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关灯
“叔父说玄鉴阿兄叛国,又有何依据?”灵徽亦动了怒。

     “朱虚还活着不就是证据?他是赵缨副将,他亲眼所见还能有错?” “那朱虚所言,不也只是一面之词……”胡意之补了一句,见二人起了争执,又温声安慰灵徽,“女君所说,亦有道,莫要动怒。

    ” 灵徽缓了几个呼吸,勉强扯了个笑意:“叔父莫要生气,既然谁也说不准的事情,不妨都赌上一把。

    若是他不曾背叛,那正是击败敌军的好时机。

    我虽不懂兵法,但也知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道。

    ” “新野借道,做好布防便是。

    ”胡意之同意灵徽的题意,看来事情再无还转余地。

     “当真如此?”殷沣问道。

     灵徽笃定:“信使已派出,明日入夜,雨中行军,再隐蔽不过。

    ” …… 戌正时分,灵徽坐在廊下听雨,侍女匆匆入内,附耳低语。

     “当真?”她挑眉,眼里并无太多惊讶,反而更多的是怅然。

     侍女点头:“人是在西门捉到的,行踪鬼祟,如今就关在太守府中,并未惊动其他人。

    ” “可用了刑?” “尚未用刑,就全招了。

    ” 灵徽缓缓颔首,茫然望着漫天的雨雾,心中说不清是慨叹多一些,还是伤感多一些。

     不过三年时间啊,人心便离散至此,无论当年是怎样同生共死的情意,都抵不过世事无常,抵不过岁月变迁。

     她自然有错,错在轻信,错在固执,错在囿于旧情却又不肯相信那个本该信任的人。

     “若真想帮我,便不要受人蒙蔽,让我分心担忧你。

    ”他曾这样说过。

     到底是她不好…… 她只是好奇,殷沣背后所站的,到底是匈奴人,亦或是…… 那一刻,灵徽心头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之前那些细小如牛毛的线索慢慢被串联起来:赵缨被召回建康修筑卫城…… 徐州动乱王冀父子被贬谪……扬州刺史给了谢家……谢衍被封了南阳国相……匈奴南下圣旨却不让援救宛城…… 那会不会…… 赵缨被杀,得益最大的会是匈奴人还是南阳王?或许都有。

    可若是一战折损了萧庭和赵缨,却有另一只兵马将已经受损疲累的匈奴人赶走,那么得益的人又会是谁? 南郡有谢岑,江夏有赵辅,豫州是韩济韩子渊……这些都是皇帝信重的人,且都不会如赵缨一般,羽翼已丰,威慑朝廷。

     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不过放着大将不用,也不思虑着内除痹症,外御强敌,只一门心思阴谋算计,这算什么明君。

     灵徽觉得心口一片冰凉,她甚至怀疑,阿父当年所做的一切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