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祛毒
关灯
小
中
大
月犀角,足够炼制一件上好的法器。
想到林澈正在家族找人帮自己炼制,许星遥不禁期待起来。
灵植和种子也收集了不少:寒松露、银寒松种、剑心兰、血灵藓、月见草、宁心草、清露藤,还有几种在游历时顺手采集的普通灵草。
这些都将成为他灵植术修习的重要资源。
冰棘种和符箓消耗完毕,但缴获的两个隐雾宗修士储物袋中还有百余块下品灵石,以及一些其他的日常修炼用品。
这对一个外门弟子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法器方面,除了新得的净毒钵,还有从隐雾宗修士手中缴获的黑色短剑、骨笛和黑幡。
不过这三件法器魔气森森,许星遥不敢轻易使用,暂时用冰封术封存在储物袋深处。
还是太弱了……许星遥轻叹一声。
回想这几场战斗,若非运气好,加上糖球相助,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他的攻击手段太过单一,除了冰棘种、符箓和一手冰系法术,几乎没有其他保命之法。
而且自己对魔修手段也严重了解不足,不识得许多邪门功法。
回去后得好好钻研几门法术。
许星遥暗下决心。
糖球似乎感应到主人的心思,轻轻一声,蹭了蹭他的手心。
村子终于恢复了生机,而许星遥返回宗门的日子也越来越临近。
离别那日,几个村子的人都来送行。
许大山已经能独立行走,面色红润了许多。
母亲给他准备了满满一包袱的干粮,都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
弟弟突然拽住他的衣袖,欲言又止。
许星遥弯腰,发现十二岁的少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我会照顾好爹娘和妹妹,你放心。
妹妹则默默递给他一个小布包,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格外密实。
打开一看,里面是用宁心草编成的平安结。
许星遥将布包郑重地系在腰间。
转身离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乡音,村民们自发唱起了送别的山歌。
歌声悠远苍凉,随着秋风飘向远方的群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糖球跟在他脚边,时不时回头张望,许星遥却没有回头……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去后的第三年,几个村庄在山腰上为他立起了一座生祠。
青砖垒就的祠堂内,一尊青衣持钵的年轻雕像静立正中,那雕像眉目清朗,唇角微扬,竟与他有七分神似。
最妙的是那双眼睛,老石匠特意寻来两枚青玉镶嵌,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时,眸中便流转着温润的碧色,仿佛下一刻就会眨动。
雕像足边,一头银白的寒月犀屈膝而卧,额间月牙纹路用珍珠母贝细细嵌成,夜半时分还会泛起朦胧的微光。
祠堂正上方悬着的檀木匾额,青霖药君祠五个古篆字笔力虬劲,据说是当年被他救过的老书生颤抖着手腕写成的。
每到宁心草成熟的季节,祠堂门前便堆满药香扑鼻的草环。
那些草环编得极精巧,有的缠成如意结,有的盘作同平安扣…… 正殿那幅三丈长的彩绘壁画,是老画师用一百个晨昏完工的。
老人研磨矿物颜料时,总要把第一道朱砂兑进晨露里,说这样画出的画才鲜活。
壁画右侧写着“太始门下许药君祛毒图”几个大字,画上青年骑着寒月犀踏月而来,衣袂翻飞间似有清风鼓荡。
左手的净毒钵倾泻出银河般的药露,右手指间宁心草舒展的十二叶青芒,将邪修所化的黑雾逼得节节败退。
最绝的是邪修那双眼睛,用夜光石粉勾了边,每逢雷雨夜便会幽幽发亮。
祠堂檐角铜铃响动时,叮当声总与画中景象奇异地呼应。
风急时,铃音便似寒月犀踏碎冰河的脆响;风缓时,又像药露滴落青石的余韵。
如今连刚会说话的稚子都能哼上几句《药君谣》。
夏夜纳凉时分,老槐树下的童声比蝉鸣还热闹: 青衣郎,踏月来—— 仙草祛得百毒开! 每到端午时节,村民都会唱起药君谣祛毒祈福,唱到犀角挑落幽冥火这句,妇人们照例要往火塘里撒雄黄。
爆裂的火星惊起流萤无数,恍惚间竟与壁画里的祛毒灵光连成一片。
喜欢道宗大师兄请大家收藏:()道宗大师兄
想到林澈正在家族找人帮自己炼制,许星遥不禁期待起来。
灵植和种子也收集了不少:寒松露、银寒松种、剑心兰、血灵藓、月见草、宁心草、清露藤,还有几种在游历时顺手采集的普通灵草。
这些都将成为他灵植术修习的重要资源。
冰棘种和符箓消耗完毕,但缴获的两个隐雾宗修士储物袋中还有百余块下品灵石,以及一些其他的日常修炼用品。
这对一个外门弟子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法器方面,除了新得的净毒钵,还有从隐雾宗修士手中缴获的黑色短剑、骨笛和黑幡。
不过这三件法器魔气森森,许星遥不敢轻易使用,暂时用冰封术封存在储物袋深处。
还是太弱了……许星遥轻叹一声。
回想这几场战斗,若非运气好,加上糖球相助,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他的攻击手段太过单一,除了冰棘种、符箓和一手冰系法术,几乎没有其他保命之法。
而且自己对魔修手段也严重了解不足,不识得许多邪门功法。
回去后得好好钻研几门法术。
许星遥暗下决心。
糖球似乎感应到主人的心思,轻轻一声,蹭了蹭他的手心。
村子终于恢复了生机,而许星遥返回宗门的日子也越来越临近。
离别那日,几个村子的人都来送行。
许大山已经能独立行走,面色红润了许多。
母亲给他准备了满满一包袱的干粮,都是他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
弟弟突然拽住他的衣袖,欲言又止。
许星遥弯腰,发现十二岁的少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我会照顾好爹娘和妹妹,你放心。
妹妹则默默递给他一个小布包,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格外密实。
打开一看,里面是用宁心草编成的平安结。
许星遥将布包郑重地系在腰间。
转身离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乡音,村民们自发唱起了送别的山歌。
歌声悠远苍凉,随着秋风飘向远方的群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糖球跟在他脚边,时不时回头张望,许星遥却没有回头…… 只是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去后的第三年,几个村庄在山腰上为他立起了一座生祠。
青砖垒就的祠堂内,一尊青衣持钵的年轻雕像静立正中,那雕像眉目清朗,唇角微扬,竟与他有七分神似。
最妙的是那双眼睛,老石匠特意寻来两枚青玉镶嵌,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时,眸中便流转着温润的碧色,仿佛下一刻就会眨动。
雕像足边,一头银白的寒月犀屈膝而卧,额间月牙纹路用珍珠母贝细细嵌成,夜半时分还会泛起朦胧的微光。
祠堂正上方悬着的檀木匾额,青霖药君祠五个古篆字笔力虬劲,据说是当年被他救过的老书生颤抖着手腕写成的。
每到宁心草成熟的季节,祠堂门前便堆满药香扑鼻的草环。
那些草环编得极精巧,有的缠成如意结,有的盘作同平安扣…… 正殿那幅三丈长的彩绘壁画,是老画师用一百个晨昏完工的。
老人研磨矿物颜料时,总要把第一道朱砂兑进晨露里,说这样画出的画才鲜活。
壁画右侧写着“太始门下许药君祛毒图”几个大字,画上青年骑着寒月犀踏月而来,衣袂翻飞间似有清风鼓荡。
左手的净毒钵倾泻出银河般的药露,右手指间宁心草舒展的十二叶青芒,将邪修所化的黑雾逼得节节败退。
最绝的是邪修那双眼睛,用夜光石粉勾了边,每逢雷雨夜便会幽幽发亮。
祠堂檐角铜铃响动时,叮当声总与画中景象奇异地呼应。
风急时,铃音便似寒月犀踏碎冰河的脆响;风缓时,又像药露滴落青石的余韵。
如今连刚会说话的稚子都能哼上几句《药君谣》。
夏夜纳凉时分,老槐树下的童声比蝉鸣还热闹: 青衣郎,踏月来—— 仙草祛得百毒开! 每到端午时节,村民都会唱起药君谣祛毒祈福,唱到犀角挑落幽冥火这句,妇人们照例要往火塘里撒雄黄。
爆裂的火星惊起流萤无数,恍惚间竟与壁画里的祛毒灵光连成一片。
喜欢道宗大师兄请大家收藏:()道宗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