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楼船落日紫貂轻

关灯


     从他…… 他竟有些想不起来了。

     或许,他其实根本没有真正恨过她。

     三连城的一幕,曾让他痛彻神髓。

    那是一道伤痕,由那个白衣胜雪的男子,和这个温婉如莲的女子新手刻下。

     这伤痕是如此之深,深到他永生都无法忘记。

     但其实,很早以前,他就已原谅了他们。

     他从未在她面前提过这事,也仍然将他当做唯一的朋友。

     他不会欺骗自己说不在乎,也不强迫自己忘记这一切。

    因为那本是毕生难忘,至今想起时,心底仍会传来阵阵隐痛。

     但,他早已做出了决定。

    会带着这道伤痕,继续留她在身边。

    或许有些冷漠,或许有些粗暴,却始终珍藏她,庇护她,免她惊,免她痛,免她受风风雨雨。

     只是这一切,他绝不可能亲口告诉她。

     只有在她听不到的时候,才说得出口。

     “等我们的婚礼结束,你带着我一起回去看看好吗?离家很久了,再没有人照料,莲花会枯萎的。

    ” 卓王孙一怔。

     我们的婚礼?联想到相思初见他时候的神情,他随即明白过来,永乐公主一定对相思撒了谎。

    她把这一场政治联姻,说成了他要迎娶相思。

     他一时沉默了,没有回答。

     这是一个无心却又恶毒的谎言。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娶的不是她,她会怎样? 卓王孙不禁皱起了眉。

     仿佛感受了他心绪变化,梦中的相思也浮起一丝愁容:“小时候,我曾想过,当我出嫁的时候,嫁衣不要是正红色,而是新莲般的水红。

    上面一定要绣满莲花,等真到了这一天,却来不及准备了……” “会有的。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我向你保证”。

     是的,会有的,他欠她一个婚礼,迟早会补偿给她。

    他心中已许诺,总有一天,会让她在绣满莲花的嫁衣中,绽放动人的微笑。

     沉沉暮色笼罩了小船,两人就这样,在黑暗中柔声对答着。

     一人醒着,一人梦呓。

     也不知过了多久,相思轻哼了一声,在他怀中翻了个身,含笑睡去了。

     卓王孙没有动,任她枕着自己的手臂沉睡。

    守候在她身边,听着她细细的唿吸,他久久沉默。

     有他在身边,她睡得那么沉静,世间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于是,他说过的这一切,只有江水为证,却没有人听到。

     夜幕下江波荡漾,载着两个人,缓缓向平壤而去。

     七日之后。

     日暮时分是这个古老的国家最宜人的时候,特别是在暮春之时。

    大同江畔的柳树生长到最茂盛,长长的枝条垂下来,在江水中拉出一丈多长,将整座江水都染绿了。

    平壤城的人们懒散地在江边踱着步,相互懒懒地打着招唿。

    连江水都似乎流得特别缓慢。

     相思身着一件水红色的轻衫,长长的裙裾扫过附件下茂密的青草,向城外走去。

    她要去采摘一些新鲜的花,来装点虚生白月宫的清晨。

    平壤城外东南,有个地方极少人到,那里的山樱花特别茂盛。

    琴言采回来的时候,相思一眼就看中了。

     她提了个花篮,沿着河岸向远处走去。

    晚风吹着她的肌肤,温暖而惬意。

    她觉得幸福就像是打翻了的瓶子里的水,在地上流淌着,淌得到处都是。

     她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婚礼。

     平壤城中流光溢彩,装点着盛世的奢华。

    当卓王孙挽着她的手走过时,她毋用怀疑,这一切都是因她而设。

    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 杨逸之静静地站在夕阳的暮光里。

     夕阳枕在远山上,仿佛一只苍老的眸子,静静凝望着他。

     却读不出他满腹心事。

     他眺望春江,地上起了雾,渺渺地有些看不清楚。

    就如心底隐隐的痛楚,那么真切,却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雾中缓缓走来一个水红色的影子,杨逸之的心头猛然一震。

     那个影子停在离他两丈远处,淡淡的红色挽住一个花篮,纤细的腰身就像是风中的一株垂柳。

     杨逸之的心骤然一动。

     相思。

    他最挂怀的一抹水红。

    他本应进城去找她,却无意中在这里相遇。

    难道这就是命运?注定了他们一次次相遇,再一次次分别。

     水雾蒸腾,相思的容貌近在咫尺,却又似有些恍惚。

     悠悠地,她叹息道:“你,为什么要进城来?” 为什么? 杨逸之的心又开始痛了起来。

     为了找你。

     为了告诉你,我不能没有你。

     可以吗?不顾谦谦君子,不顾温润如玉,回忆起那抹几乎消失的年少轻狂,带着她离开,到天涯海角。

     不顾天下人唾骂。

     可以吗? 他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越来越痛。

     却不能。

     当他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读懂了她脸上的笑容。

     只有当一个女子,找到了一生归宿、得知今生不再漂泊、最好的年华有人共度时,脸上才会浮现出这样的笑容。

     于是,他不能带她走。

    甚至,不能多说一句话。

     他静静地道:“我来,是想救走李舜臣。

    ” 相思的目光,隔着迷雾注视着他。

    天,更加暗了。

    她与他的容颜,也被雾气隔断,只剩下隐隐约约的剪影。

     “可以让我帮你吗?” 杨逸之摇了摇头,他不想连累她,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但相思的话随即坚定了起来:“请让我帮你一次。

    ” 她似是笑了笑:“我可以将李舜臣监牢的钥匙偷给你。

    我们在流花寺中见。

    ” “就让我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

    ” 她静静地看着他,一字字道:“也为你。

    ” 杨逸之的心一痛。

    这句话就像一柄刀,刺破了他刻意掩埋的记忆,让他想起了太多太多。

     是的,她和他之间,只剩下这么多了。

    感念,恩义,报答,如此而已。

     在她披上嫁衣,从此幸福地守候在那个男子身边之前,她要为他做一点事,回报他一次。

     正如在三连城上,她可以将唯一的解药留给他,却只能对他说一句:"对不起,我不能爱你。

     杨逸之静静地看着她。

    那些决心要忘记的,从来都不能提起的,就如被打翻的茶,万种苦涩,一起翻涌上来。

    他禁不住躬身,<网罗电子书>捂住刺痛的胸口。

     在他没有看到的瞬间,“相思”嘴角沁出了一抹微笑。

     那微笑中,有傲岸,有张扬,有飞扬跋扈的豪情,也有天下唯我的雄心。

    那是只有王者才有的无双气概。

     如果他看到,他就不会再相信,“她”是相思。

     平壤东南的山樱花开到极盛,层层叠叠地堆在枝头上,连目光都无法穿透。

    相思只花了片刻工夫,就将花篮采满了。

     他刚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一抹耀眼的白色,出现在花丛深处。

     杨逸之静静地站在那里,与她有一千朵花的距离。

    就像是花丛中盛开的一朵月光,空灵,通透,不染尘埃。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花瓣簌簌陨落。

    映着夕阳的余晖,他能清晰地读出她脸上的幸福,也读出自己心底的刺痛。

    他必须要极力克制,才压抑住靠近她的冲动。

     无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