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鸡公山风云!一张改变战局的情报网!

关灯
吴融办公室里那台伪装成收音机的电台,在固定的时间,发出了微弱的信号声。

     信号来自上海。

     【鼹鼠】的信号稳定而简短,【夜莺】的信号则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特有的精准。

     李强,现在的恒通书局老板李四维,用暗语汇报着书局的日常。

     他记录了对面日本茶馆一周内的所有访客车牌,用十块糖从擦鞋童嘴里换来了日本商人抱怨“帝国陆军的马粪”弄脏了街道的闲谈。

     陈默,现在的英商和记洋行职员周明轩,则发来了更具价值的东西。

     他利用职务之便,搞到了一份洋行近期发往内陆九江的“五金零件”货运清单。

     清单上的数量和品类,远超正常商业需求。

     吴融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录入系统。

     【情报分析模块】启动。

     一张以南京和上海为中心,辐射向华东地区的网络图,在他脑中缓缓展开。

     每一个信息点,都是一个闪烁的光斑。

     日本茶馆、青帮、洋行、军火……这些光斑之间,开始出现淡淡的连接线,勾勒出一张潜藏在水面下的利益交换网。

     上海的棋局,已经布下第一步。

     就在吴融准备给陈默下达新的指令,让他重点关注那批“五金零件”的最终收货人时,陈默的紧急信号,突然切入。

     这不是常规的汇报。

     这是一个被截获的,正在实时转发的军方加密电文。

     陈默利用公司宿舍的便利,成功架设了功率更强的电台,他开始尝试捕捉南京军政部与各地驻军之间的通讯。

     这一次,他撞上了一条大鱼。

     电文的加密等级很高,但陈默凭借其天赋,已经剥离了最外层的伪装码,露出了内部核心的密文结构。

     “转译给陈默,让他立刻进行破译。

    ”吴融的指令通过系统,瞬间传达。

     他自己则将这段原始密文,直接拖入了【情报分析】模块。

     “分析电文来源、目标、以及未破译部分的可能内容。

    ” 【系统正在分析……】 【来源锁定:国民革命军中央军第一师指挥部。

    】 【目标区域:大别山南麓,鸡公山地区。

    】 【关键词匹配:赤匪、杨立青、围剿、范西亮。

    】 两个名字,让吴融的动作停滞。

     范西亮。

     他在黄埔军校时的老班长,一个治军严谨,却会在私下里教他们怎么用猪油保养步枪的老大哥。

     毕业典礼上,范西亮拍着吴融和杨立青的肩膀,灌下一口烈酒,红着眼睛说: “以后上了战场,刀枪无眼。

    但要是有一天,咱们钢刀对钢刀,各为其主,谁也别手软!” 杨立青。

     他曾经的同学,杨立仁的亲弟弟。

    一个把救国理想挂在嘴边,固执得像头牛的青年。

     没想到,范西亮一语成谶。

     钢刀,真的要对上钢刀了。

     “陈默,我要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