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县中的中游者
关灯
小
中
大
奶在灶房忙碌的身影,或者爷爷坐在屋檐下修补农具。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吴迪的声音带着回家的雀跃。
“哎!迪娃子回来啦!”奶奶闻声出来,在围裙上擦着手,脸上笑开了花,“快进屋歇着,坐车累坏了吧?奶奶给你煮了鸡蛋!” 爷爷也放下手里的活计,脸上露出笑容:“嗯,回来了好。
”话不多,但那份高兴是实实在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迪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顾着玩。
他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田里的活越来越吃力。
放下书包,喝了口水,他就主动拿起背篓:“奶奶,今天掰玉米还是砍柴?我去。
” “哎哟,刚回来歇会儿!不急!”奶奶心疼地阻拦。
“没事,我不累。
”吴迪执意要去。
他跟着爷爷下地掰玉米,金黄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剥开翠绿的外衣,露出饱满的颗粒。
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浸湿了衣服,胳膊被玉米叶子划得发痒。
他学着爷爷的样子,把掰下的玉米棒子扔进背篓,装满一篓就背到地头堆起来。
累了就直起腰,抹把汗,看看远处连绵的青山和自家那几间熟悉的土墙房,心里有种脚踏实地的安宁。
农忙时插秧、收割水稻,更是重体力活。
吴迪挽起裤腿,赤脚踏进冰凉甚至有些粘稠的泥水里,弯着腰,学着爷爷的样子,将嫩绿的秧苗一株株插入泥中。
腰酸背痛,腿上被蚂蟥叮咬过的地方又痒又痛。
但他咬着牙坚持着,他想替爷爷奶奶分担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晚上收工回家,奶奶看着他晒得发红的脸和被泥水泡得发白起皱的脚,心疼得直念叨:“下次别干了,在家看书多好……”吴迪只是憨厚地笑笑:“没事,奶奶,我年轻,力气大。
” 周日下午,是离别的时刻。
奶奶会早早地把洗净晒干的衣服叠好,装进书包,再塞上几个煮熟的鸡蛋、一罐新炒的咸菜或者梅干菜肉丁。
“路上小心点,到学校给家里……给家里发个短信。
”奶奶叮嘱着,习惯了座机的她,对“发短信”这个词还有些生疏。
“嗯,知道,奶奶。
”吴迪背上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着干净的衣服、食物,更装着爷爷奶奶沉甸甸的爱和牵挂。
爷爷有时会送他到村口,爷俩沉默地走着。
到了路口,爷爷停下脚步:“去吧,路上当心。
” “爷爷,您和奶奶也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吴迪说完,转身踏上通往镇上的路,走出一段,回头望去,爷爷那微驼的身影还伫立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回到县城高中,日子周而复始。
学习依然是主旋律,但吴迪的心态渐渐平和。
他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冲进前列,而是尽力而为。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做得工整,作业按时完成。
遇到难题,会主动去问老师或者和同桌陈浩讨论。
“吴迪,这道物理受力分析,你画出来给我看看?”晚自习上,陈浩皱着眉推过来一道题。
吴迪接过本子,仔细审题,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示意图,标上力的方向。
“你看,这里斜面的支持力分解……” “哦!明白了!你这样一画清楚多了!谢啦兄弟!”陈浩恍然大悟。
这种互相帮助、共同摸索的氛围,让学习不再那么孤独和压抑。
高中生活也确实比初中“丰富”了。
学习之余,吴迪不再像初中那样对网吧和台球室完全敬而远之。
偶尔周末不回家,或者月考结束后,也会被陈浩他们拉着去校外“放松”一下。
“走走走,吴迪,包夜去!今晚攻城战!”陈浩是网络游戏的爱好者。
吴迪对大型网游兴趣不大,但他会跟着去。
在烟雾缭绕、键盘声震耳欲聋的网吧里,他通常只是登录自己的QQ,看看寥寥无几的好友列表里谁在线(通常是灰色),浏览一下门户网站的新闻,或者玩玩类似《血战上海滩》那样不需要太多操作的小游戏,权当消遣。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坐在那里,感受着周围喧嚣又虚幻的氛围,看着陈浩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厮杀,自己则放空一会儿。
有时,几个室友也会相约去县城那条还算热闹的商业街逛逛。
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着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吴迪和陈浩他们大多只是看看,过过眼瘾。
囊中羞涩的他们,消费最多的是街边小吃摊——一串烤面筋,一杯珍珠奶茶,或者一碗酸辣粉,就是难得的享受。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吴迪有时会恍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吴迪的声音带着回家的雀跃。
“哎!迪娃子回来啦!”奶奶闻声出来,在围裙上擦着手,脸上笑开了花,“快进屋歇着,坐车累坏了吧?奶奶给你煮了鸡蛋!” 爷爷也放下手里的活计,脸上露出笑容:“嗯,回来了好。
”话不多,但那份高兴是实实在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迪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顾着玩。
他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田里的活越来越吃力。
放下书包,喝了口水,他就主动拿起背篓:“奶奶,今天掰玉米还是砍柴?我去。
” “哎哟,刚回来歇会儿!不急!”奶奶心疼地阻拦。
“没事,我不累。
”吴迪执意要去。
他跟着爷爷下地掰玉米,金黄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剥开翠绿的外衣,露出饱满的颗粒。
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浸湿了衣服,胳膊被玉米叶子划得发痒。
他学着爷爷的样子,把掰下的玉米棒子扔进背篓,装满一篓就背到地头堆起来。
累了就直起腰,抹把汗,看看远处连绵的青山和自家那几间熟悉的土墙房,心里有种脚踏实地的安宁。
农忙时插秧、收割水稻,更是重体力活。
吴迪挽起裤腿,赤脚踏进冰凉甚至有些粘稠的泥水里,弯着腰,学着爷爷的样子,将嫩绿的秧苗一株株插入泥中。
腰酸背痛,腿上被蚂蟥叮咬过的地方又痒又痛。
但他咬着牙坚持着,他想替爷爷奶奶分担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晚上收工回家,奶奶看着他晒得发红的脸和被泥水泡得发白起皱的脚,心疼得直念叨:“下次别干了,在家看书多好……”吴迪只是憨厚地笑笑:“没事,奶奶,我年轻,力气大。
” 周日下午,是离别的时刻。
奶奶会早早地把洗净晒干的衣服叠好,装进书包,再塞上几个煮熟的鸡蛋、一罐新炒的咸菜或者梅干菜肉丁。
“路上小心点,到学校给家里……给家里发个短信。
”奶奶叮嘱着,习惯了座机的她,对“发短信”这个词还有些生疏。
“嗯,知道,奶奶。
”吴迪背上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着干净的衣服、食物,更装着爷爷奶奶沉甸甸的爱和牵挂。
爷爷有时会送他到村口,爷俩沉默地走着。
到了路口,爷爷停下脚步:“去吧,路上当心。
” “爷爷,您和奶奶也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吴迪说完,转身踏上通往镇上的路,走出一段,回头望去,爷爷那微驼的身影还伫立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回到县城高中,日子周而复始。
学习依然是主旋律,但吴迪的心态渐渐平和。
他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冲进前列,而是尽力而为。
上课认真听讲,笔记做得工整,作业按时完成。
遇到难题,会主动去问老师或者和同桌陈浩讨论。
“吴迪,这道物理受力分析,你画出来给我看看?”晚自习上,陈浩皱着眉推过来一道题。
吴迪接过本子,仔细审题,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示意图,标上力的方向。
“你看,这里斜面的支持力分解……” “哦!明白了!你这样一画清楚多了!谢啦兄弟!”陈浩恍然大悟。
这种互相帮助、共同摸索的氛围,让学习不再那么孤独和压抑。
高中生活也确实比初中“丰富”了。
学习之余,吴迪不再像初中那样对网吧和台球室完全敬而远之。
偶尔周末不回家,或者月考结束后,也会被陈浩他们拉着去校外“放松”一下。
“走走走,吴迪,包夜去!今晚攻城战!”陈浩是网络游戏的爱好者。
吴迪对大型网游兴趣不大,但他会跟着去。
在烟雾缭绕、键盘声震耳欲聋的网吧里,他通常只是登录自己的QQ,看看寥寥无几的好友列表里谁在线(通常是灰色),浏览一下门户网站的新闻,或者玩玩类似《血战上海滩》那样不需要太多操作的小游戏,权当消遣。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坐在那里,感受着周围喧嚣又虚幻的氛围,看着陈浩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厮杀,自己则放空一会儿。
有时,几个室友也会相约去县城那条还算热闹的商业街逛逛。
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着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吴迪和陈浩他们大多只是看看,过过眼瘾。
囊中羞涩的他们,消费最多的是街边小吃摊——一串烤面筋,一杯珍珠奶茶,或者一碗酸辣粉,就是难得的享受。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吴迪有时会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