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启程与夹缝中的城

关灯
面。

    吴迪看着襁褓里妹妹恬静的睡颜,又看看父母强忍离愁的脸,心里沉甸甸的。

    他走上前,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在妹妹柔嫩的小脸蛋上轻轻亲了一下,低声说:“妮妮乖,等哥哥回来。

    ” “走吧。

    ”爷爷挥了挥手,声音有些沙哑。

     一家三口(父母和吴迪)踏着熹微的晨光,走上了通往镇汽车站的路。

    吴迪没有回头,他怕看见奶奶抱着妹妹站在门口张望的身影,也怕自己忍不住。

    行李箱轮子单调的噪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碾过离别的愁绪。

     此行的目的地,是父母打工的城市——一个遥远的、吴迪只在电视里见过的南方工业重镇。

    他们将先送吴迪去大学报到。

     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是对意志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汗味、脚臭味、泡面味、劣质香烟味混合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浑浊气息。

    过道上站满了人,连座位底下都蜷缩着疲惫的身影。

    吴迪和父母挤在一个三人座位上,腿都伸不直。

    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从熟悉的青翠山峦,渐渐变成大片单调的厂房和平原。

     父亲靠着椅背闭目养神,眉头紧锁,不时被过道拥挤的人蹭醒。

    母亲则紧紧抱着一个装着干粮和水的布包,警惕地看着周围。

    吴迪靠在冰冷的车窗上,看着玻璃映出自己模糊的倒影,还有窗外那些一闪而过的、巨大而陌生的工厂轮廓。

    兴奋?新奇?都谈不上。

    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一种难以名状的疏离感。

    他拿出那部老旧的滑盖手机,屏幕幽幽地亮着,信号时断时续。

    他点开收件箱,里面只有一条奶奶托邻居发来的短信:“迪娃,路上平安。

    妮妮醒了,哭了几声,喂了米糊,又睡了。

    勿念。

    ”短短一行字,让他漂泊的心稍稍安定。

     火车在深夜抵达终点站——一个灯火通明、巨大而喧嚣的南方城市。

    走出闷罐般的车厢,潮湿闷热的空气裹挟着灰尘和汽车尾气的味道扑面而来,与家乡清爽的山风截然不同。

     父母打工的地方在城市边缘一个巨大的城中村里。

    七拐八绕,穿过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握手楼”缝隙,头顶是密密麻麻、晾晒着各色衣服的“万国旗”和纵横交错的电线。

    最终停在一栋五层高的旧楼前。

    楼道昏暗,墙壁斑驳,贴满了各种小广告。

    父母租住的房间在三楼,是一个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单间。

    一张双人床几乎占去了一半空间,床边塞着一张旧桌子,墙角堆着几个塑料桶和脸盆。

    唯一的窗户对着另一栋楼的墙壁,光线昏暗,白天也需要开灯。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淡淡的饭菜残留气息。

     “地方小,将就几天。

    ”妈妈有些局促地解释,忙着把床上的东西往里推了推,给吴迪腾出一点地方坐。

     “嗯,挺好。

    ”吴迪放下行李,打量着这个狭小、简陋却承载着父母日常的空间。

    墙壁上贴着几张妹妹吴悠小时候的照片,是这屋子里唯一的亮色。

     接下来的日子,吴迪就像被困在这个小小的水泥格子里。

    父母天不亮就出门,去几公里外的电子厂上班,直到晚上八九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

    吴迪一个人待在出租屋里,狭小的空间让他无处可去,窗外的城中村景象喧嚣又陌生,充满了不安全感。

    他也不敢乱跑,怕给父母添麻烦,更怕在这迷宫般的城中村迷路。

    他带来的那几本书早已翻完。

    大部分时间,他就坐在床边发呆,看着窗外那一线被高楼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听着楼下巷子里传来的各种方言的叫卖声、争吵声、孩子的哭闹声。

    偶尔,他会拿出手机,看看爷爷奶奶发来的、关于妹妹吴悠的只言片语:“妮妮今天会叫爷爷了。

    ”“妮妮扶着凳子能走几步了。

    ”这些信息成了他与那个熟悉世界唯一的联系,像沙漠中的水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间在出租屋的闷热和等待中变得粘稠而漫长。

    吴迪看着父母早出晚归,带回一身汗味和流水线特有的金属粉尘气息,晚上累得倒头就睡,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他深深体会到了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即将踏入的大学,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又多么充满希望的投入。

     终于,日历翻到了八月底。

    开学的日子近了。

     父母特意请了一天假。

    妈妈把吴迪不多的几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塞进那个深蓝色行李箱,又往他贴身的衣兜里塞了一卷用橡皮筋扎好的钱——那是他们省吃俭用攒下的生活费。

    父亲则默默地检查着行李箱的轮子和拉链。

     “东西都带齐了?通知书、身份证、钱,都放好了?”妈妈不放心地一遍遍问。

     “嗯,都放好了。

    ”吴迪点头。

     “到了学校,别省着,该吃吃。

    跟同学好好处,听老师话......”妈妈的叮嘱絮絮叨叨,带着浓浓的不舍。

     “知道了,妈。

    ”吴迪轻声应着。

     出门时,父亲抢过吴迪手里的行李箱:“我来拎。

    ”他扛起那个沉甸甸的箱子,率先走下了昏暗的楼梯。

    母亲锁好门,跟在后面。

     三人再次汇入城中村汹涌的人流。

    穿过狭窄、潮湿、堆满杂物的巷道,走向通往火车站方向的公交站。

    阳光穿过高楼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坑洼的水泥路上。

    吴迪跟在父母身后,看着父亲扛着行李略显吃力的背影,看着母亲不时回头张望他的关切眼神,看着周围行色匆匆、为生活奔波的陌生面孔,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对未知大学生活的忐忑,有即将离开父母的淡淡伤感,更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改变些什么的冲动。

    他握紧了拳头,指甲嵌进掌心。

    脚下的路,通往火车站,也通往他平凡人生中,下一个充满未知却也承载着全家希望的、名为“大学”的站台。

    夹缝中的城市在身后渐渐退去,前方,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更真切的、属于他自己的征程。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平凡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