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十章 纵横捭阖

关灯
显驾崩的一天为准。

    」 龙鹰一时间没法掌握他天马行空的思考方式,只有听的份儿。

     今回可算是他们全面合作的展开,因着共同的利益,不用讨价还价的,一切理所当然,合作建基于坚实的基础上。

     台勒虚云道:「比对当年高宗皇帝病殁,未来李显的突然猝死,两者间有一根本的差异,就是在京师之外,有一股能左右皇权谁属的力量,而这股力量非但无法镇压,且不可压抑。

    妄动之,势惹火焚身。

    」 龙鹰如梦初醒的道:「对!郭元振!」 他非是没想过,而是因郭元振的实力,等于他龙鹰的实力,却是备而不用,乃无计可施下的最后一着,因而在宫廷斗争上,不被列入他考虑的范围。

     又苦恼的道:「大帅是有自己主张的人,没人可支配他。

    」 台勒虚云欣然道:「本人想问轻舟另一个问题,若能推翻韦、宗的政权,谁登上帝座,可令人人拥护,顺理成章?」 龙鹰暗想他心里的皇帝人选,肯定不是李重福、李重茂,亦不是杨清仁,因其尚未具此威望,且为李显的远房亲戚,如非进据右羽林军大统领之位,排队仍未轮到他。

     答道:「李旦!」 台勒虚云赞道:「轻舟还说不懂政情,只是这个明见,已没多少人看得通。

    在两方势力恶拚剧斗之时,韦、宗捧出的是李重福或李重茂,另一方必须捧出个可压着李重福、李重茂的人,此人就是曾当过皇帝的李旦。

    我们这个认知非常重要,可使我们有策划未来的清晰方向,事半功倍。

    」 龙鹰叹道:「小可汗说的,小弟连想都未想过。

    立下未来的骨干后,我们如何建起能与韦、宗拮抗的新势力?」 台勒虚云道:「关键人物不是相王,亦非清仁或任何人,而是『玩命郎』范轻舟。

    」 假若与台勒虚云不是处于目前般合作无间的关系,又刚得闻他纵横捭阖的鸿图伟略,乍闻之,定误以为被他拆穿了「长远之计」。

     台勒虚云高明处,是定出与龙鹰没任何冲突的短期目标,即使龙鹰另有想法,好应留待李旦成了皇帝之后。

     龙鹰道:「小可汗太抬举我。

    」 台勒虚云道:「我是实事求是。

    在当前的形势下,轻舟不单为能游走于各大政治集团之间,更是唯一可统合反对势力之人。

    轻舟办到一件事便成。

    」 龙鹰想破脑袋亦想不到可以是怎么样的事,大讶道:「小可汗指点。

    」 台勒虚云好整以暇的道:「就是请得郭元振从北疆向西京发出贺函,赞扬皇上任用清仁为右羽林军大统领,是英明神武的决定,并在事先暗里让相王、长公主晓得此事。

    」 龙鹰的头皮又发麻了。

     此乃「一石激起千重浪」之计,几不花成本,效用则无从估量。

     挟河曲大捷之威,郭元振继黑齿常之之后,成为中土无可争议的明帅,对将兵固有庞大的影响力,也是万民景仰的军事上的代表人物。

    经他点名赞赏^杨清仁「一登龙门,声价百倍」,只要不是韦宗集团者,不论朝中大小官员、京师内的将兵,均对声誉一向不差的杨清仁刮目相看。

     台勒虚云这番话巧妙之处,是不着痕迹地完成造皇大计的第一步,也是跨得最远、最重要的一步。

     只恨在现今的情况下,不到龙鹰拒绝,亦无更好的选择,不如此做,如何可助长反韦宗集团的势力?难道坐着等死? 虽然作茧自缚,然而壮大杨清仁,短线目标是以李旦取代韦宗集团,与龙鹰的「长远之计」不相违背,其他事,只好留待日后再算。

     龙鹰没犹豫的答应,道:「依小可汗的指示办。

    」 台勒虚云叮嘱道:「此事宜早不宜迟,赶在李显召燕钦融入京前,可收奇效。

    」龙鹰点头表示明白。

     台勒虚云道:「召见燕钦融的主意,实出自太平,她因自武瞾时期,一直地位特殊,故在臣将间的影响力根深柢固,非韦、宗可在短期内动摇,我们须好好利用,三兄妹里,以她最有明见和决断。

    」 又道:「他们已团结在一起,只要我们加点动力,反扑韦、宗的新势力将告成形,是我们于怒海赖以求存的唯一凭恃。

    」 龙鹰承认台勒虚云比自己更具视野远见,点头同意。

     台勒虚云道:「论随机应变,天下莫有人能过轻舟,明乎处境,待会见到宗、田两人,轻舟该清楚甚么可答应,哪些须断然拒绝。

    为了杀你,两人必说尽好话,怎都不会因言语不合,致谈判破裂。

    」 龙鹰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