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九州聚铁铸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关灯
怎么会写?” 陆先生嗯了一声,眼望窗外,凝思半晌,左手拿了烛台,走到那幅蝌蚪文之前,仔细打量,指着一个个字,口中念念有辞,回到桌边,取过一张白纸,振笔疾书,伸指数了数蝌蚪文字的字数,又数纸上字数,再在纸上一阵涂改,回头又看那幅蝌蚪文字,喃喃自言自语:“那三个字相同,这两个字又是一般,须得天衣无缝,才是道理。

    ”沉思半天,又在纸上一阵涂改,喜道:“行了!” 韦小宝不知他捣甚么鬼,反正饭已吃饱,也就不去理会。

    只见陆先生又取过一张白纸,仔仔细细的写起字来。

     这一次他写得甚慢,写完后摇头晃脑的轻轻读了一遍。

    韦小宝只听到有什么“神龙岛”、“洪教主”、“寿与天齐”等等语句,最后则是第一部在何地何山,第二部在何地何山。

    他心下恍然,这些话都是他在普济寺中向胖头陀信口胡吹的,哪知胖头陀居然信以为真,回来大加传扬。

    又想:“那日胖头陀邀我上神龙岛来见洪教主,我说什么也不肯,不料鬼使神差,这船又会驶到了这里,眼下西洋镜拆穿,洪教主又已知道了。

    他当然要大发脾气,只怕要将好姊姊和我丢入蛇坑,给几千几万条毒蛇吃得尸骨无存。

    ”想到无穷无尽的毒蛇缠上身来,当真不寒而栗。

     陆先生转过身来,脸上神色十分得意,微笑道:“韦公子,你识得石碣上的蝌蚪文,委实可喜可贺。

    也是本教洪教主洪福齐天,才天降你这位神童,能读蝌蚪文字。

    ” 韦小宝哼了一声,道:“你不用取笑。

    我又识得什么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连癞蛤蟆文也不识。

    我是瞎说一番,骗那瘦竹篙头陀的。

    ” 陆先生笑道:“韦公子何必过谦?这是公子所背诵的石碣遗文,我笔录了下来,请公子指点,是否有误。

    ”说着读道: “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特进卫国公李靖,右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曹国公李绩、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会于五台山锦绣峰,见东方红光耀天,斗大金字现于云际,文曰:‘千载之下,爰有大清。

    东方有岛,神龙是名。

    教主洪某,得蒙天恩。

    威灵下济,丕赫威能。

    降妖伏魔,如日之升。

    羽翼辅佐,吐故纳新。

    万瑞百祥,罔不丰登。

    仙福永享,普世崇敬。

    寿与天齐,文武仁圣。

    ’须臾,天现青字,文曰:‘天赐洪某《四十二章经》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荡魔寺,二存山西笔架山天心庵,三存四川青城山凌霄观,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当山真武观,六存川边崆峒山迦叶寺,七存云南昆明沐王府,八存云南昆明平西王府。

    ’靖请恭录天文,雕于石碣,以待来者。

    ” 陆先生抑扬顿挫的读毕,问道:“有没读错?”韦小宝道:“这是唐朝的石碣,怎会知道后世有个平西王吴三桂?”陆先生道:“上帝聪明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既知后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有吴三桂了。

    ”韦小宝暗暗好笑,点头道:“那也说得是。

    ”心想:“不知你在捣什么鬼?” 陆先生道:“这石碑上的文字,一字也读错不得。

    虽然韦公子天赋聪明,但依我之见,那也是圣灵感动,才识得这些蝌蚪文字,日后仓卒之际,或有认错。

    最好韦公子将这篇碑文读得滚瓜烂熟,待洪教主召见之时,背诵如流,洪教主一喜欢,自然大有赏赐。

    ” 韦小宝双眼一翻,登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料知胖头陀和陆先生禀报洪教主,说有个小孩识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传见考问。

    哪知道这件事全是假的,陆先生怕教主怪罪,只得假造碑文,来骗教主一骗。

     陆先生道:“我现在读一句,韦公子跟一句,总须记得一字不错为止。

    ‘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临头,韦小宝欲待不读,也不可得,何况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着诵读。

    他生性机伶,听过一段几百字的言语,要再行复述,那是半点不费力气,说到读书,可就要他的命了,这篇短文虽只寥寥数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义更是全不明白,什么“丕赫威能”、“吐故纳新”,浑不知是甚么意思,只得跟着陆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下去。

    幸亏陆先生不怕厌烦的教导,但也读了三十几遍,这才背得一字无误。

     当晚他睡在陆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诵。

    陆先生听他已尽数记住,甚是欢喜,于是取过纸笔,将一个个蝌蚪字写了出来,教他辨认,哪一个是“维”字,哪一个是“贞”字。

    这一来韦小宝不由得叫苦连天,这些蝌蚪文扭来扭去,形状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写将出来,当真是难于登天,苦于杀头。

    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静下心来学蝌蚪文? 韦小宝固然愁眉苦脸,陆先生更加惴惴不安。

    陆先生这时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义,他数了胖头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数,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的凑上去,只求字数相同,碣文能讨得洪教主欢心,哪管原来碣文中写些什么。

    如此拼凑,自然破绽百出,“维大唐贞观二年”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笔划共有十八笔之多,无论如何说不上是个“二”字,第五字只有三笔,与那“观”字也极难拉扯得上。

    但顾得东来西又倒,陆先生才气再大,仓卒间也捏造不出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来。

    洪教主聪明之极,这篇假文章多半逃不过他眼去,可是大难临头,说不得只好暂且搪塞一时,日后的祸患,只好走着瞧了。

     这天教韦小宝写字,进展奇慢,直到中午,只写会了四个蝌蚪文,幸好蝌蚪文本来奇形怪状,在韦小宝笔下写出来难看之极,倒也不觉如何刺眼,若是正楷,由一个从未学过写字的孩子写将出来,任谁一看。

    立知真伪。

     下午学了三字,晚间又学了两个字,这一天共学了九个字。

    韦小宝不住口的大吵大嚷,几次掷笔不学。

    陆先生又是恐吓,又是哄骗,最后叫了方怡来坐在旁边相陪,韦小宝这才勉强耐心学下去。

    陆先生一面教,一面暗暗担心,只怕洪教主随时来传,倘若一篇文章尚未学全,便给教主叫了去,韦小宝这颗脑袋固然不保,自己全家难免陪着他送命。

     可是这件事丝毫心急不得,越是盼他快些学会,韦小宝反而越学越慢,脑子中塞满的这许多蝌蚪,便如真的在纠缠游动一般,实在是难以辨认。

     学得数日,韦小宝身上毒蛇所噬的伤口倒好全了,勉强认出的蝌蚪文却还只二三十个,而且缠夹不清,十个字中往往弄错了七八个。

     陆先生正烦恼间,忽听得门外胖头陀的声音说道:“陆先生,教主召见韦公子!”陆先生脸如土色,手一颤,一枝醮满了墨的毛笔掉在衣襟之上。

     一个极高极瘦的人走进书房,正是胖头陀到了。

    韦小宝笑道:“胖尊者,你怎地今日才来见我?我等了你好久啦。

    ”胖头陀见到陆先生的神色,知道大事不妙,不答韦小宝的话,喃喃自语:“我早该知道这小鬼是在胡说八道,偏是痰迷了心窍,要想立什么大功,以求自保,不料反而死得更加早些。

    ”陆先生冷笑道:“你不过是光棍一条,姓陆的一家八口,却尽数陪了你送命。

    ”胖头陀一声长叹,道:“大家命该如此,这叫做劫数难逃。

    就算没这件事,教主也未必能容咱们多活得几日。

    ” 陆先生向韦小宝瞧了一眼,道:“是他们这种人当时得令,我们老了,该死了,那又有什么法子?”语气中充满愤愤不平。

    胖头陀叹道:“也是我见他年纪小,投其所好,就这么不顾前、不顾后的禀报了上去,唉!”陆先生瞪了他一眼,道:“小也未免小得过了份。

    ”胖头陀道:“陆兄,事已至此,你我同生共死,大丈夫死就死了,又有何惧?” 韦小宝拍手道:“胖尊者这话说得是,是英雄好汉,怕甚么了?我都不怕,你们更加不用怕。

    ” 陆先生冷笑一声,道:“无知小儿,不知天高地厚,等到你知道怕,已然迟了。

    ”出神半晌,道:“胖尊者请稍待,我去向拙荆吩咐几句。

    ” 过了一会,陆先生回入书房,脸上犹有泪痕。

    胖头陀道:“陆兄,你的升天丸,请给我一粒。

    ”陆先生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拔开瓶塞,倒出一粒红色药丸给他,说道:“这丸入口气绝,非到最后关头,不可轻举妄动。

    ”胖头陀接过,苦笑道:“多谢了!胖头陀对自己性命也还看得不轻,不想这么快就即升天。

    ” 韦小宝在五台山上,见胖头陀力敌少林寺十八罗汉,威风凛凛,此刻讨这毒药,显是当洪教主怪罪之时便即自杀,才明白事态果真紧急,不由得害怕起来。

     三人出门,韦小宝隐隐听得内堂有哭泣之声,问道:“方姑娘呢?她不去么?”胖头陀道:“哼,你小小年纪,倒是多情种子,五台山上有个双儿,这里又有个方姑娘。

    ”左手一把将他抱住,喝道:“走罢!”迈开大步,向东急行,顷刻间疾逾奔马。

     陆先生跟在他身畔,仍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韦小宝见他显得毫不费力,却和胖头陀并肩而行,竟不落后半步,才知这文弱书生原来也是身负上乘武功,说道:“胖尊者、陆先生,你们二位武功这样高强,又何必怕那洪教主?你们……”胖头陀伸出右掌,一把按住他口,怒道:“在这神龙岛上,你敢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可是活得不耐烦了?”韦小宝给他这么一按,气为之窒,心道:“他妈的,你怕洪教主怕成这等模样,还自称是英雄呢,狗熊都不如。

    ” 三人向着北方一座山峰行去。

    行不多时,只见树上、草上、路上,东一条,西一条,全是毒蛇,但说也奇怪,对他三人却全不滋扰。

    转过了两个山坡,抬头遥见峰顶建着几座大竹屋。

    胖头陀抱着韦小宝直上峰顶。

     这时山道狭窄,陆先生已不能与胖头陀并肩而行,落后丈许。

    胖头陀将嘴凑在韦小宝耳边,低声问道:“你那部《四十二章经》呢?”韦小宝道:“不在我身边。

    ”胖头陀道:“那还用说?你身边早已搜过了几遍。

    到哪里去啦?”韦小宝道:“少林寺十八罗汉拿了经书,自然去交了给他们方丈。

    ”心想这瘦竹篙头陀打不过少林十八罗汉,听得经书到了少林寺方丈手中,自然不敢去要,就算敢去要,也必给人家撵了出来。

     那日胖头陀亲手将经书交在澄心和尚手中,对韦小宝这句话自无怀疑,低声道:“待会见了教主,可千万不能提到此事。

    否则教主逼你交出经书来,你交不出,教主他老人家非将你丢入毒蛇窠不可。

    ” 韦小宝听他语声中大有惧意,而且显然怕给陆先生听到,低声道:“你明明已抢到了经书,又还给了少林寺和尚,教主知道了,非将你丢入毒蛇窠不可。

    哼哼,就算暂时不罚你,派你去少林寺夺还经书,也有得够你受的了。

    ” 胖头陀身子一颤,默然不语。

     韦小宝道:“咱哥儿俩做桩生意。

    有什么事,你照应我,我也照应你。

    否则大家一拍两散,同归于尽。

    ” 陆先生突然在身后接口问道:“什么一拍两散,同归于尽?” 韦小宝道:“咱三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心想此刻处境之糟,已是一塌胡涂,能把这两个好手牵累在内,多少有点依傍指望。

     胖头陀和陆先生都默不作声,过了一会,两人齐声长叹。

     又行了一顿饭时分,到了峰顶。

    只见四名身穿青衣的少年挽臂而来,每人背上都负着一柄长剑。

    左首一人问道:“胖头陀,这小孩干什么的?” 胖头陀放下韦小宝,道:“教主旨令,传他来的。

    ” 西首三名红衣少女嘻嘻哈哈的走来,背上也负着长剑,见到三人,迎了上来。

    一个少女笑道:“胖头陀,这小孩是你的私生子么?”说着在韦小宝颊上捏了一把。

    胖头陀道:“姑娘取笑了。

    这小孩是教主他老人家特旨呼召,有要紧事情问他。

    ”另一个圆脸少女捏了一下韦小宝的右颊,笑道:“瞧这娃娃相貌,定是胖头陀的私生儿,你赖也赖不掉的。

    ” 韦小宝大怒,叫道:“我是你的私生儿子。

    你跟胖头陀私通,生了我出来。

    ” 一群少年少女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那圆脸少女脸上通红,啐道:“小鬼,你作死啊!”伸手便打。

    韦小宝侧头避开。

    这时又有十几名年轻男女闻声赶到,都向那圆脸少女取笑。

    那少女又羞又恼,左足飞起,在韦小宝屁股上猛力踢了一脚。

    韦小宝大叫:“妈,你干么打儿子?”众少年笑得更加响了。

     突然间钟声当当当响起,众人立即肃静倾听,二十多名年轻男女转身向竹屋中奔去。

     胖头陀道:“教主集众致训。

    ”向韦小宝道:“待会见到教主之时,可千万不能胡说八道。

    ”韦小宝见他神色郁郁,这些年轻男女对他又颇为无礼,心想他武功甚高,干么怕了这些十几岁的娃娃,不由得对他有些可怜,便点了点头。

     只见四面八方有人走向竹屋,胖头陀和陆先生带着韦小宝走进屋去。

    过了一条长廊,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大厅。

    这厅硕大无朋,足可容得千人之众。

    韦小宝在北京皇宫中住得久了,再巨大的厅堂也不在眼中。

    可是这一座大厅却实在巨大,一见之下,不由得肃然生敬。

     但见一群群少年男女衣分五色,分站五个方位。

    青、白、黑、黄四色的都是少年,穿红的则是少女,背上各负长剑,每一队约有百人。

    大厅彼端居中并排放着两张竹椅,铺了锦缎垫子。

    两旁站着数十人,有男有女,年纪轻的三十来岁,老的已有六七十岁,身上均不带兵刃。

    大厅中聚集着五六百人,竟无半点声息,连咳嗽也没一声。

     韦小宝心中暗骂:“他妈的,好大架子,皇帝上朝么?”过了好一会,钟声连响九下,内堂脚步声响。

    韦小宝心道:“鬼教主出来了。

    ” 哪知出来的却是十名汉子,都是三十岁左右年纪,衣分五色,分在两张椅旁一站,每一边五人。

    又过了好一会,钟声镗的一声大响,跟着数百只银铃齐奏。

    厅上众人一齐跪倒,齐声说道:“教主永享仙福,寿与天齐。

    ”胖头陀一扯韦小宝衣襟,令他跪下。

     韦小宝只得也跪了下来,偷眼看时,见有一男一女从内堂出来,坐入椅中。

    铃声又响,众人慢慢站起。

     那男的年纪甚老,白髯垂胸,脸上都是伤疤皱纹,丑陋已极,心想这人便是教主了。

    那女的却是个美貌少妇,看模样不过二十三四岁年纪,微微一笑,媚态横生,艳丽无匹。

    韦小宝暗赞:“乖乖不得了!这女人比我那好姊姊还要美貌。

    皇宫和丽春院中,都还没这等标致角色。

    ” 左首一名青衣汉子踏上两步,手捧青纸,高声诵道:“恭读慈恩普照、威临四方洪教主宝训:‘众志齐心可成城,威震天下无比伦!’” 厅上众人齐声念道:“众志齐心可成城,威震天下无比伦!” 韦小宝一双眼珠正骨碌绿的瞧着那丽人,众人这么齐声念了出来,将他吓了一跳。

     那青衣汉子继续念道:“教主仙福齐天高,教众忠字当头照。

    教主驶稳万年船,乘风破浪逞英豪!神龙飞天齐仰望,教主声威盖八方。

    个个生为教主生,人人死为教主死,教主令旨尽遵从,教主如同日月光!” 那汉子念一句,众人跟着读一句。

    韦小宝心道:“什么洪教主宝训?大吹牛皮。

    我天地会的切口诗比他好听得多了。

    ” 众人念毕,齐声叫道:“教主宝训,时刻在心,建功克敌,无事不成!”那些少年少女叫得尤其起劲。

    洪教主一张丑脸上神情漠然,他身旁那丽人却笑吟吟地跟着念诵。

     众人念毕,大厅中更无半点声息。

     『注:唐末罗绍威取魏博镇,将其五千精兵尽数杀死,事后深为懊悔,自知是极大错误,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王莽时钱币以铜铁铸作刀形,刀上文字镀以黄金,称为“错刀”。

    罗绍威以错刀之“错”喻错误之“错”,此错之大,聚天下之铁,也难以铸成。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法令初颂时恐人民不遵,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宣称若能搬出北门者赏五十金,众皆不信。

    有一人试行搬木,商鞅果然依令照赏,于是人人皆信其法。

    商鞅立法严峻,民不敢违。

     “九州聚铁铸一字”,此“一字”为一个大“错”字,本书借用以喻韦小宝受骗赴神龙岛,悔之莫及。

    “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书用以喻神龙教教主先以甜头招人归附,然后施行严刑峻法,部勒教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