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穗满仓,潜龙初显
关灯
小
中
大
往粮囤方向疾驰。
秋风吹起他的衣袍,路边的麦田里,农户们依旧专注地收割,没人因远处的动静分心——经过半年的磨合,互助会的应对体系早已成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粮囤前,赵掌柜正指挥着伙计们加固油布。
见乔郓来,他笑着迎上来:“郓哥,放心吧!粮囤都检查过了,预警粉撒得匀,巡逻队每刻钟巡一次,连只麻雀都别想随便靠近。
”他递过一本账册,“这是今年的收成统计,阳谷收了三万石,莘县两万石,东阿县一万五千石,扣除储备粮和农户口粮,还能余两万石,够支援周边县的了。
” 乔郓翻看着账册,指尖划过“农户增收明细”:刘老汉增收三两银,王老爹增收二两八,就连最困难的张寡妇家,也增收了一两五。
“好!”他合上账册,“秋收结束后,互助会拿出五百两银,给家里困难的农户补贴,再给学堂添些新书和笔墨,让孩子们冬天也能读书。
” 回到麦田时,收割已近尾声。
苏婉正和几个妇女一起,把散落的麦穗捡进竹篮——“颗粒归仓”是她坚持的,哪怕是掉在地上的碎粒,也要捡起来,晒干后磨成粉,给孩子们做麦仁粥。
“郓哥,莘县那边没事吧?”她抬头问道,手里还攥着一把细小的麦穗。
“没事,都解决了。
”乔郓蹲下身,帮她捡麦穗,“周通的余党被定罪,以后东平府的粮道就安稳了。
”他看着苏婉认真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不仅懂医术,还懂农户的不易,捡麦穗的动作里,藏着对土地的敬畏。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片麦田收割完毕。
晒谷场上,金灿灿的麦粒铺满了竹匾,像铺了一层碎金。
打谷机停了,镰刀收了,农户们却没散去,围着乔郓和苏婉,手里捧着新蒸的麦饼和自酿的米酒,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郓哥,苏姑娘,这杯酒俺敬你们!”刘老汉端着酒碗,声音洪亮,“没有你们的新政,俺们哪能有今天的好收成!” “是啊!”张婶举着麦饼,“去年还吃杂粮,今年顿顿白面饼,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乔郓接过酒碗,站起身,对大家道:“这不是我和苏姑娘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的——大家肯学新技术,肯互相帮衬,才有今天的丰收。
互助会会一直陪着大家,明年咱们推广晚稻,再种些经济作物,日子肯定会更好!”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围着晒谷场奔跑,手里拿着用麦秆编的小篮子,笑声清脆。
苏婉站在乔郓身边,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微微发热——从苏州来阳谷时,她从没想过能融入这样的集体,能为这么多人带来希望。
晚饭是热闹的丰收宴。
晒谷场上摆了十几张木桌,桌上是农家菜:炖得软烂的羊肉、金黄的炸鱼、翠绿的青菜,还有一大盆麦仁粥。
陈先
秋风吹起他的衣袍,路边的麦田里,农户们依旧专注地收割,没人因远处的动静分心——经过半年的磨合,互助会的应对体系早已成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粮囤前,赵掌柜正指挥着伙计们加固油布。
见乔郓来,他笑着迎上来:“郓哥,放心吧!粮囤都检查过了,预警粉撒得匀,巡逻队每刻钟巡一次,连只麻雀都别想随便靠近。
”他递过一本账册,“这是今年的收成统计,阳谷收了三万石,莘县两万石,东阿县一万五千石,扣除储备粮和农户口粮,还能余两万石,够支援周边县的了。
” 乔郓翻看着账册,指尖划过“农户增收明细”:刘老汉增收三两银,王老爹增收二两八,就连最困难的张寡妇家,也增收了一两五。
“好!”他合上账册,“秋收结束后,互助会拿出五百两银,给家里困难的农户补贴,再给学堂添些新书和笔墨,让孩子们冬天也能读书。
” 回到麦田时,收割已近尾声。
苏婉正和几个妇女一起,把散落的麦穗捡进竹篮——“颗粒归仓”是她坚持的,哪怕是掉在地上的碎粒,也要捡起来,晒干后磨成粉,给孩子们做麦仁粥。
“郓哥,莘县那边没事吧?”她抬头问道,手里还攥着一把细小的麦穗。
“没事,都解决了。
”乔郓蹲下身,帮她捡麦穗,“周通的余党被定罪,以后东平府的粮道就安稳了。
”他看着苏婉认真的样子,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不仅懂医术,还懂农户的不易,捡麦穗的动作里,藏着对土地的敬畏。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片麦田收割完毕。
晒谷场上,金灿灿的麦粒铺满了竹匾,像铺了一层碎金。
打谷机停了,镰刀收了,农户们却没散去,围着乔郓和苏婉,手里捧着新蒸的麦饼和自酿的米酒,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郓哥,苏姑娘,这杯酒俺敬你们!”刘老汉端着酒碗,声音洪亮,“没有你们的新政,俺们哪能有今天的好收成!” “是啊!”张婶举着麦饼,“去年还吃杂粮,今年顿顿白面饼,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乔郓接过酒碗,站起身,对大家道:“这不是我和苏姑娘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的——大家肯学新技术,肯互相帮衬,才有今天的丰收。
互助会会一直陪着大家,明年咱们推广晚稻,再种些经济作物,日子肯定会更好!”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围着晒谷场奔跑,手里拿着用麦秆编的小篮子,笑声清脆。
苏婉站在乔郓身边,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微微发热——从苏州来阳谷时,她从没想过能融入这样的集体,能为这么多人带来希望。
晚饭是热闹的丰收宴。
晒谷场上摆了十几张木桌,桌上是农家菜:炖得软烂的羊肉、金黄的炸鱼、翠绿的青菜,还有一大盆麦仁粥。
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