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香辣花甲、蟹柳豆腐煲。……

关灯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十点半左右杨柳一家开车往素里街这边驶来。

     看着越来越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道路,坐在副驾驶的杨父被勾起些许回忆。

     “我想起来这边了,以前这里附近有个布匹市场,一些小商人过来拿货挺热闹的。

    这条街后面好像还有个啤酒厂,后来随着退二进三政策搬到江市外围去了。

    再加上拆了一些城中村建写字楼商场那些,新的商圈集聚起来,这片老街反而没有那么热闹。

    ” 他感叹,“我也好多年没过来这边了。

    ” 哪怕女儿在附近上班,退休后有回过来帮忙送过落家里的文件,也没去留意离曾经这些老街这么近。

     再说也没有什么好逛的。

     爸爸是江市本地人,从小到大杨柳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车上,听开车的爸爸讲这条街以前是怎么样的,那条街以前都还是水田,这里是曾经的消防队驻扎地,那里有座两三百年前的进士牌坊。

     这会已经轮到她来开车,爸爸坐到副驾驶位,依旧会和她说这些听起来很新鲜的江市往事。

     她笑了笑说道:“那正好今天再过来看看这边现在变化成什么样了。

    素里街这边开了不少饭馆,不过我们平时都是点外卖,很少过来吃,点外卖也多数是点附近两座广场里面的餐饮。

    自从我同事带我过来吃过后,才知道原来里面藏着这样一家好吃的饭馆。

    ” 杨母坐在后座好笑摇摇头,她已经数不清小柳这几天念叨多少次顾氏私房菜好吃了,连带着她对这家饭馆的期待也再三拔高。

     那天来过素里街,知道里面不好停车,将车停在附近路边空位,杨柳一家走路过去素里街。

     进了素里街后,这个点老街两旁也有不少餐饮铺开始营业了,杨柳一家看归看,半点没被吸引,直接走到桃花树下的顾氏私房菜门口。

     杨母看着这家铺的店面感叹:“装修得还挺有那种木质感。

    ” “是挺不错。

    ”杨父点头,他觉得门口旁边这颗桃花树挺好的,这个时节花期快过了,但看起来就很养眼。

     杨柳已经大步迈进店里,占了张小桌坐下来,哪怕这会店里只有一桌顾客在等菜。

    她招呼道:“爸妈,你们快进来坐。

    ” 杨父杨母赶忙走进去坐着,饭馆里空调开得温度正好,多少缓解了一路走过来积聚的热意。

     因为听女儿科普过,知道顾氏私房菜每天菜单都在变,这会两人下意识抬头看墙上的菜单。

     杨母有点遗憾:“今天没有手打鱼丸汤。

    ” “老板没做手打鱼丸,这店里自然没有手打鱼丸汤卖。

    ”杨父说了句废话,被杨母瞪了一眼后赶忙说道,“我看这冬瓜薏米排骨汤不错,去暑排湿,也是道靓汤了。

    ” 出来吃饭基本上都要点道汤,这是她们家的习惯了,杨母点头:“待会尝尝这道汤的味道,小柳你看看想吃什么。

    ” 杨柳看着墙上的菜单。

     今日菜单: 酸甜猪扒58元; 香辣花甲58元; 蟹柳豆腐煲58元; 凉拌菠菜28元; 冬瓜薏米排骨汤58元。

     她想了下说道:“爸妈,既然汤里面有排骨,咱就不要再点酸甜猪扒了,其它几道菜我们都点来尝尝吧。

    ” 杨父看了下,除去酸甜猪扒也就三菜一汤,除了排骨外感觉没啥正经肉,稍微寡淡了些,不过还能接受。

     他点点头:“行啊。

    ” 出来吃饭就得尽兴吃,这是杨母一贯的宗旨,虽然在她看来一道花甲58块钱贵了些,但还是笑着高兴应道:“好,那就点这些。

    ” 喊来店员点好菜,又要了壶罗汉果茶,杨柳一家烫洗好碗筷,边聊天喝茶等菜。

     她们发现就这么一会功夫,看手机不过十一点二十分左右,店里就差不多坐满了人。

     后厨这边,顾清秋照着周姐递过来的点菜单开始做菜。

     像冬瓜薏米排骨汤、酸梅猪排这些耗时比较长的菜是提前就已经在煮了的,蟹柳已经撕成丝豆腐也已经切成块,一盆盆花甲更是放了油盐加清水吐沙有一个多小时了。

     刚做好一道蟹柳豆腐煲,在托盘上写好桌号纸条端到透明玻璃窗下放着,顾清秋回到炉灶前准备炒香辣花甲。

     盆子里的花甲吐沙吐得干净,看过去花甲上面凝聚的黑丝雾气也比早上刚买来那会要消散了些,顾清秋单独起了个锅将一份量的花甲倒进去,放入葱姜丝和料酒,盖锅煮着。

     两分钟后打开锅盖,花甲已经全部煮开口,她将花甲捞出放盘里,锅里煮出来的原汁暂时留着备用。

     用另外一口锅烧热下油,放入剁好的蒜末和小米辣一起炒香,再把先前焖煮花甲的原汤倒入进去,把握着量放入生抽、老抽、味精,香味愈发浓郁,再倒入一碗淀粉水勾芡。

     随着锅铲时不时推动,锅里的酱色汁水裹着小米辣蒜末逐渐变得浓稠,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气泡。

     琢磨着火候差不多了,顾清秋把煮好开口的花甲全部倒进去,不断翻炒使每一颗花甲都裹上酱汁,鲜香裹着咸和辣不断翻涌过来,饶是顾清秋这个主厨的闻着都有点馋了。

     最后洒上葱花香菜,拿了瓷盘过来装盘,顾清秋端着放到玻璃窗下,在托盘上这个瓷盘下压了张桌号纸条,又回到炉灶前继续做下一道菜。

     堂铺这边,杨柳一家喝着罗汉果水闻着隔壁第一桌顾客那边时不时飘过来的香味,总算是等到了自家的第一道菜香辣花甲。

     白瓷盘上满是浓稠酱色汁水,花甲每一颗都裹满汁水,壳上盛着酱色汁水隐约露出圆润的花甲肉来,其间还有蒜末小米辣点缀着,花甲上也有绿色的葱花和香菜佐色。

     按理说这个季节的花甲肉都比较瘦小,但这盘香辣花甲看起来每颗都挺有肉的,比之最适合吃花甲的季节品质也不差。

     “快吃吧,闻着这味道我都馋了。

    ”杨母有点着急说道。

     她夹了颗花甲放嘴里,尝到了咸香辣意,这股辣有点猛,但又裹挟着鲜香,还是能够接受的。

     把花甲里外的酱汁都吸光后,舌头灵活地将壳里那颗肥嫩的肉卷出来,吐掉花甲壳,肆意地享受其中的咸香滑嫩。

     杨父飞速吃了颗花甲,点头满意道:“这花甲辣是辣了点,不过够新鲜,肉也挺大颗的,炒得入味。

    ” 有些菜下猛料是为了遮盖食材的腥味和不新鲜,有些菜下猛料则是愈发突出食材的鲜香好吃。

     花甲里顺滑浓稠的酱汁满是咸香辣味,在这样的刺激下尝到的花甲肉依旧很鲜香。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喝了好几口罗汉果水解辣,好在罗汉果水已经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