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走阴人的妻子
关灯
小
中
大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崔三丑蹲在阁楼里整理旧物,自从彻底失去走阴能力后,他变得比从前更加恋家。
柳娘在楼下织布,机杼声与雨声交织,形成一种令人安心的韵律。
柳娘,这些箱子要整理吗?崔三丑指着角落里几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喊道。
由于柳娘不能说话,他们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交流方式——崔三丑大声询问,柳娘或上楼来,或敲击木板回应。
楼下传来两声轻叩——这是的意思。
片刻后,柳娘提着裙摆走上阁楼,发梢还沾着细小的雨珠。
她看了看那几个箱子,突然神色一变,快步上前挡住了其中一个雕花红木箱。
崔三丑挑了挑半耷拉的眼皮:怎么,这里有宝贝? 柳娘摇头,用手比划着旧衣服的意思,想拉他离开。
但崔三丑已经很久没见过妻子如此紧张的样子了,好奇心更甚。
我就看一眼,他笑着说,成亲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你出嫁前的衣服呢。
柳娘咬了咬下唇,最终让步,但眼中满是忧虑。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叠放着几件素色衣裙,确实都是旧衣物。
崔三丑正要失望地合上箱子,却瞥见箱底露出一角绣品。
这是什么?他伸手去拿。
柳娘想阻止却已来不及。
崔三丑抽出一幅年代久远的绣像,丝绸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图案依然清晰——一位穿着清末服饰的年轻女子站在绣架前,容貌竟与柳娘有七八分相似! 这...这是谁?崔三丑声音发颤,怎么长得这么像你? 柳娘低下头,手指紧紧绞在一起。
雨声突然变大,阁楼里昏暗的光线让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崔三丑翻转绣像,发现背面用金线绣着几个小字:柳氏静姝自绣,光绪二十三年。
柳静姝?崔三丑念出这个名字,感到一阵莫名的熟悉,这是你的... 柳娘突然夺过绣像,重新放回箱中,用力合上箱盖。
她拉着崔三丑下楼,动作罕见地粗鲁。
崔三丑知道妻子真的生气了,便不再追问,但心中的疑惑却如野草般疯长。
那天夜里,崔三丑辗转难眠。
他侧身看着熟睡中的柳娘,月光透过窗纸,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一百年前的绣像,与柳娘几乎一样的容貌...这一切太过蹊跷。
他想起柳娘曾说过,她曾是人,百年前为救爱人而死,难道那个柳静姝就是她的前世? 第二天一早,村里传来消息:上游重修的古坟夜间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棺椁。
更奇怪的是,棺椁旁放着一个青铜匣子,无人敢动。
崔三丑和几个村民前去查看。
那是一座颇为讲究的清代墓葬,墓碑已经风化,只能隐约辨认出二字。
棺椁旁的青铜匣子约一尺见方,上面刻着精美的缠枝花纹,锁扣处还贴着一张泛黄的符纸。
这坟得有上百年了吧?老村长摸着胡子说,听我爷爷讲,这埋的是一位柳家小姐,死的时候才二十出头。
崔三丑心头一跳:柳家小姐?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柳静姝?对,就是这个名字。
老村长回忆道,据说这柳小姐绣工了得,还精通医术。
可惜啊,为救情郎自己送了命。
崔三丑如遭雷击,这不正是绣像上的名字吗?他强作镇定地问:她救的是什么人? 这个就不清楚了,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
老村长摇头,只知道柳小姐死后,她那个情郎也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投了河,也有人说他远走他乡了。
崔三丑盯着那个青铜匣子,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里面装着与柳娘有关的秘密。
他趁人不备,悄悄记下了匣子上的纹样,打算回家画给柳娘看。
回到家,崔三丑将所见所闻告诉了柳娘,并画出青铜匣子的模样。
柳娘面色煞白,手中的茶碗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柳娘,
崔三丑蹲在阁楼里整理旧物,自从彻底失去走阴能力后,他变得比从前更加恋家。
柳娘在楼下织布,机杼声与雨声交织,形成一种令人安心的韵律。
柳娘,这些箱子要整理吗?崔三丑指着角落里几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喊道。
由于柳娘不能说话,他们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交流方式——崔三丑大声询问,柳娘或上楼来,或敲击木板回应。
楼下传来两声轻叩——这是的意思。
片刻后,柳娘提着裙摆走上阁楼,发梢还沾着细小的雨珠。
她看了看那几个箱子,突然神色一变,快步上前挡住了其中一个雕花红木箱。
崔三丑挑了挑半耷拉的眼皮:怎么,这里有宝贝? 柳娘摇头,用手比划着旧衣服的意思,想拉他离开。
但崔三丑已经很久没见过妻子如此紧张的样子了,好奇心更甚。
我就看一眼,他笑着说,成亲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你出嫁前的衣服呢。
柳娘咬了咬下唇,最终让步,但眼中满是忧虑。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叠放着几件素色衣裙,确实都是旧衣物。
崔三丑正要失望地合上箱子,却瞥见箱底露出一角绣品。
这是什么?他伸手去拿。
柳娘想阻止却已来不及。
崔三丑抽出一幅年代久远的绣像,丝绸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图案依然清晰——一位穿着清末服饰的年轻女子站在绣架前,容貌竟与柳娘有七八分相似! 这...这是谁?崔三丑声音发颤,怎么长得这么像你? 柳娘低下头,手指紧紧绞在一起。
雨声突然变大,阁楼里昏暗的光线让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崔三丑翻转绣像,发现背面用金线绣着几个小字:柳氏静姝自绣,光绪二十三年。
柳静姝?崔三丑念出这个名字,感到一阵莫名的熟悉,这是你的... 柳娘突然夺过绣像,重新放回箱中,用力合上箱盖。
她拉着崔三丑下楼,动作罕见地粗鲁。
崔三丑知道妻子真的生气了,便不再追问,但心中的疑惑却如野草般疯长。
那天夜里,崔三丑辗转难眠。
他侧身看着熟睡中的柳娘,月光透过窗纸,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一百年前的绣像,与柳娘几乎一样的容貌...这一切太过蹊跷。
他想起柳娘曾说过,她曾是人,百年前为救爱人而死,难道那个柳静姝就是她的前世? 第二天一早,村里传来消息:上游重修的古坟夜间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棺椁。
更奇怪的是,棺椁旁放着一个青铜匣子,无人敢动。
崔三丑和几个村民前去查看。
那是一座颇为讲究的清代墓葬,墓碑已经风化,只能隐约辨认出二字。
棺椁旁的青铜匣子约一尺见方,上面刻着精美的缠枝花纹,锁扣处还贴着一张泛黄的符纸。
这坟得有上百年了吧?老村长摸着胡子说,听我爷爷讲,这埋的是一位柳家小姐,死的时候才二十出头。
崔三丑心头一跳:柳家小姐?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柳静姝?对,就是这个名字。
老村长回忆道,据说这柳小姐绣工了得,还精通医术。
可惜啊,为救情郎自己送了命。
崔三丑如遭雷击,这不正是绣像上的名字吗?他强作镇定地问:她救的是什么人? 这个就不清楚了,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
老村长摇头,只知道柳小姐死后,她那个情郎也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投了河,也有人说他远走他乡了。
崔三丑盯着那个青铜匣子,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里面装着与柳娘有关的秘密。
他趁人不备,悄悄记下了匣子上的纹样,打算回家画给柳娘看。
回到家,崔三丑将所见所闻告诉了柳娘,并画出青铜匣子的模样。
柳娘面色煞白,手中的茶碗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