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宗于海

关灯
海峡地图。

     更惊人的是,地图上标注着十二个红点,其中三个恰好对应他们此前发现的古港、锚阵与司南古船。

     祭坛暗格里藏着用鲛绡包裹的青铜编钟,林珊轻轻触碰钟体,清冷的音色在海水中扩散,竟引发整个甬道的共鸣。

     随着钟声震荡,岩壁上的磷虾群重新排列,投射出动态的海底地形图——在更深处的海沟中,隐约可见一座金字塔形建筑,顶端悬浮着发光的球体,如同深海中的太阳。

     “这是声呐无法探测的区域。

    ”程远的声音被编钟余韵震颤得发颤。

    他注意到编钟内壁刻着微型铭文:“以钟为引,破归墟之门。

    ” 而当林珊哼唱泉州渔歌时,编钟竟自动奏出和音,旋律与越人祭祀祝文的节奏完全一致。

     满月与新月交替的刹那,海底金字塔突然迸发出强光。

    程远和林珊戴着特制护目镜,目睹发光球体缓缓升起,露出其下方的青铜巨门。

     门上的浮雕讲述着越人迁徙的史诗:从会稽出发的船队在妈祖(海神)指引下,穿越风暴与海怪,最终抵达夷洲。

     当他们将周髀算尺、青铜钱币、星盘组合成三角矩阵,巨门表面的星象图开始流动。

    林珊手腕的红绳突然化作流光,精准连接矩阵的三个顶点。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巨门缓缓开启,内部涌出的金色光芒中,漂浮着无数记载着航海技术与天文知识的玉简,还有一具佩戴着贝壳冠冕的女性骸骨——她腕间缠绕的红绳,与林珊的平安结如出一辙。

     青铜巨门开启的瞬间,一股裹挟着咸腥与古朴气息的暗流涌来,金色光芒中漂浮的玉简在海水中缓缓旋转,宛如被无形的丝线牵引。

     程远屏住呼吸,操纵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捕获一枚玉简。

    玉简表面刻满了细密的鸟篆文,在特制灯光的照射下,文字边缘泛起淡淡的青芒,仿佛封存着千年的秘密。

     “这些玉简的材质……”林珊凑近观察,手中的检测仪器发出轻微的蜂鸣,“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古代玉石,密度极低却异常坚硬,而且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和甬道青铜立柱的成分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炽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远将玉简上的文字与此前发现的帛书、铭文进行比对,心跳不禁加快。

     玉简记载着越人对海洋的认知与探索,其中一段描述让他瞳孔骤缩:“归墟者,天地之脐,日月之息,藏万物之理,纳古今之秘。

    其门非器可破,唯心诚者、缘至者方得入。

    ” 文字旁还绘有一幅复杂的星象图,与他们在司南古船上看到的星图相互呼应,却又暗藏玄机。

     此时,“探海号”突然剧烈摇晃,警报声大作。

    郑海峰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带着明显的紧张:“东南方向出现异常磁场波动,强度是之前磁暴的两倍!声呐显示有大量不明物体正在快速接近!” 程远和林珊对视一眼,迅速将玉简妥善收好,冲向控制台。

     透过观测窗,漆黑的海水中,数以百计的幽蓝光点组成巨大的玄鸟虚影,正朝着“探海号”疾驰而来。

     那些光点由发光生物构成,却排列得整齐有序,宛如训练有素的军队。

    玄鸟的羽翼展开,几乎覆盖了整片海域,每一次扇动都掀起巨大的暗流,冲击着船身。

     “这些生物被某种力量操控着!”程远握紧栏杆,海风吹乱了他的头发。

    他手腕上的贝壳手链发烫,与玄鸟虚影产生共鸣。

     林珊的银海星项链也剧烈震动,在她胸前划出一道道银光。

    她迅速调取声呐数据,惊呼道:“这些光点的运动轨迹和之前在八风锚阵看到的如出一辙,而且……它们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屏障!” 船内的电子设备纷纷失灵,显示屏闪烁着雪花般的乱码。

    程远突然想起玉简上的记载,心中一动。

     他取出青铜钱币,高举过头顶,大声喊道:“或许这些古老的信物就是破解的关键!”林珊立刻会意,将复原的越人星盘与周髀算尺摆出特定的方位。

     奇迹发生了,青铜钱币上的星象纹路光芒大盛,与玄鸟虚影中的光点产生呼应。

     玄鸟的飞行速度逐渐减缓,光芒也变得柔和起来。

    那些发光生物开始重新排列,最终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和”字,仿佛在传达某种和平的讯息。

     当海面恢复平静,程远和林珊决定再次深入海底金字塔。

     他们乘坐经过特殊改造的潜水舱,缓缓下降。

    四周的海水呈现出奇异的紫色,如同被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抵达金字塔内部后,他们发现了一座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的宝座,宝座周围环绕着十二根水晶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不同的海洋生物与天文景象。

     林珊在宝座下方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凹槽,形状恰好与他们手中的十二风玉牌吻合。

     当玉牌全部嵌入凹槽,水晶柱突然亮起,投射出全息影像。

     影像中,一位头戴贝壳冠冕的女性祭司正在进行庄严的祭祀仪式,她的身后是庞大的越人船队,正迎着风浪驶向远方。

     “这应该就是越人的海神祭司。

    ”程远低声说道,目光紧紧盯着影像。

    祭司手中拿着一个与林珊腕间红绳相似的信物,在祭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影像的最后,祭司面向他们,似乎穿越时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嘱托。

     此时,林珊腕间的红绳再次发光,光芒与水晶柱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在地面投射出一张新的地图。

     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神秘的地点——“玄渊之眼”,据玉简记载,那里可能隐藏着越人航海技术的终极秘密。

     回到“探海号”,夜已深沉。

     程远和林珊站在甲板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披上一层银色的纱衣。

     林珊递来一杯温热的参茶,杯底的枸杞随着波浪轻轻摇晃,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眼睛。

     “这一路走来,每一个发现都像是越人留给我们的谜题。

    ”林珊轻声说道,“而我们,就像在解一个跨越千年的密码。

    ” 程远接过茶杯,感受着手中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望着林珊,认真地说:“无论前方还有多少未知的挑战,我都想和你一起继续探索下去。

    ” 林珊的脸颊微微泛红,海风轻轻吹起她的发丝。

    她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远处的海面上,一轮明月高悬,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舷,仿佛在为他们的誓言作证。

     突然,海面上再次泛起幽蓝的光芒,无数发光生物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玄渊之眼”的方向。

     喜欢考古浮海记请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