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审时度势,温情送暖

关灯
暮春的风带着暖意,娄家书房里却气氛凝重。

    李晓东坐在娄父对面,看着这位商界老手鬓角新添的白发,语气诚恳:“爸,您最近也听说了,政策风向越来越紧,私营工厂怕是迟早要改制。

    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现在主动交出去,还能落个好名声。

    ” 娄父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杯沿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神:“我知道你的意思。

    可这工厂,是我一辈子的心血,就像我的孩子……” 娄家的纺织厂和机械配件厂是北平城有名的实业,鼎盛时雇工上千,可随着政策变化,私营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

    李晓东这些天一直在琢磨这事,与其等着政策一刀切,不如主动响应号召,既能保全家平安,又能为国家做点贡献。

     “爸,我懂您的不舍。

    ”李晓东递过一份文件,“但您看,这是我托人打听的,主动上交产业的商户,不仅能保留部分私产,还能安排进相关部门任职。

    您经验丰富,去轻工局当个顾问,照样能发挥作用。

    ” 娄父看着文件上的条款,沉默了很久。

    他经商半辈子,最懂审时度势的道理,只是心里那道坎过不去。

    娄晓娥端着水果进来,轻声说:“爸,晓东也是为咱们家好。

    钱再多,不如平平安安重要。

    ” 娄父看着女儿,又看看李晓东,终于叹了口气:“罢了,就听你们的。

    这工厂交给国家,总比将来被抄没强。

    ”他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下名字,落笔时手微微发抖,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爸,您做得对。

    ”李晓东松了口气,“我这就去联系相关部门,保证把后续事宜处理妥当。

    ” 【叮!宿主促成娄家主动上交产业,规避潜在风险,获得“远见值”+15,娄父信任度提升至100,奖励“产业过渡保护协议”(可保障娄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从娄家出来,李晓东直奔于莉家。

    于家住在南城的杂院里,几间低矮的土坯房挤在胡同深处,院墙斑驳,门口堆着杂物。

    他提着两大包东西站在门口,心里叹了口气——上回于莉说她妈哮喘加重,妹妹海棠的关节炎也犯了,他特意从空间取了灵泉水,又带了些粮食和肉。

     “谁呀?”屋里传来于母虚弱的声音。

     “阿姨,是我,李晓东。

    ” 门“吱呀”一声开了,于母披着件旧棉袄,脸色蜡黄,不停地咳嗽:“是李同志啊,快进来,外面风大。

    ” 屋里光线昏暗,陈设简陋,于莉正给妹妹于海棠揉膝盖,海棠疼得龇牙咧嘴,额头上冒着冷汗。

    看到李晓东,姐妹俩都愣住了。

     “于莉,我给阿姨和海棠带了点东西。

    ”李晓东把粮食和肉放在桌上,又从包里拿出两个小玻璃瓶,“这里面是我托人弄到的特效药,对哮喘和关节炎有好处,你们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