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团长的决心:力挺凌云

关灯
汪海那篇评论像根看不见的刺,扎在热度正高的《精忠报国》和凌云身上。

    网络上的声音开始出现细微的分化,虽然支持的浪潮依旧汹涌,但那些“审美倒退”、“缺乏艺术性”的论调,也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挥之不去。

     文工团内部,气氛更是暗流涌动。

     王副主任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

    窗外是《精忠报国》火爆全网的喧嚣,门内是他阴沉得能滴出水的脸。

    他听着外面走廊里偶尔传来的、对凌云的议论和隐约的羡慕,手指烦躁地敲打着桌面。

     “砰”的一声轻响,是茶杯底座磕在桌面的声音。

    他到底还是没忍住。

     凭什么?一个愣头青,搞了个不上台面的小样,走了狗屎运,就这么骑到自己头上了?张团长和吴政委亲自出面,赵刚导演视若珍宝,现在连外面那些屁民都把他捧上了天!那小子,之前在自己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 还有那个孙宇,也是个没用的东西!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他越想越气,胸口堵得发慌。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团里有团里的规矩,这么下去,以后谁还把制度放在眼里?他王建明的脸往哪儿搁? 他拿起内线电话,想拨给创作组,手指悬在按键上,犹豫了片刻,又重重地放下。

    现在风口浪尖,张团长明显护着那小子,不能明着来。

     得等等。

    等这阵风过去。

    他就不信,一个新人,能一直这么顺风顺水!总有犯错的时候。

     就在王副主任暗自憋着劲,琢磨着怎么在不引火烧身的情况下给凌云上点眼药的时候,团部小会议室的门,被张团长一把推开。

     “开会!” 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原本细微的交谈声。

     各部门负责人、创作组骨干,以及……被特意点名通知与会的凌云,都已经到齐。

    王副主任掐灭手里的烟,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走了进去,在靠近张团长左手边的位置坐下。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排、腰杆挺得笔直的凌云,眼神阴鸷地扫过,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张团长坐在主位,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最后在凌云脸上停顿了一瞬,微微颔首,然后看向众人,开门见山: “今天这个会,就说两件事!” 他声音沉浑,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坎上。

     “第一,《精忠报国》这首歌,火了!火得好!火得应该!”张团长声调扬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根,要扎在哪儿?就要扎在民族的土壤里!扎在战士的心窝里!扎在家国情怀的血脉里!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