓吸引——那分明是船舰特有的弧形轮廓。

     特制潜水舱缓缓下沉,窗外的海水从湛蓝渐变为深邃的靛青。

     当深度达到380米时,探照灯刺破黑暗,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数十艘青铜战船整齐排列,船身覆盖的藤壶在灯光下泛着幽绿,桅杆上锈蚀的青铜戈矛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

     最前方的旗舰尤为壮观,船首的巨型玄鸟雕塑展开三米长的羽翼,喙中衔着的青铜弩机虽已残破,仍透着摄人的威严。

     “这就是越王金节记载的‘戈船三百艘’!”林珊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带着颤抖,她操作机械臂采集船身样本,“这些青铜合金的配比和鄂君启金节完全一致,而且…”她突然放大镜头,“船舷内侧刻着‘琅琊’二字,和越王迁都的记载吻合!” 程远小心翼翼地靠近旗舰舱室,透过破碎的舷窗,他看见舱内整齐码放的青铜箭簇,以及刻有星象图的木质罗盘。

     当他试图用机械臂触碰罗盘时,异变突生——海底突然涌起黑色旋涡,无数发光水母从战船缝隙中涌出,在黑暗中拼凑出越国战旗的图案。

     程远手腕上的贝壳手链剧烈发烫,与周围的磁场产生共鸣。

     在旗舰主舱室的残骸中,林珊发现了一个用龟甲密封的漆盒。

    当机械臂将其取出时,海水腐蚀的龟甲应声而碎,露出内里保存完好的丝绸帛书。

     帛书上的朱砂字迹在荧光灯下逐渐显现,记载着越国某次重要海战的详细过程:“越王翳三十三年,齐师犯境,吾率戈船三百,取道夷洲,夜袭其侧…” “原来越国曾借道台湾迂回作战!”程远的手指划过帛书,“这些星象图标注的,正是我们发现的珊瑚导航礁。

    ” 他突然注意到帛书边缘的图腾——妈祖形象的神像头戴贝壳冠冕,手持青铜令旗,与林珊腕间褪色的红绳上的结饰如出一辙。

     林珊捧着帛书的手微微发抖:“你看这段祭祀祝文,‘以贝为信,通于海神,佑我舟师’,这和我们在妈祖庙求的平安符…”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窗外的海水突然泛起奇异的金光,无数发光生物汇聚成一条光带,指向更深处的海底。

     深夜的甲板上,程远和林珊并肩而立。

    月光将海面染成流动的银绸,远处台风过境后的云层边缘泛着珍珠母的光泽。

     林珊递来重新煮好的参茶,杯底的枸杞随着波浪轻轻摇晃。

     “这次发现的青铜舰队,足以改写整个东南沿海的航海史。

    ”程远望着海面,“但那些发光生物组成的图案,还有帛书上的妈祖图腾…”他的声音低下去,“总觉得我们只是触碰到了冰山一角。

    ” 林珊的发丝被海风吹起,拂过他的脸颊:“记得你说过,考古就像在时光长河里打捞拼图。

    ” 她举起手腕,褪色的红绳在月光下微微发亮,“或许这些看似偶然的发现,都是千年前的航海者留给我们的线索。

    ” 程远转头看向她,目光交汇的瞬间,远处的海面突然腾起万千光点,无数发光水母跃出水面,在空中勾勒出玄鸟展翅的形状。

     这一刻,历史与现实在月光下重叠,两千年前的越人船队,与此刻的考古船,仿佛通过同一片海洋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下一次,我们一定能找到归墟之门。

    ”程远轻声说,伸手将林珊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