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学琴

关灯
“刘正风师叔和曲长老,一是正派高手,一是魔教长老,两人一正一邪,势如水火,但论到音韵,却心意相通,结成知交,合创了这曲神妙绝伦的《笑傲江湖》出来。

    他二人携手同死之时,显是心中绝无遗憾,远胜于我孤零零的在这世上,为师父所疑,为师妹所弃,而一个敬我爱我的师弟,却又为我亲手所杀。

    ”不由得悲从中来,眼泪一滴滴的落在曲谱之上,忍不住哽咽出声。

     绿竹翁的声音又从竹丛中传了出来:“这位朋友,为何哭泣?”令狐冲道:“晚辈自伤身世,又想起撰作此曲的两位前辈之死,不禁失态,打扰老先生了。

    ”说着转身便行。

    绿竹翁道:“小朋友,我有几句话请教,请进来谈谈如何?” 令狐冲适才听他对王元霸说话时傲慢无礼,不料对自己一个无名小卒却这等客气,倒大出意料之外,便道:“不敢,前辈有何垂询,晚辈自当奉告。

    ”缓步走进竹林。

     只见前面有五间小舍,左二右三,均以粗竹子架成。

    一个老翁从右边小舍中走出来,笑道:“小朋友,请进来喝茶。

    ” 令狐冲见这绿竹翁身子略形佝偻,头顶稀稀疏疏的已无多少头发,大手大脚,精神却十分矍铄,当即躬身行礼,道:“晚辈令狐冲,拜见前辈。

    ” 绿竹翁呵呵笑道:“老朽不过痴长几岁,不用多礼,请进来,请进来!” 令狐冲随着他走进小舍,见桌椅几榻,无一而非竹制,墙上悬着一幅墨竹,笔势纵横,墨迹淋漓,颇有森森之意。

    桌上放着一具瑶琴,一管洞箫。

     绿竹翁从一把陶茶壶中倒出一碗碧绿清茶,说道:“请用茶。

    ”令狐冲双手接过,躬身谢了。

    绿竹翁道:“小朋友,这部曲谱,不知你从何处得来,是否可以见告?” 令狐冲一怔,心想这部曲谱的来历之中包含着许多隐秘,是以连师父、师娘也未禀告。

    但当日刘正风和曲洋将曲谱交给自己,用意是要使此曲传之后世,不致湮没,这绿竹翁和他姑姑妙解音律,他姑姑更将这一曲奏得如此神韵俱显,他二人年纪虽老,可是除了他二人之外,世上又哪里再找得到第三个人来传授此曲?就算世上另有精通音律的解人,自己命不久长,未必能有机缘遇到。

    他微一沉吟,便道:“撰写此曲的两位前辈,一位精于抚琴,一位善于吹箫,这二人结成知交,共撰此曲,可惜遭逢大难,同时逝世。

    二位前辈临死之时,将此曲交于弟子,命弟子访觅传人,免使此曲湮没无闻。

    ”顿了一顿,又道:“适才弟子得聆前辈这位姑姑的琴箫妙技,深庆此曲已逢真主,便请前辈将此曲谱收下,奉交婆婆,弟子得以不负撰作此曲者的付托,完偿了一番心愿。

    ”说着双手恭恭敬敬的将曲谱呈上。

     绿竹翁却不便接,说道:“我得先行请示姑姑,不知她肯不肯收。

    ” 只听得左边小舍中传来那位婆婆的声音道:“令狐先生高义,慨以妙曲见惠,咱们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只不知那两位撰曲前辈的大名,可能见告否?”声音却也并不如何苍老。

    令狐冲道:“前辈垂询,自当禀告。

    撰曲的两位前辈,一位是刘正风刘师叔,一位是曲洋曲长老。

    ”那婆婆“啊”的一声,显得十分惊异,说道:“原来是他二人。

    ” 令狐冲道:“前辈认得刘曲二位么?”那婆婆并不径答,沉吟半晌,说道:“刘正风是衡山派中高手,曲洋却是魔教长老,双方乃是世仇,如何会合撰此曲?此中原因,令人好生难以索解。

    ” 令狐冲虽未见过那婆婆之面,但听了她弹琴吹箫之后,只觉她是个又清雅又慈和的前辈高人,决计不会欺骗出卖了自己,听她言及刘曲来历,显是武林同道,当即源源本本的将刘正风如何金盆洗手,嵩山派左盟主如何下旗令阻止,刘曲二人如何中了嵩山派高手的掌力,如何荒郊合奏,二人临死时如何委托自己寻觅知音传曲等情,一一照实说了,只略去了莫大先生杀死费彬一节。

    那婆婆一言不发的倾听。

     令狐冲说完,那婆婆问道:“这明明是曲谱,那金刀王元霸却何以说是武功秘笈?” 令狐冲当下又将林震南夫妇如何为青城派及木高峰所伤,如何请其转嘱林平之,王氏兄弟如何起疑等情说了。

     那婆婆道:“原来如此。

    ”她顿了一顿,说道:“此中情由,你只消跟你师父、师娘说了,岂不免去许多无谓的疑忌?我是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何以你反而对我直言无隐?” 令狐冲道:“弟子自己也不明白其中原因。

    想是听了前辈雅奏之后,对前辈高风大为倾慕,更无丝毫猜疑之意。

    ”那婆婆道:“那么你对你师父师娘,反而有猜疑之意么?”令狐冲心中一惊,道:“弟子万万不敢。

    只是……恩师心中,对弟子却大有疑意,唉,这也怪恩师不得。

    ”那婆婆道:“我听你说话,中气大是不足,少年人不该如此,却是何故?最近是生了大病呢,还是曾受重伤?”令狐冲道:“是受了极重的内伤。

    ” 那婆婆道:“竹贤侄,你带这位少年到我窗下,待我搭一搭脉。

    ”绿竹翁道:“是。

    ”引令狐冲走到左边小舍窗边,命他将左手从细竹窗帘下伸将进去。

    那竹帘之内,又障了一层轻纱,令狐冲只隐隐约约的见到有个人影,五官面貌却一点也无法见到,只觉有三根冷冰冰的手指搭上了自己腕脉。

     那婆婆只搭得片刻,便惊“噫”了一声,道:“奇怪之极!”过了半晌,才道:“请换右手。

    ”她搭完两手脉搏后,良久无语。

     令狐冲微微一笑,说道:“前辈不必为弟子生死担忧。

    弟子自知命不久长,一切早已置之度外。

    ”那婆婆道:“你何以自知命不久长?”令狐冲道:“弟子误杀师弟,遗失了师门的《紫霞秘笈》,我只盼早日找回秘笈,缴奉师父,便当自杀以谢师弟。

    ”那婆婆道:“《紫霞秘笈》?那也未必是甚么了不起的物事。

    你又怎地误杀了师弟?”令狐冲当下又将桃谷六仙如何为自己治伤,如何六道真气在体内交战,如何师妹盗了师门秘笈来为自己治伤,如何自己拒绝而师弟陆大有强自诵读,如何自己将之点倒,如何下手太重而致其死命等情一一说了。

     那婆婆听完,说道:“你师弟不是你杀的。

    ”令狐冲吃了一惊,道:“不是我杀的?”那婆婆道:“你真气不纯,点那两个穴道,决计杀不了他。

    你师弟是旁人杀的。

    ”令狐冲喃喃的道:“那是谁杀了陆师弟?”那婆婆道:“偷盗秘笈之人,虽然不一定便是害你师弟之人,但两者多少会有些牵连。

    ” 令狐冲吁了口长气,胸口登时移去了一块大石。

    他当时原也已经想到,自己轻轻点了陆大有两处穴道,怎能制其死命?只是内心深处隐隐觉得,就算陆大有不是自己点死,却也是为了自己而死,男子汉大丈夫岂可推卸罪责,寻些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这些日子来岳灵珊和林平之亲密异常,他伤心失望之余,早感全无生趣,一心只往一个“死”字上去想,此刻经那婆婆一提,立时心生莫大愤慨:“报仇!报仇!必当替陆师弟报仇!” 那婆婆又道:“你说体内有六道真气相互交迸,可是我觉你脉象之中,却有八道真气,那是何故?”令狐冲哈哈大笑,将不戒和尚替自己治病的情由说了。

     那婆婆微微一笑,说道:“阁下性情开朗,脉息虽乱,并无衰歇之象。

    我再弹琴一曲,请阁下品评如何?”令狐冲道:“前辈眷顾,弟子衷心铭感。

    ” 那婆婆嗯了一声,琴韵又再响起。

    这一次的曲调却是柔和之至,宛如一人轻轻叹息,又似是朝露暗润花瓣,晓风低拂柳梢。

     令狐冲听不多时,眼皮便越来越沉重,心中只道:“睡不得,我在聆听前辈的抚琴,倘若睡着了,岂非大大的不敬?”但虽竭力凝神,却终是难以抗拒睡魔,不久眼皮合拢,再也睁不开来,身子软倒在地,便即睡着了。

    睡梦之中,仍隐隐约约听到柔和的琴声,似有一只温柔的手在抚摸自己头发,像是回到了童年,在师娘的怀抱之中,受她亲热怜惜一般。

     过了良久良久,琴声止歇,令狐冲便即惊醒,忙爬起身来,不禁大是惭愧,说道:“弟子该死,不专心聆听前辈雅奏,却竟尔睡着了,当真好生惶恐。

    ” 那婆婆道:“你不用自责。

    我适才奏曲,原有催眠之意,盼能为你调理体内真气。

    你倒试自运内息,烦恶之情,可减少了些么?” 令狐冲大喜,道:“多谢前辈。

    ”当即盘膝坐在地下,潜运内息,只觉那八股真气仍是相互冲突,但以前那股胸口立时热血上涌、便欲呕吐的情景却已大减,可是只运得片刻,又已头晕脑胀,身子一侧,倒在地下。

     绿竹翁忙趋前扶起,将他扶入房中。

     那婆婆道:“桃谷六仙和不戒大师功力深厚,所种下的真气,非我浅薄琴音所能调理,反令阁下多受痛楚,甚是过意不去。

    ” 令狐冲忙道:“前辈说哪里话来?得闻此曲,弟子已大为受益。

    ” 绿竹翁提起笔来,在砚池中蘸了些墨,在纸上写道:“恳请传授此曲,终身受益。

    ”令狐冲登时省悟,说道:“弟子斗胆求请前辈传授此曲,以便弟子自行慢慢调理。

    ”绿竹翁脸现喜色,连连点头。

     那婆婆并不即答,过了片刻,才道:“你琴艺如何?可否抚奏一曲?” 令狐冲脸上一红,说道:“弟子从未学过,一窍不通,要从前辈学此高深琴技,实深冒昧,还请恕过弟子狂妄。

    ”当下向绿竹翁长揖到地,说道:“弟子这便告辞。

    ” 那婆婆道:“阁下慢走。

    承你慨赠妙曲,愧无以报,阁下伤重难愈,亦令人思之不安。

    竹侄,你明日以奏琴之法传授令狐冲君,倘若他有耐心,能在洛阳久耽,那么……那么我这一曲《清心普善咒》,便传了给他,亦自不妨。

    ”最后两句话语声细微,几不可闻。

     次日清晨,令狐冲便来小巷竹舍中学琴。

    绿竹翁取出一张焦尾桐琴,授以音律,说道:“乐律十二律,是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此是自古已有,据说当年黄帝命伶伦为律,闻凤凰之鸣而制十二律。

    瑶琴七弦,具宫、商、角、徵、羽五音,一弦为黄钟,三弦为宫调。

    五调为慢角、清商、宫调、慢宫、及蕤宾调。

    ”当下依次详加解释。

     令狐冲虽于音律一窍不通,但天资聪明,一点便透。

    绿竹翁甚是喜欢,当即授以指法,教他试奏一曲极短的《碧霄吟》。

    令狐冲学得几遍,弹奏出来,虽有数音不准,指法生涩,却洋洋然颇有青天一碧、万里无云的空阔气象。

     一曲既终,那婆婆在隔舍听了,轻叹一声,道:“令狐少君,你学琴如此聪明,多半不久便能学《清心普善咒》了。

    ”绿竹翁道:“姑姑,令狐兄弟今日初学,但弹奏这曲《碧霄吟》,琴中意象已比侄儿为高。

    琴为心声,想是因他胸襟豁达之故。

    ”令狐冲谦谢道:“前辈过奖了,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弟子才能如前辈这般弹奏那《笑傲江湖之曲》。

    ” 那婆婆失声道:“你……你也想弹奏那《笑傲江湖之曲》么?” 令狐冲脸上一红,道:“弟子昨日听得前辈琴箫雅奏,心下甚是羡慕,那当然是痴心妄想,连绿竹前辈尚且不能弹奏,弟子又哪里够得上?” 那婆婆不语,过了半晌,低声道:“倘若你能弹琴,自是大佳……”语音渐低,随后是轻轻的一声叹息。

     如此一连二十余日,令狐冲一早便到小巷竹舍中来学琴,直至傍晚始归,中饭也在绿竹翁处吃,虽是青菜豆腐,却比王家的大鱼大肉吃得更有滋味,更妙在每餐都有好酒。

    绿竹翁酒量虽不甚高,备的酒却是上佳精品。

    他于酒道所知极多,于天下美酒不但深明来历,而且年份产地,一尝即辨。

    令狐冲听来闻所未闻,不但跟他学琴,更向他学酒,深觉酒中学问,比之剑道琴理,似乎也不遑多让。

     有几日绿竹翁出去贩卖竹器,便由那婆婆隔着竹帘教导。

    到得后来,令狐冲于琴中所提的种种疑难,绿竹翁常自无法解答,须得那婆婆亲自指点。

     但令狐冲始终未见过那婆婆一面,只是听她语音轻柔,倒似是位大家的千金小姐,哪像陋巷贫居的一个老妇?料想她雅善音乐,自幼深受熏冶,因之连说话的声音也好听了,至老不变。

     这日那婆婆传授了一曲《有所思》,这是汉时古曲,节奏婉转。

    令狐冲听了数遍,依法抚琴。

    他不知不觉想起当日和岳灵珊两小无猜、同游共乐的情景,又想到瀑布中练剑,思过崖上送饭,小师妹对自己的柔情密意,后来无端来了个林平之,小师妹对待自己竟一日冷淡过一日。

    他心中凄楚,突然之间,琴调一变,竟尔出现了几下福建山歌的曲调,正是岳灵珊那日下崖时所唱。

    他一惊之下,立时住手不弹。

     那婆婆温言道:“这一曲《有所思》,你本来奏得极好,意与情融,深得曲理,想必你心中想到了往昔之事。

    只是忽然出现闽音,曲调似是俚歌,令人大为不解,却是何故?” 令狐冲生性本来开朗,这番心事在胸中郁积已久,那婆婆这二十多天来又对他极好,忍不住便吐露自己苦恋岳灵珊的心情。

    他只说了个开头,便再难抑止,竟原原本本的将种种情由尽行说了,便将那婆婆当作自己的祖母、母亲,或是亲姊姊、妹妹一般,待得说完,这才大感惭愧,说道:“婆婆,弟子的无聊心事,唠唠叨叨的说了这半天,真是……真是……” 那婆婆轻声道:“‘缘’之一事,不能强求。

    古人道得好:‘各有因缘莫羡人’。

    令狐少君,你今日虽然失意,他日未始不能另有佳偶。

    ” 令狐冲大声道:“弟子也不知能再活得几日,室家之想,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了。

    ” 那婆婆不再说话,琴音轻轻,奏了起来,却是那曲《清心普善咒》。

    令狐冲听得片刻,便已昏昏欲睡。

    那婆婆止了琴音,说道:“现下我起始授你此曲,大概有十日之功,便可学完。

    此后每日弹奏,往时功力虽然不能尽复,多少总会有些好处。

    ”令狐冲应道:“是。

    ” 那婆婆当即传了曲谱指法,令狐冲用心记忆。

     如此学了四日,第五日令狐冲又要到小巷去学琴,劳德诺忽然匆匆过来,说道:“大师哥,师父吩咐,咱们明日要走了。

    ”令狐冲一怔,道:“明日便走了?我……我……”想要说“我的琴曲还没学全呢”,话到口边,却又缩回。

    劳德诺道:“师娘叫你收拾收拾,明儿一早动身。

    ” 令狐冲答应了,当下快步来到绿竹小舍,向婆婆道:“弟子明日要告辞了。

    ”那婆婆一怔,半晌不语,隔了良久,才轻轻道:“去得这么急!你……你这一曲还没学全呢。

    ” 令狐冲道:“弟子也这么想。

    只是师命难违。

    再说,我们异乡为客,也不能在人家家中久居。

    ”那婆婆道:“那也说得是。

    ”当下传授曲调指法,与往日无异。

     令狐冲与那婆婆相处多日,虽然从未见过她一面,但从琴音说话之中,知她对自己颇为关怀,无异亲人。

    只是她性子淡泊,偶然说了一句关切的话,立即杂以他语,显是不想让他知道心意。

    这世上对令狐冲最关心的,本来是岳不群夫妇、岳灵珊与陆大有四人,现下陆大有已死,岳灵珊全心全意放在林平之身上,师父师母对他又有了疑忌之意,他觉得真正的亲人,倒是绿竹翁和那婆婆二人了。

    这一日中,他几次三番想跟绿竹翁陈说,要在这小巷中留居,既学琴箫,又学竹匠之艺,不再回归华山派,但一想到岳灵珊的倩影,终究割舍不下,心想:“小师妹就算不理我,不睬我,我每日只见她一面,纵然只见到她的背影,听到一句她的说话声音,也是好的。

    何况她又没不睬我?” 傍晚临别之际,对绿竹翁和那婆婆甚有依恋之情,走到婆婆窗下,跪倒拜了几拜,依稀见竹帘之中,那婆婆却也跪倒还礼,听她说道:“我虽传你琴技,但此是报答你赠曲之德,令狐少君为何行此大礼?”令狐冲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得能再聆前辈雅奏。

    令狐冲但教不死,定当再到洛阳,拜访婆婆和竹翁。

    ”心中忽想:“他二人年纪老迈,不知还有几年可活,下次我来洛阳,未必再能见到。

    ”言下想到人生如梦如露,不由得声音便哽咽了。

     那婆婆道:“令狐少君,临别之际,我有一言相劝。

    ” 令狐冲道:“是,前辈教诲,令狐冲不敢或忘。

    ” 但那婆婆始终不说话,过了良久良久,才轻声说道:“江湖风波险恶,多多保重。

    ” 令狐冲道:“是。

    ”心中一酸,躬身向绿竹翁告别。

    只听得左首小舍中琴声响起,奏的正是那《有所思》古曲。

     次日岳不群等一行向王元霸父子告别,坐舟沿洛水北上。

    王元霸祖孙五人直送到船上,盘缠酒菜,致送得十分丰盛。

     自从那日王家骏、王家驹兄弟折断了令狐冲的手臂,令狐冲和王家祖孙三代不再交言,此刻临别,他也是翻起了一双白眼,对他五人漠然而视,似乎眼前压根儿便没一个“金刀王家”一般。

    岳不群对这个大弟子甚感头痛,知他素来生性倔强,倘若硬要他向王元霸行礼告别,他当时师命难违,勉强顺从,事后多半会去向王家寻仇捣蛋,反而多生事端,是以他自行向王元霸一再称谢,于令狐冲的无礼神态,装作不见。

     令狐冲冷眼旁观,见王家大箱小箱,大包小包,送给岳灵珊的礼物极多。

    一名名仆妇走上船来,呈上礼物,说道这是老太太送给岳姑娘路上吃的,又说这是大奶奶送给姑娘路上穿的,二奶奶送给姑娘船中戴的,简直便将岳灵珊当作了亲戚一般。

    岳灵珊欢然道谢,说道:“啊哟,我哪里穿得了这许多,吃得了这许多!” 正热闹间,忽然一名敝衣老者走上船头,叫道:“令狐少君!”令狐冲见是绿竹翁,不由得一怔,忙迎上躬身行礼。

    绿竹翁道:“我姑姑命我将这件薄礼送给令狐少君。

    ”说着双手奉上一个长长的包裹,包袱布是印以白花的蓝色粗布。

    令狐冲躬身接过,说道:“前辈厚赐,弟子拜领。

    ”说着连连作揖。

     王家骏、王家驹兄弟见他对一个身穿粗布衣衫的老头儿如此恭敬,而对名满江湖的金刀无敌王家爷爷却连正眼也不瞧上一眼,自是心中十分有气,若不是碍着岳不群夫妇和华山派众师兄弟姊妹的面子,二人又要将令狐冲拉了出来,狠狠打他一顿,方出胸中恶气。

     眼见绿竹翁交了那包裹后,从船头踏上跳板,要回到岸上,两兄弟使个眼色,分从左右向绿竹翁挤了过去。

    二人一挺左肩,一挺右肩,只消轻轻一撞,这糟老头儿还不摔下洛水之中?虽然岸边水浅淹不死他,却也大大削了令狐冲的面子。

    令狐冲一见,忙叫:“小心!”正要伸手去抓二人,陡然想起自己功力全失,别说这一下抓不住王氏兄弟,就算抓上了,那也全无用处。

    他只一怔之间,眼见王氏兄弟已撞到了绿竹翁身上。

     王元霸叫道:“不可!”他在洛阳是有家有业之人,与寻常武人大不相同。

    他两个孙儿年轻力壮,倘若将这个衰翁一下子撞死了,官府查究起来那可后患无穷。

    偏生他坐在船舱之中,正和岳不群说话,来不及出手阻止。

     但听得波的一声响,两兄弟的肩头已撞上了绿竹翁,蓦地里两条人影飞起,扑通扑通两响,王氏兄弟分从左右摔入洛水之中。

    那老翁便如是个鼓足了气的大皮囊一般,王氏兄弟撞将上去,立即弹了出来。

    他自己却浑若无事,仍是颤巍巍的一步步从跳板走到岸上。

     王氏兄弟一落水,船上登时一阵大乱,立时便有水手跳下水去,救了二人上来。

    此时方当春寒,洛水中虽已解冻,河水却仍极冷。

    王氏兄弟不识水性,早已喝了好几口河水,只冻得牙齿打战,狼狈之极。

    王元霸正惊奇间,一看之下,更加大吃一惊,只见两兄弟的四条胳臂,都是在肩关节和肘关节处脱了臼,便如当日二人折断令狐冲的胳臂一模一样。

    两人不停的破口大骂,四条手臂却软垂垂的悬在身边。

     王仲强见二子吃亏,纵身跃上岸去,抢在绿竹翁面前,拦住了他去路。

     绿竹翁也是弓腰曲背,低着头慢慢走去。

    王仲强喝道:“何方高人,到洛阳王家显身手来着?”绿竹翁便如不闻,继续前行,慢慢走到王仲强身前。

     舟中众人的眼光都射在二人身上。

    但见绿竹翁一步步的上前,王仲强微张双臂,挡在路心。

    渐渐二人越来越近,相距自一丈而五尺,自五尺而自三尺,绿竹翁又踏前一步,王仲强喝道:“去罢!”伸出双手,往他背上猛力抓落。

     眼见他双手手指刚要碰到绿竹翁背脊,突然之间,他一个高大的身形腾空而起,飞出数丈。

    众人惊呼声中,他在半空中翻了半个筋斗,稳稳落地。

    倘若二人分从远处急速奔至,相撞时有一人如此飞了出去,倒也不奇,奇在王仲强站着不动,而绿竹翁缓缓走近,却陡然间将他震飞,即连岳不群、王元霸这等高手,也瞧不出这老翁使了甚么手法,竟这般将人震得飞出数丈之外。

    王仲强落下时身形稳实,绝无半分狼狈之态,不会武功之人还道他是自行跃起,显了一手轻功。

    众家丁轿夫拍手喝彩,大赞王家二老爷武功了得。

     王元霸初见绿竹翁不动声色的将两个孙儿震得四条手臂脱臼,心下已十分惊讶,自忖这等本事自己虽然也有,但使出之时定然十分威猛霸道,决不能如这老头儿那么举重若轻,也决不能如此迅捷,待见他将儿子震飞,心下已非惊异,而是大为骇然。

    他知自己次子已全得自己武功真传,一手单刀固然使得沉稳狠辣,而拳脚上功夫和内功修为,也已不弱于自己壮年之时,但二人一招未交,便给对方震飞,那是生平从所未见之事,眼见儿子吃了这亏,又欲奔上去动手,忙叫道:“仲强,过来!” 王仲强转过身来,跃上船头,吐了口唾沫,悻悻骂道:“这臭老儿,多半会使妖法!”王元霸低声问道:“身上觉得怎样?没受伤么?”王仲强摇了摇头。

    王元霸心下盘算,凭着自己本事,未必对付得了这个老人,若要岳不群出手相助,胜了也不光彩,索性不提此事,含糊过去,反正那老人手下留情,没将儿子震倒震伤,已然给了自己面子。

    眼见绿竹翁缓缓远去,心头实是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寻思:“这老儿自是令狐冲的朋友,只因孙儿折断了令狐冲两条胳臂,他便来震断他二人的胳臂还帐。

    我在洛阳称雄一世,难道到得老来,反要摔个大筋斗么?” 这时王伯奋已将两个侄儿关节脱臼处接上。

    两乘轿子将两个湿淋淋的少年抬回府去。

     王元霸眼望岳不群,说道:“岳先生,这人是甚么来历?老朽老眼昏花,可认不出这位高人。

    ”岳不群道:“冲儿,他是谁?”令狐冲道:“他便是绿竹翁。

    ” 王元霸和岳不群同时“哦”的一声。

    那日他们虽曾同赴小巷,却未见绿竹翁之面,而唯一识得绿竹翁的易师爷,在府门口送别后没到码头来送行,是以谁都不识此人。

     岳不群指着那蓝布包裹,问道:“他给了你些甚么?”令狐冲道:“弟子不知。

    ”打开包裹,露出一具短琴,琴身陈旧,显是古物,琴尾刻着两个篆字“燕语”:另有一本册子,封面上写着“清心普善咒”五字。

    令狐冲胸口一热,“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岳不群凝视着他,问道:“怎么?”令狐冲道:“这位前辈不但给了我一张瑶琴,还抄了琴谱给我。

    ”翻开琴谱,但见每一页都写满了簪花小楷,除了以琴字书明曲调之外,还详细列明指法、弦法,以及抚琴的种种关窍,纸张墨色,均是全新,显是那婆婆刚写就的。

    令狐冲想到这位前辈对自己如此眷顾,心下感动,眼中泪光莹然,差点便掉下泪来。

     王元霸和岳不群见这册子上所书确然全是抚琴之法,其中有些怪字,显然也与那本《笑傲江湖之曲》中的怪字相似,虽然心下疑窦不解,却也无话可说。

    岳不群道:“这位绿竹翁真人不露相,原来是武林中的一位高手。

    冲儿,你可知他是哪一家哪一派的?”他料想令狐冲纵然知道,也不会据实以答,只是这人武功太高,若不问明底细,心下终究不安。

    果然令狐冲说道:“弟子只是跟随这位前辈学琴,实不知他身负武功。

    ” 当下岳不群夫妇向王元霸和王伯奋、仲强兄弟拱手作别,起篙解缆,大船北驶。

     那船驶出十余丈,众弟子便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说那绿竹翁武功深不可测,有的却说这老儿未必有甚么本领,王氏兄弟自己不小心才摔入洛水之中,王仲强只是不愿跟这又老又贫的老头子一般见识,这才跃起相避。

     令狐冲坐在后梢,也不去听众师弟师妹谈论,自行翻阅琴谱,按照书上所示,以指按捺琴弦,生怕惊吵了师父师娘,只是虚指作势,不敢弹奏出声。

     岳夫人眼见坐船顺风顺水,行驶甚速,想到绿竹翁的诡异形貌,心中思潮起伏,走到船头,观赏风景。

    看了一会,忽听得丈夫的声音在耳畔说道:“你瞧那绿竹翁是甚么门道?”这句话正是她要问丈夫的,他虽先行问起,岳夫人仍然问道:“你瞧他是甚么门道?”岳不群道:“这老儿行动诡异,手不动,足不抬,便将王家父子三人震得离身数丈,多半不是正派武功。

    ”岳夫人道:“不过他对冲儿似乎甚好,也不像真的要对金刀王家生事。

    ” 岳不群叹了口气,说道:“但愿此事就此了结,否则王老爷子一生英名,只怕未必有好结果呢。

    ”隔了半晌,又道:“咱们虽然走的是水道,大家仍是小心点的好。

    ” 岳夫人道:“你说会有人上船来生事?” 岳不群摇了摇头,说道:“咱们一直给蒙在鼓里,到底那晚这一十五名蒙面客是甚么路道,还是不明所以。

    咱们在明,而敌人在暗,前途未必会很太平呢。

    ”他自执掌华山一派以来,从未遇到过甚么重大挫折,近月来却深觉前途多艰,但到底敌人是谁,有甚么图谋,却半点摸不着底细,正因为愈是无着力处,愈是心事重重。

     他夫妇俩叮嘱弟子日夜严加提防,但坐船自巩县附近入河,顺流东下,竟没半点意外。

    离洛阳越远,众人越放心,提防之心也渐渐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