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来自高层的关注
关灯
小
中
大
京城。
文化部大楼。
陈建国副部长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
办公桌上,文件堆叠得整整齐齐,却依然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呷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天空。
作为分管文艺创作与传播的副部长,他每天需要过目的报告、审阅的材料数不胜数。
流行文化的潮起潮落,文艺界的人事浮沉,大多如过眼云烟,很难在他心底留下太深的痕迹。
他需要关注的,是更具战略意义的东西——文化的风向,意识形态的阵地,以及那些能够承载时代精神、凝聚国民认同的现象级作品与人。
秘书小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新的文件夹放在他办公桌的右上角,那是待阅文件的位置。
“陈局,这是舆情监测中心送来的本周文艺领域热点追踪简报,还有……您之前吩咐的,关于东部战区文工团凌云同志的补充资料,也整理好了,附在后面。
”小周的声音不高,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谨慎。
“嗯,放着吧。
”陈建国点了点头,目光并未从窗外收回。
小周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陈建国又坐了一会儿,才缓缓转回身,拿起那份简报。
他翻阅的速度很快,多年的工作让他练就了一目十行并能迅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前面几页都是些常规内容,某个流量明星的新剧争议,某个综艺节目的舆论反响,某个海外奖项的入围情况……波澜不惊。
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简报中段的一个板块,标题是:【“凌云现象”持续发酵,文化凝聚力凸显】。
下面罗列了近期关于凌云及其作品的主要媒体报道、网络讨论热度趋势图,以及……一份来自某涉外研究机构的简短分析摘录,重点提及了《我的夏国心》在海外华侨,特别是年轻一代留学生和华人群体中引发的广泛情感共鸣,认为其“有效地触动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神经,形成了积极的情感链接”。
陈建国的目光在那段分析上停留了数秒,手指在纸质报告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他放下简报,拿起了后面附着的、关于凌云的详细档案。
档案不算厚。
封面是凌云穿着文工团常服的一寸照,年轻人眉眼清晰,眼神
文化部大楼。
陈建国副部长放下手中的钢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
办公桌上,文件堆叠得整整齐齐,却依然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呷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天空。
作为分管文艺创作与传播的副部长,他每天需要过目的报告、审阅的材料数不胜数。
流行文化的潮起潮落,文艺界的人事浮沉,大多如过眼云烟,很难在他心底留下太深的痕迹。
他需要关注的,是更具战略意义的东西——文化的风向,意识形态的阵地,以及那些能够承载时代精神、凝聚国民认同的现象级作品与人。
秘书小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新的文件夹放在他办公桌的右上角,那是待阅文件的位置。
“陈局,这是舆情监测中心送来的本周文艺领域热点追踪简报,还有……您之前吩咐的,关于东部战区文工团凌云同志的补充资料,也整理好了,附在后面。
”小周的声音不高,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谨慎。
“嗯,放着吧。
”陈建国点了点头,目光并未从窗外收回。
小周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陈建国又坐了一会儿,才缓缓转回身,拿起那份简报。
他翻阅的速度很快,多年的工作让他练就了一目十行并能迅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前面几页都是些常规内容,某个流量明星的新剧争议,某个综艺节目的舆论反响,某个海外奖项的入围情况……波澜不惊。
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简报中段的一个板块,标题是:【“凌云现象”持续发酵,文化凝聚力凸显】。
下面罗列了近期关于凌云及其作品的主要媒体报道、网络讨论热度趋势图,以及……一份来自某涉外研究机构的简短分析摘录,重点提及了《我的夏国心》在海外华侨,特别是年轻一代留学生和华人群体中引发的广泛情感共鸣,认为其“有效地触动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神经,形成了积极的情感链接”。
陈建国的目光在那段分析上停留了数秒,手指在纸质报告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他放下简报,拿起了后面附着的、关于凌云的详细档案。
档案不算厚。
封面是凌云穿着文工团常服的一寸照,年轻人眉眼清晰,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