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关灯
陪他站着,试图缓解他的烦躁。

     林淮有些振作过来了,同阿姨说些跟宋舟有关的。

    宋舟并不白眼狼,他也很心疼父母,知道父母不容易,尤其是刚创业那几年,他母亲的十个手指头里总有几个是坏的,被皮革厂里的一些器具伤到了。

     “他告诉我,你们那时候没什么钱,还花很多钱送他去城里的学校读书。

    那时候学费收现金,那沓钱在他眼里有这么厚!”林淮用两指比划出七八厘米的高度,宋阿姨笑了,低头看着自己现在光洁的十指,说宋舟确实很懂事,小的时候曾经握住自己的手,念叨说妈妈要是城里人该多好啊,城里女人有男人养,就不用干这种伤手的粗活了。

     宋阿姨渐渐收起笑。

    记忆里那个懂事的儿子还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但怎么就到了今天这地步。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姜诺还是老样子,一言不发地听他们说话,没什么存在感,宋阿姨的目光却落在他怀里的鸭子上。

     宋阿姨说:“宋舟小时后也养过一只鸭子。

    ” “他和我们说过。

    ”宴若愚接话,可惜道,“他回港城时如果把鸭子也带上就好了。

    ” “他当时也这么要求,但我们俩嫌脏,再说了,城市里谁会把鸭子当宠物……”宋阿姨叹了口气,说鸭子死后,向来乖巧懂事的宋舟第一次哭闹。

    她原本以为这是小事,自己肯定记不清了,但今天看到姜诺的鸭子,突然就什么都想起来了。

     而她的宋舟曾经该多孤单无助,才会为了一只陪伴过自己的鸭子哭得如此歇斯底里。

     宋舟父亲并不能体会到这种细腻的共情。

    他不懂英文,但他看过儿子的建筑设计稿。

    他一直以为儿子在国外学得是如何建设现代化,他的儿子却喜欢画岛屿和村落,稻田和鱼塘,桑树和阡陌,而不是高楼大厦。

     那些设计完全能窥见宋舟的内心世界。

    意料之外的,他并没有那么西化,反而是逆着城市化向往田园牧歌,怀念一个早已逝去的珠江三角洲,那里有他的乌托邦,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一片世外桃源。

     这样的桃花源多美好啊,宋叔叔却毫不留情地将这层浪漫的滤镜戳破。

    如果停留在过去而不是现代化,他们这样的农民只配给士绅阶层当长工抬棺材,别说出国,能识字都是奢望。

     “我就应该送他去种地。

    ”宋叔叔再度强调,非常赞同林淮在台上说的一些话,觉得自己儿子就是日子过得太舒坦,活在一个生下来就吃得上肉的时代,不需要为物质生活操劳,所以赶时髦似地得了名为抑郁的时代病。

     “当代人的抑郁和时代之间确实有联系,但宋舟肯定不是赶时髦……”梁真正寻思如何措辞更委婉,宋叔叔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有些赌气道:“还是你儿子好,懂事又乖巧。

    ” 梁真脸上的表情一时有些精彩,给林淮面子,没当着宋舟父母的面损他,跟宋叔叔开玩笑道:“送你要不要?” “猴啊。

    ”宋叔叔倒是认真了。

    孩子果然都是别家的好,他真心实意觉得自己有个林淮这样的儿子,肯定比宋舟省心。

     林淮就这么轻轻松松成叔叔阿姨的干儿子。

    宋舟就在隔壁的房间,林淮等了会儿,还是想去看看他,房间里的人接二连三地都跟着他过去,只有伊斯特还留在原位。

     姜诺见伊斯特出神发愣,便折了回来,问他怎么了。

    伊斯特张着嘴,欲言又止的,茫然不知所措道:“成年人的世界都这样吗?” 姜诺慢慢坐回到他身边,柔声问:“这样是哪样?” “就是……”伊斯特想不出精准的表达,说,“一地鸡毛。

    ” 姜诺把鸭子放桌上,搭在椅背上的手抚摸伊斯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