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钩 第四章 鲜红的指甲

关灯
“现在如玉已经躺在棺材里?” “她不在棺材里。

    ”秃子说,“她在井里。

    ” “哦?” “前天晚上她就不在怡红院了,幸好我还是找到了她。

    ”秃子很得意,“前天晚上送她出去的车夫是个酒鬼,我只请他喝了几两酒,他就把她去的那个地方告诉了我,我当然不会找不到的。

    ” 花四爷微笑:“你倒真有点本事。

    ” 秃子更得意。

     “我赶去的时候,她正好从屋子里出来,到井边去打水,三更半夜谁都难免会失足掉下井的,所以我一伸手,事情就办成了,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 “你办得很好。

    ”花四爷说,“可惜还是有一点不太好。

    ” “哪一点?” “你杀错了人!”花四爷说,“昨天晚上如玉已经回到怡红院,还陪我喝了两杯酒。

    ” 秃子怔住了。

     花四爷又笑了笑:“偶然杀错一两个人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关系。

    ” 秃子也笑了。

     “当然没关系,今天我再去,这次保证绝不会再杀错。

    ” “那么我就放心了。

    ”花四爷带着微笑,吩咐他那个最多只有十五六岁的小书童,“小叶子,你再替我送一千两银子给这位大哥。

    ” 小叶子长得眉清目秀,一脸讨人喜欢的样子,尤其是拿出银票来送人的时候,更让人没法子不喜欢。

     秃子的眼睛也像花四爷一样眯了起来:“这位小哥长得真好……” 他没有说完这句话,因为他只看见了小叶子拿银票的一只手。

     小叶子另外还有一只手,手里有一把刀。

     虽然是很短的一把刀,但是如果刺入一个人的要害,还是一样可以致命。

     小叶子轻轻松松地就把这柄短刀的刀锋送进秃子的腰眼里去。

     完全送了进去,连一分都不剩。

     像秃子这种人的死,才是真正不会有人关心的。

     因为他杀人。

     杀人的人,就难免会死在别人的刀下。

     ——虽然有时是孩子手里的短刀,有时是仇人手里的凶刀,但是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常还是刽子手掌中的钢刀。

     05 莲姑死了,死在井里。

     谁也想不到她是被人误杀而死的。

     她没有仇人,更不会被人仇杀,连她的父母都认为她是自己心里想不开而跳井的。

     于老先生夫妻当然不会把这种话在杨铮的面前说出来。

     杨铮已经病了,已经有了麻烦,老夫妻两个人都不愿再伤他的心。

     他们甚至还请了位老郎中来替杨铮开了一帖药,可是等到他们把药煎好送去时,杨铮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两锭银子和一张字条。

     “银子是留给莲姑办后事的,聊表我一点心意,这两天我恐怕要出远门,但是一定很快就会回来,请你们放心。

    ” 手里拿着银子和纸条,眼睛看着窗外萧索冷清的小院,一棵衰老的白杨树已经开始枯萎,一条老黄狗蜷伏在墙角。

     老夫妻两个人慢慢地走出去,在树下两个石凳上面对面地坐下,看着一朵朵杨花飘落。

     他们没有流泪。

     他们已经无泪可流了。

     06 天已经亮了很久,张老头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他知道早就应该起来准备卤菜和面条了,否则今天恐怕就没法子做生意。

     他为什么一定要起来做生意呢?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如此漫长艰苦,而生命又偏偏如此短促,他为什么不能多睡一会儿? 他还是起来了,因为他忽然想到那些每天都要到这里吃面的穷朋友。

     这里不但便宜,而且还可以赊账,如果这里没东西吃,他们很可能就要挨饿。

     ——一个人活着并不是只为了自己,这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为了别人而活着的,如果你已经担起了一副担子,就不要随便放下去。

     张老头心里叹着气,刚卸下店门的门板,就看见杨铮冲了进来,一双炯炯有光的眼睛已变得散漫无神,而且充满了红丝,脸色也变得很可怕。

     “你病了。

    ”张老头失声说,“你为什么不躺在家里多休息休息?” “我不能休息。

    ”杨铮说,“因为有些事非要我去做不可。

    ” 张老头当然能明白他的意思,叹息着道:“对!有些人天生就是不能停下来的。

    ” 杨铮自己去拿了六个大碗摆在桌上。

     “你把每个碗都替我倒满烧酒,最烈的那种烧刀子。

    ”他说,“我一定要喝点酒才有力气。

    ” 张老头吃惊地看着他:“你病得这么厉害还要喝酒?你是不是想死?” 杨铮苦笑:“你放心,我死不了的,因为现在我还不能死。

    ” 张老头又不禁叹息:“对,你不能死,我也不能死,就算我们自己想死都不行。

    ” 六大碗火辣辣的烧刀子,杨铮一口气喝下去,身子立刻火辣辣地烧了起来。

     外面的风很大,他迎着风冲去,扯开了衣襟,大步而行,汗珠子雨点般下来,冷风吹在他流着汗的胸膛上,他完全不在乎。

     城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有很多人跟他打招呼,他也挺着胸对他们点头微笑。

     他先到县衙里去跟熊大人磕了三个头。

     “现在我就要出门去办事了,十天之内我一定会回来,就算我死了,也会求人把我的尸首抬回来的。

    ”他说,“只求大人不要为难那些替我作保的兄弟。

    ” 年轻的县太爷没有回答,却转过头去,因为他不愿让他的属下看见他已有满眶热泪将要夺目而出,过了很久他才淡淡地说:“你走吧!” 出了衙门,杨铮就把他母亲留给他以后娶媳妇做聘礼用的一对珠环和一根金钗,送到鸿发当铺去当了十五两五钱银子。

     这还是他母亲陪嫁带到杨家的,他本来就算饿死也不会动用,可是现在他已经把他多年薪俸的节余都留给莲姑了。

     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两大坛酒和一大方猪肉,叫人送到牢房去,送给他那些因为这件事而被收押的兄弟,又把另外十四两分成两包,叫人去送给老郑的妻儿和小虎子的寡母。

     他不忍去见她们,也不敢去,他生怕他们见面时会彼此抱头痛哭。

     然后他就用最后的五钱银子去买了四十个硬面饼和一些咸菜肉干,用青布包好扎在背后,剩下的还够他喝两斤最便宜的烧酒。

     他本来不想再喝的,可是他忽然看见赵正和王振飞就站在对面的“悦宾”客栈门口,正在跟一个白衣如雪的贵公子寒暄招呼。

     客栈外停着一辆极有气派的马车,这位贵公子好像已经准备要上车走了。

     他对赵正和王振飞也很客气,可是一张苍白而高贵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情绪,显然并没有把这两个人当作朋友。

     杨铮忽然把本来不想喝的两斤酒要来,一口气喝了下去。

     狄青麟的确已经很不耐烦,只想这两个人赶快把话说完赶快走。

     但是刚被王振飞介绍给狄小侯认得的赵正,还在不断地向他道仰慕之忱,还一定要留他吃顿饭。

     就在这时候,对街忽然有个衣衫不整满身酒气的年轻人冲过来问他:“你是不是狄青麟?” 他还没有开口,赵正已经在大声叱责:“杨铮,你怎么敢对狄小侯爷如此无礼?” 杨铮笑了笑:“我对谁都是这样子的,你要我怎么样对他?跪下来舐他的脚?” 赵正气得脸色都变了,但是想到自己的职位,还不便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