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第十六章 头痛之事

关灯
被贬谪房州,李旦遭软禁洛阳东宫,李氏皇族全赖太平撑起来,凭其手段顶着二张和武氏子弟,故而在群臣里声望极隆,江湖支持唐统的帮会门派,惟她马首是瞻。

    若她一意将燕钦融送来京师,绝对办得到。

     杨清仁道:「长公主只告知我大概,著我在燕钦融抵京时,配合宇文统领,保这家伙可安然到达龙座之前。

    至于如何送他来京的诸般细节,本王一概不知。

    」 龙鹰心里矛盾。

     闻弦歌,知雅意。

    老杨不用说出来,杀燕钦融之心昭然若揭,却恨没法自己出手,故来找「范轻舟」商量。

     问题在杀个正直的好官,对杨清仁如搔一下痒,但于龙鹰,却可成终身背负的内疚。

    他奶奶的!见死不救,已令他非常不堪。

     杨清仁沉声道:「有没有方法让娘娘知道此事,并掌握事情的严重性。

    」 难怪他刚才问自己与高力士的关系,由高力士去向韦后通风报讯,杨清仁可置身事外。

    如韦宗集团对此事留神,燕钦融抵京之事绝瞒不过他们。

     有没有两全其美之计,既保住燕钦融的小命,又不让他见李显? 龙鹰问道:「依河间王估计,燕钦融何时抵京?」 杨清仁想都不想,答道:「快则一个月,迟则个半月。

    」 龙鹰道:「此事待小弟好好思量,老兄可放心,燕钦融将永远见不到龙颜。

    」 杨清仁显然对他信心十足,得他承诺,如释重负,道:「尚有一事,属题外话,对为安乐筹募大婚的惊人钜款,范兄有眉目吗?」 龙鹰苦笑道:「小弟没筹得半个子儿。

    」 杨清仁笑道:「范当家这些年来在大江一帆风顺,收入丰厚,单以你的财力,足可撑起半个大婚的开支。

    问题只在非常不值,与被安乐敲诈毫无分别。

    」 龙鹰叹道:「河间王太看得起小弟,过去几年,每年我都要向你们进贡大笔买船费,故这边来,那边去,手上现钱不多,能拿出来的,少得不敢告诉人。

    」 他当然不是那么穷,大汗宝墓令他的一众兄弟,人人变得富可敌国,随便叫他们捐少许,可募集庞大的财富。

     处于杨清仁般位置的人,最著紧的是财力,深知凡事无财不行,有钱可使鬼推磨。

     杨清仁道:「为何我特别提起这件事,因今天早朝,皇上正式宣布安乐和武廷秀大婚的事,并明言不准动用国库一分一毫,又委任范当家为大婚的筹款人,韦温出言反对,认为范当家不是合适人选,却被娘娘和宗楚客硬压下去。

    我看很多人,特别是韦氏子弟,仍不心服,故此范当家若在西京募捐,恐怕阻力很大。

    」 龙鹰叹道:「我确非好人选,最好勿拣我。

    他奶奶的,他们不肯捐,得得罪的是安乐,我有何办法。

    」 杨清仁笑道:「总有人支持你,我便准备献上十两,虽然杯水车薪,却聊胜于无。

    荣老板理该不甘后人,他捐的应比我多很多。

    」 龙鹰道:「终筹得两笔献金,若有一千人以你们为榜样,可告功行圆满。

    唉!到哪里找这一千个善长来?」 杨清仁道:「非常困难。

    现今西京的财富集中在高门大族,而西京世族,一是依附韦氏子弟,他们摆明跟随韦族,除非换掉你,否则不捐半个子儿。

    」 稍顿,续道:「另一边的世族,支持的是大唐皇朝,对韦族深恶痛绝,于安乐和武延秀更没好感。

    或许看在范当家分上,念着你在河曲之战的功劳,捐些许,但只属敷衍性质,帮助不大。

    如此劳民伤财的大婚,本身已令人烦厌。

    」 龙鹰捧头叫痛。

     事实上他半点不忧心募捐的事,待李隆基回来后,由他主理。

    却必须摆出头痛姿态,异日李隆基继承他的募捐大业顺理成章。

     西京无一事不牵涉政治权斗。

     杨清仁问道:「西京这么多适合的人,安乐为何偏挑中范当家?」 这才是他真正想问的。

     龙鹰道:「我也想知道。

    」 杨清仁道:「会否是田上渊削你财力之计?」 龙鹰点头道:「有这个可能。

    」 又问道:「小可汗没和河间王讨论过这件事吗?」 杨清仁叹道:「我现时分身乏术,非是必要的,无睱理会。

    」 龙鹰道:「若无燕钦融的事,何时大婚,就是老宗策动政变之时。

    」 杨清仁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