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波的尾声

关灯
王建明那间位于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门上的名牌已经被撬掉了。

    只留下一块颜色略浅的长方形印记,像一块刚结痂的伤疤,提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门虚掩着,后勤处的两个年轻干事正忙着把里面的旧家具搬出来。

    一张掉了漆的木头桌子,椅垫上还留着前任主人坐塌的凹痕。

    东西不多,搬起来很快,空荡荡的房间立刻散发出一种人去楼空的寂寥。

     经过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目光在那扇门上一触即收,绝不流连。

    空气里漂浮着一种过分的安静,连平时最爱扎堆闲聊的几个老资历,此刻也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工位上,对着文件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

     这种规矩,透着点刻意,甚至有点紧绷。

     刘晓抱着一摞刚领回来的打印纸,差点跟从王建明旧办公室里出来的干事撞上。

    两人都吓了一跳,随即露出一种心照不宣的、略显尴尬的笑容,点点头,各自走开。

     他小跑着溜进凌云的新创作间,反手轻轻关上门,这才长长吁了口气。

     “我的妈呀,”他拍着胸口,压低声音,“外面那气氛,都快尴尬出水来了。

    一个个的,演戏给谁看呢。

    ” 凌云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在一张空白的五线谱上勾画。

    阳光透过樟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晃动光斑。

    他没抬头,只是笔尖顿了顿。

     “树倒猢狲散。

    ”他声音很平,听不出什么情绪。

     “何止是散!”刘晓凑过来,把纸放下,眉飞色舞,“简直是划清界限,生怕沾上一星半点。

    我刚才路过宣传科,听见里面两个人在嘀咕,说什么早就看出王副主任不太对劲,上次报销的单子就有问题……啧,以前可没见他们这么明察秋毫。

    ” 人性这东西,有时候经不起细看。

    风光时聚拢过来的是些什么,落魄时急于撇清的又是些什么,一幕幕,清晰得很。

     凌云终于抬起眼,看了看窗外。

    院子里,那几棵老樟树在微风里轻轻摇晃枝叶,沙沙作响。

    一场暴雨洗掉了积尘,也让一些盘根错节的东西暴露出来,现在正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连根拔起,清理出去。

     团里很快会安排新的副主任。

    位置空出来,自然会有人想坐上去。

    表面的波澜很快就会平息,水波之下,新的暗流或许正在酝酿。

    谁知道呢。

     “不说这个了。

    ”凌云放下笔,转了转有些发僵的手腕,“粉丝来信整理得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刘晓立刻来了精神:“多!太多了!团里专门腾了个柜子放。

    大部分是感谢《精忠报国》和《当那一天来临》的,还有好多是听了《我的夏国心》,说听得掉眼泪,想家了。

    ” 他拿起桌上一封字迹稚嫩的信:“你看这个,是个华侨小学生写的,说他在国外的中文课上,老师放了你的歌。

    还有这个,是个老兵,字都不太稳了,说他听到了当年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