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毕业前夕

关灯
“尧艳,18岁,现为W市商业学校学生,其毕业分配想留在W市,请车主任帮忙解决为盼。

    文祥。

    1988年6月5日。

    ” 回想起这件事,小伙子有些心酸,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中专读书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小升初考入了当地重点初中。

    初中二年级参加W市初中数学竞赛获一等奖,接着参加广州、福州和W市三市初中生数学联赛获得二等奖,初中三年级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得了三等奖。

     数学的拔尖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劲头,特别是数、理、化和英语,各科都在全年级排前一、二名。

    1985年中考时640分的满分券考了596.5分,这还是因为当时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初中三年级有大半年时间在准备全国数学竞赛,没有很好的复习取得的。

     此分数高于当地一中576分的录取分数线和中专583分的录取分数线,这在当时村里还是挺轰动的,为此家里还在村里单独放了电影,宴请了宾客。

    湾里终于有一个走出农村的一个人了。

     本来因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获得了三等奖,当地一中可以允许免考直接录入一中的,但当时考虑到家里状况想早点参加工作,才参加了中考,进入中专的中考专门考场,当年由于中专包分配,所以中专分数线高于县一中线,并对中专生专门设置考场。

     进入W市供销商业学校学习,仍然坚持刻苦学习。

    在中专三年每学年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总是总分排一、二名,单科排前三名。

    每月获得的奖学金就不少。

    当时还在《中专数学》创刊号还发表了一篇文章《由一道习题想到的》。

     “尧艳,你与文书记什么关系?”车主任的问话打断了小伙子的思绪。

     小伙子恁恁的望着车主任。

    他知道文书记是曾担任过W市的市委书记,是W市的老领导,已退休在家。

     文书记的亲笔信还是小伙子哥哥找关系求来的。

     “毕业分配要到7月,现在还早,要不等毕业分配时再通知你,你看好吧!”见小伙子没回答,他又接着说。

     “那好吧!谢谢车主任,还要你多关照!”小伙子说完就离开了车主任办公室。

     傍晚时分,骄阳的火势终于有所减弱。

    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享受这短暂的凉爽。

    老人们坐在树下摇着蒲扇聊天,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玩耍,一天的燥热在这傍晚的微风中渐渐消散。

    小伙子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喜欢我在农行的日子请大家收藏:()我在农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