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入宫 倘若朕让你做晋王的侧妃,你可愿……

关灯
十分果决,显然是不打算活了,当场被割裂了半个脖子,想救都来不及。

     御街前见了血,死了人,场面一片混乱,到处都是“禁军杀人了”,“皇帝杀人了”的声音。

     张振亭愧疚难当,道:“都是臣的错,臣带人过去时就应让他们把佩刀都解下才是。

    ” 只是一群学生,随便拿几根棍棒也能将人赶走,何必带刀呢。

     皇帝无力地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是朕的错,是朕关心则乱,落入了圈套……” 禁军负责守卫皇城,到哪里都带着刀,去驱赶一群学生又怎会想到要特意把刀摘下来。

     是他明知有心人要害阿轩,心急之下还是用了最下乘的法子,出动禁军把人赶走,这才顺了那人的意。

     现在好了,事情越来越糟了。

     ……………… 如皇帝所料,翌日便有官员匆匆进宫,向他通禀:“陛下,京城四大书院今日集体罢课了,现在书院的几个先生带着百余学生聚集在宫门前,说……说要给昨日死去的那个学生讨个公道。

    ” 皇帝已料到这个局面,但听闻时还是头疼地扶了扶额。

     那官员却还没说完,犹犹豫豫地道:“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说!” 皇帝没好气道。

     “还有国子监也有半数学生没去上课。

    ” 那官员道。

     皇帝气的倒仰,怒喝:“他们一个个的都是世家子弟,好端端地罢什么课” 国子监和其他书院不同,寒门学子很少,进入其中的大多是朝中官员的儿子,其中既有真才实学考进去的,也有不少是恩荫进去的。

     既然没什么寒门学子,自然也就谈不上为寒门学子请命,哪怕大家同样都是读书人,在他们眼里那些出身微贱的人和他们也是不同的。

     那官员低垂着头,支吾道:“其中有些是不想上学,见别人罢课就跟着胡闹的,还有一些……是朝中几位大人家中子弟。

    ” 皇帝一听,哪里还不明白,心中火气一时更盛了。

     这次的事情闹得很大,朝中不少官员想趁机打压晋王,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如今京城四大书院集体罢课,法不责众,他们便顺势让自家孩子跟着罢课。

     有这些人带头,那些原本就不爱学习的世家子弟为了不上课,跟着起哄,就造成了国子监半数学生罢课的现象。

     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要等大理寺慢慢查清真相已经不可能了。

     皇帝沉默许久,最终说道:“宣沈鸣山之女入宫觐见。

    ” ……………… 沈嫣不是第一次进宫,上次是成安侯府的事情刚发生,她被叫来问话,但因她是女子,兴许也是受害之人,当时问话的是皇后和嘉贵妃。

     她本以为这次也是带她去后宫问话,但没想到这次召见她的竟是皇帝。

     看到御座上神情威严的中年男子,她垂眸恭敬行礼:“臣女沈嫣拜见陛下。

    ” 皇帝看了她片刻,点了点头:“起来吧。

    ” 沈嫣起身,低眉敛目,十分恭顺的样子,但脊背却挺得很直,既没有初见帝王的惶恐,也没有因与晋王的事而产生的卑怯。

     想到沈鸣山那一身傲骨,又想到这是他唯一的女儿,他心中轻叹一声,道:“朕叫你来是想再问一遍,你先前所说是否属实那日在成安侯府,你当真没有自行前往前院” 沈嫣与齐景轩被发现的那处跨院虽然离垂花门很近,但终归还是在前院,这也是为什么京中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沈嫣有意勾引晋王的原因。

     男女客分别在前后院宴饮,若非沈嫣自己跑到前院去,齐景轩要如何悄无声息地把她带过去 沈嫣平静而又坚定地回道:“臣女绝不曾自行前往前院,当日发生的事,凡臣女所知,已尽数告知皇后娘娘与贵妃娘娘,绝无半句虚言。

    ”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让人去查臣女入京这半年来的行踪。

    ” “那日是臣女第一次前往成安侯府,臣女对侯府一无所知,进门时是随着母亲一道被侯府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