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宝辇香轮九陌尘
关灯
小
中
大
响,从零星,到连续,到撕心裂肺,再到一点点衰竭。
她的哭喊也一点点孱弱下去,最终化为一串低沉而断续的诅咒。
那是世间最恶毒的诅咒。
打通生死,贯穿轮回,在幽暗的空气里一遍又一遍反复着,任何人听到都会禁不住心惊胆寒。
卓王孙却只是付诸一笑。
直到她连诅咒的力气也失去了,只能伏在他膝上抽搐时,他才松开手,俯下身,在她耳边轻轻道:“你一定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不杀死你。
” 为什么? 她抬起头,死死地盯着他,那张原本清丽的脸被泪水与鲜血染得一片模煳,布满血丝的双目中仿佛有鬼火闪动。
是他要故意留自己在世界上,永受痛苦? 还是她太卑贱,她的血已不配染红他的剑? 卓王孙淡然一笑:“因为你对我还有用。
” 有用?公主满是仇恨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茫然。
她曾是金枝玉叶,如今却还不如一株败草,还有什么用? “你来高丽的目的,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和亲日本。
” “而是殉国。
” 公主的身子颤抖了一下,苍白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特别是的惊讶。
如今,她的心已成死灰,没有什么能让她动容。
卓王孙看向远方:"一年前,我痛失至爱。
事出突然,我甚至来不及好好安葬她。
于是,我决心要一场天下缟素,来作为她的陪葬。
这时,你父皇和师父一起找到了我,求我出征高丽。
"天下缟素,是他们唯一能说动的我筹码。
“但,即便明天子驾崩,也无法号令高丽、蒙古、日出之国同时缟素。
而我要的天下,正是全天下。
只有你,能做到这一点。
” 公主的手抽紧,长长的指甲几乎刺入了他的肌肤。
卓王孙的声音依旧平静而温和,仿佛只是在给她讲一个故事:"你能做到,不是因为你的身份,而是巧合。
你无意中成了诸多因缘的枢纽,你曾和亲于蒙古俺达汗,又曾嫁与日出天皇。
有了你,要完成天下缟素,就只要有两个条件。
其一,日出之国战败。
其二,你要在最关键的一战里,亲征汉城,并舍身殉国。
“如此,你公主之尊,却提兵血战,为国捐躯。
想必你父皇昭告天下,让明朝七千万子民为你服丧默哀,并不荒唐。
高丽是大明属国,更当缅怀这位为他们赢得胜利的公主。
日本已然战败,你又曾为天皇之后,迫令其举国服丧不难。
至于蒙古……” 他嘴角挑起淡淡冷笑:"蒙古人民至今仍以为,为他们修造起不灭都城的,不是相思,而是你。
当发现举国百姓自发为你默哀时,俺达汗等少数王公即使知道真相,想必也不会说破。
"这就是天下缟素。
“因为你,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 虽然卓王孙早已松手,但公主却没有挣脱,而是维持着当初的姿态,一动不动地伏在他膝上,久久沉默着。
夕阳在缓缓退去,只在他身上留下最后的光明,却将她的身体埋葬入蚀骨的黑暗。
阳光就像是一柄利剑,在他和她之间,分割出人间与地狱。
终于,她嘶声道:“这些,是你和父皇、师父商量好的?” “是。
” 她的声音更加沙哑:“他们送我来高丽,目的就是要我死在战场上,换一场天下缟素?” “是。
” “你们在决定将我嫁给天皇时,就算计好了这一切?” “是。
” 公主却笑了,笑得泪痕满面。
那一刻,她一直紧绷的身体坍塌下来,软软地滑倒在地上,却是那么轻,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激起。
卓王孙注视着她。
他清楚地知道,他已摧毁了这个女子的一切。
她的身,她的心,她的意,她的信仰,她的神髓。
这毁灭是那么彻底,挫骨扬灰,洞彻轮回,绝无复苏的可能。
但,又能如何呢?看到此刻的她,他快意么? 他低头,交叉的十指触到额前,微微苦笑。
四周寂静无声,只剩下最后一线光明在房间中游移,照出他如冰玉镂刻的侧容。
却第一次,显得那么疲倦。
他缓缓起身,叹了口气:"我也厌恶了这一切。
"我已为你准备好一场伟大的战争,亦是你体面的葬礼。
“从此,所有的耻辱都一笔勾销,你名垂清史,万古流芳。
亿万子民为你麻衣丧服,痛声哀哭。
而我,得到我想要的回报。
” 他默然片刻,轻轻叹息。
这叹息中有淡淡的怅然,为这荒唐丑陋而悲凉的一日,画上中止的符号。
“然后,这一切就结束了。
” 他转身离去,空气中最后的日影,也随他的离去消逝了。
整个房间终于完全沦入了暗夜的怀抱。
风停雨歇,巨大的虚生白月宫静如永夜。
黑暗中,公主缓缓的点头,她眼中的光芒,宛如冰冷的星辰:“你放心,我会好好活着,活到你给我准备的葬礼上。
” 一夜骤雨初歇。
天地开阔,空气清新,仲夏的初晨,太阳还没有变得灼热时,是一天中最惬意的阶段。
却仿佛孕育着风暴即将来临前的宁静。
公主静静地坐在窗台前,夏日的风已相当温暖,她却只感到清寒刺骨。
她蜷缩着身子,身上的衣衫凌乱不堪,没有丝毫温暖。
已经整整三天,她没有喝一口水。
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一动不动。
窗外,雨急风骤,又渐渐消歇,她的眼睛,却似乎从没有闭过。
身后,是那个黑沉沉
她的哭喊也一点点孱弱下去,最终化为一串低沉而断续的诅咒。
那是世间最恶毒的诅咒。
打通生死,贯穿轮回,在幽暗的空气里一遍又一遍反复着,任何人听到都会禁不住心惊胆寒。
卓王孙却只是付诸一笑。
直到她连诅咒的力气也失去了,只能伏在他膝上抽搐时,他才松开手,俯下身,在她耳边轻轻道:“你一定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不杀死你。
” 为什么? 她抬起头,死死地盯着他,那张原本清丽的脸被泪水与鲜血染得一片模煳,布满血丝的双目中仿佛有鬼火闪动。
是他要故意留自己在世界上,永受痛苦? 还是她太卑贱,她的血已不配染红他的剑? 卓王孙淡然一笑:“因为你对我还有用。
” 有用?公主满是仇恨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茫然。
她曾是金枝玉叶,如今却还不如一株败草,还有什么用? “你来高丽的目的,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和亲日本。
” “而是殉国。
” 公主的身子颤抖了一下,苍白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特别是的惊讶。
如今,她的心已成死灰,没有什么能让她动容。
卓王孙看向远方:"一年前,我痛失至爱。
事出突然,我甚至来不及好好安葬她。
于是,我决心要一场天下缟素,来作为她的陪葬。
这时,你父皇和师父一起找到了我,求我出征高丽。
"天下缟素,是他们唯一能说动的我筹码。
“但,即便明天子驾崩,也无法号令高丽、蒙古、日出之国同时缟素。
而我要的天下,正是全天下。
只有你,能做到这一点。
” 公主的手抽紧,长长的指甲几乎刺入了他的肌肤。
卓王孙的声音依旧平静而温和,仿佛只是在给她讲一个故事:"你能做到,不是因为你的身份,而是巧合。
你无意中成了诸多因缘的枢纽,你曾和亲于蒙古俺达汗,又曾嫁与日出天皇。
有了你,要完成天下缟素,就只要有两个条件。
其一,日出之国战败。
其二,你要在最关键的一战里,亲征汉城,并舍身殉国。
“如此,你公主之尊,却提兵血战,为国捐躯。
想必你父皇昭告天下,让明朝七千万子民为你服丧默哀,并不荒唐。
高丽是大明属国,更当缅怀这位为他们赢得胜利的公主。
日本已然战败,你又曾为天皇之后,迫令其举国服丧不难。
至于蒙古……” 他嘴角挑起淡淡冷笑:"蒙古人民至今仍以为,为他们修造起不灭都城的,不是相思,而是你。
当发现举国百姓自发为你默哀时,俺达汗等少数王公即使知道真相,想必也不会说破。
"这就是天下缟素。
“因为你,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 虽然卓王孙早已松手,但公主却没有挣脱,而是维持着当初的姿态,一动不动地伏在他膝上,久久沉默着。
夕阳在缓缓退去,只在他身上留下最后的光明,却将她的身体埋葬入蚀骨的黑暗。
阳光就像是一柄利剑,在他和她之间,分割出人间与地狱。
终于,她嘶声道:“这些,是你和父皇、师父商量好的?” “是。
” 她的声音更加沙哑:“他们送我来高丽,目的就是要我死在战场上,换一场天下缟素?” “是。
” “你们在决定将我嫁给天皇时,就算计好了这一切?” “是。
” 公主却笑了,笑得泪痕满面。
那一刻,她一直紧绷的身体坍塌下来,软软地滑倒在地上,却是那么轻,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激起。
卓王孙注视着她。
他清楚地知道,他已摧毁了这个女子的一切。
她的身,她的心,她的意,她的信仰,她的神髓。
这毁灭是那么彻底,挫骨扬灰,洞彻轮回,绝无复苏的可能。
但,又能如何呢?看到此刻的她,他快意么? 他低头,交叉的十指触到额前,微微苦笑。
四周寂静无声,只剩下最后一线光明在房间中游移,照出他如冰玉镂刻的侧容。
却第一次,显得那么疲倦。
他缓缓起身,叹了口气:"我也厌恶了这一切。
"我已为你准备好一场伟大的战争,亦是你体面的葬礼。
“从此,所有的耻辱都一笔勾销,你名垂清史,万古流芳。
亿万子民为你麻衣丧服,痛声哀哭。
而我,得到我想要的回报。
” 他默然片刻,轻轻叹息。
这叹息中有淡淡的怅然,为这荒唐丑陋而悲凉的一日,画上中止的符号。
“然后,这一切就结束了。
” 他转身离去,空气中最后的日影,也随他的离去消逝了。
整个房间终于完全沦入了暗夜的怀抱。
风停雨歇,巨大的虚生白月宫静如永夜。
黑暗中,公主缓缓的点头,她眼中的光芒,宛如冰冷的星辰:“你放心,我会好好活着,活到你给我准备的葬礼上。
” 一夜骤雨初歇。
天地开阔,空气清新,仲夏的初晨,太阳还没有变得灼热时,是一天中最惬意的阶段。
却仿佛孕育着风暴即将来临前的宁静。
公主静静地坐在窗台前,夏日的风已相当温暖,她却只感到清寒刺骨。
她蜷缩着身子,身上的衣衫凌乱不堪,没有丝毫温暖。
已经整整三天,她没有喝一口水。
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一动不动。
窗外,雨急风骤,又渐渐消歇,她的眼睛,却似乎从没有闭过。
身后,是那个黑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