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残图秘辛

关灯
逃离雾隐谷的过程有惊无险。

    或许是镜宫的崩塌引发了小范围的地质扰动,山谷中雾气翻腾,禽鸟惊飞,反而掩盖了我们的踪迹。

    我们沿着预定的撤退路线,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回到了那岩屯。

     韦老支书一夜未眠,看到我们平安归来,明显松了口气,但看到我们衣衫褴褛、带着一身疲惫和硝烟气息的模样,浑浊的眼睛里又添了几分更深沉的忧虑。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为我们准备了热水和干净的衣物,又熬了一大锅驱寒压惊的姜汤。

     我们在他家阁楼休整了一天一夜,体力才勉强恢复。

    这次镜宫之行,精神上的损耗远大于身体。

    那个从镜中走出的“我”,巫师恐怖的实力,以及最后天崩地裂般的坍塌,都成了新的梦魇素材。

     第二天下午,我们向韦老支书郑重道谢并辞行。

    老人送我们到寨子口,握着我的手,用力捏了捏,低声道:“后生,你们要找的东西,恐怕牵扯太大。

    山外头的风雨,怕是比山里更急。

    凡事……多留个心眼。

    ” 我心中一动,感觉他似乎话里有话,但再追问,他却只是摇头,转身佝偻着背影回了寨子。

     我们不敢久留,乘坐接应的车辆,再次辗转,没有回南宁,而是直接抵达了北海市。

    这里交通便利,鱼龙混杂,更适合我们暂时隐匿和消化此次的收获。

     解雨臣动用关系,安排我们住进了一个靠海的高层公寓,视野开阔,易于观察周围情况。

    安顿下来后,我们立刻开始研究新得到的两样东西——那块从镜宫巫师处得到的黑色源石,以及那几片能够与原有碎片拼合的青铜残片。

     黑色源石被解雨臣用更高级的仪器检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块源石的“年龄”远超想象,其内部蕴含的能量结构稳定而古老,带有一种天然的、类似于“印记”的能量签名,与龙虎山那块明显是人工培育或增强的源石截然不同。

    这似乎印证了某种猜想:源石这种东西,可能本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它”组织掌握了人工干预和利用的技术。

     “这块源石的能量签名,与青铜铃铛的波动,存在某种微弱的、对立统一的联系。

    ”解雨臣指着频谱分析图上的两条曲线,“就像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