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迈超京华 一滴香泪
关灯
小
中
大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相貌颜色如何,都是父母所生,无可厚非。
而常人或在乎英俊,或讨厌英俊,不过都是自己一心所至,若阁下真是风流之士的话,心中自然不会在乎美丑,一颗赤子之心犹如天边朗月,无滞无碍、潇洒无拘了。
岑少沣闻言,不禁脸上一红,顿时无言。
这时,那仆人急忙为四人寻了一处设有青玉簟的雅座,方待落座,突然听到远远传来几声掌声,接着一个爽朗的声音道:“好一个‘君若果然风流士,心自无碍比月明’,出言不俗,定然是风雅之士,不知阁下雅号如何称呼?”声音未歇,轩外施然走来四人,为首两人一男一女,男的俊朗潇洒、英挺超然。
女的如水中芙蓉,颜色殊绝,可称得上倾城之色,他们身后两非美丽的侍女,一个手中奉琴,一个捧着一坛沉檀,到了轩下,行到东首主人席位驻足停身,轩下众人顿时纷纷起身,齐齐抱拳为礼,口中皆恭声道:“见过三公子,公子夫人!” 原来,他们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慕容元真和薛涵烟。
慕容焉觑然一滞,卓北庐早拉他随众人行礼。
礼毕,慕容元真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说话,诸贤于是纷纷礼谢落座。
慕容元真望了慕容焉一眼,微微一怔,道:“这位先生,光临此地,实在令霞映湖畔增色不少。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卓北庐闻言,急忙起身抱拳道:“区区不才卓北庐,他是我的结义兄弟秀焉,在下未经三公子同意,就带我三弟来,还望恕罪。
”言毕,又拉慕容焉上前行礼,慕容焉望了薛涵烟一眼,见她只随便看了自己一眼,便转向别处,心中一阵惨然,抱拳道:“在下东川秀焉,今日不揣冒昧,前来赴会,望乞恕罪。
” 慕容元真仔细打量了他一眼,道:“秀焉先生果然天姿绝朗,仪表非凡,诗才更是令人敬佩,今日阁下能来,已是大幸,却如何说这种话,先生请坐。
” 众人对慕容元真这么看得起这年轻人未免吃惊,薛涵烟也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他一回,慕容焉抱拳谢座,当即携二哥坐下。
这时,轩外行来一行美丽的少女,手中托着精美的点心酒菜,临轩依次为各人呈上,待众女退下,慕容元真与众人邀饮一回,始道:“诸位都是来自各地的名士,潇洒风流,文采斐然自不待言,今日我们所谈的一不是玄,二不是诗,却是我燕国大势,你我今日不分上下,不论位尊,诸位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忌,否则元真才真正失望。
” 众儒闻言,齐声叫好,岑少沣拊掌道:“三公子果然进善如流,非同一般。
我岑少沣自汝阳远来,早慕公子开席清谈,更听说宓夫人琴技独步京师,不知我等清谈之前,能否聆听一回夫人妙音呢?”此人一言已毕,四下早有人击掌附和。
薛涵烟闻言不觉浅笑,转望慕容元真。
慕容元真向她温柔地洒然一笑,颔首谓众人道:“众贤有命,岂敢违拗。
诸君就请先饮一会,且听我夫人弹奏一曲‘溪沙流碧’。
” 众人闻言,顿时都静了下来,将双眼望着琼姿玉质、美貌绝伦的薛涵烟,但见她玉腕调弦,铮地一声开首,接着一双春笋般的纤纤玉手轻挑漫剔,奏出一阙优美的琴曲,四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恍如行在一片竹溪流畔,但见溪清见底,细石沉沙,四处风景如雾如霭,令人沉醉,听得众人心中一片朗宁。
卓北庐望了慕容焉一眼,突然见他双眼茫然若失,怔怔不已。
他哪里知道慕容焉此事的心情,在慕容焉的心里,却是令一幅情景:自己与赵馥雪在霁霖幽谷时,赵馥雪也象薛涵沿一样调琴,将水杉林中的鸟全部引来,绕着他们飞舞,鸣叫,还有一对天鹅,叫俊儿,俏儿…… 薛涵烟一阙弹完,四下的文人雅士们无不击节叫好,薛涵烟道了声“现丑”停弦,端的衣香鬓影,举袂生姿,众人纷纷赞叹。
这时慕容焉也乍然惊醒,突然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放不下的,如今已不是这薛涵烟,而是那令人日思夜想的赵馥雪。
一想到此,他又喜又怕,喜的是他知道了在自己心中,谁的份量更重,怕的却是这时赵馥雪还没有消息,不知她如今是否安然? 当他再次醒来,却发现众人已开始谈论国家大事。
慕容元真道:“诸君,以列位看,当今之燕国,年轻一辈中以何人可称为英雄二字?” 其中一个自报叫刘文海的道:“若说燕代的英雄,年轻一辈的非当今的大公子,右贤王兼鹰扬大将军慕容翰莫属。
” 此人一言甫毕,顿时博得四下众人一片支持。
薛涵烟这时也道:“我家大伯却是一代将才,文治武功俱是名冠天下,英勇不凡。
”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但那岑少沣突然道:“但在下来此之时,听说慕容最近出了位少年豪杰,他的名字叫慕容焉,听说此人早年曾在段国扬名,剑术不凡,未知他算不算是英雄呢?” 薛涵烟闻言,娇靥为之一变,但旋即又恢复前态,转看众人。
卓北庐与那两位侍女闻言,都不禁大感荣幸,卓北庐更是拍他肩膀,却见慕容焉毫不为意,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
此刻,有个叫慕容杰的文士道:“不错,我在京师也略闻此人大名,听说最近他更是十日灭叛贼,一剑慑群雄,若是所言不虚的话,此人当真是个英雄,只是我辈与此人缘悭一面,不能与之同席而饮,实在是平生一憾,未知他与大公子相比,孰优孰善?” 刘文海浓眉一坚,朗声说道:“慕容杰兄此言差矣,那慕容焉虽然武功超凡,但说到底不过是一介江湖草莽,其文不足以治国,武难以统帅千军,如何能与屡立赫赫战功的大公子同日而语?” 又有人反对道:“刘兄说此人是一介草莽,未免失于轻率,我虽不才,却听说此人在段国一计就灭了段王疾陆眷日夜担忧了半年的三处叛乱,而慕容先生东归以后,于慕远府更是一计灭了凶悍的木丸津千余叛军,若说这运筹帏幄之中,绝胜千里之外的智勇也叫草莽的话,那你我又算如何?” 当下众人议论纷纷,争得不可开交。
过了许久,那卓北庐看得实在想笑,遂道:“诸位,我们且不要如此争吵,我们且听听三公子与夫人如何看法,再吵不迟。
”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慕容元真温柔地望了薛涵烟一眼,拉住她的手示意她说来看看,突然发现她温暖柔软的手里握久了,竟然有些汗湿,急忙取来汗巾为她擦拭。
但见她玉颜踌躇,皱了皱眉头,抿着嘴想了想,道:“诸位,恕我不认识此人,也是略闻其名而已……”一言及此,她嫣然一笑,神清如雪,貌艳于花,转向慕容元真,道:“元真哥哥,还是你自己看吧。
” 慕容元真微微一笑,道:“我说不如慕远府的人说来看看……”一言及此,他突然转向慕容焉,道:“秀焉君,方才我听说你是来自东川的,想必对这位慕容焉的事比我们知道得多,何妨说来与我们众人听听。
” 卓北庐和两个侍女闻言,几乎立刻笑出声来。
慕容焉不觉一怔,转首却见那薛涵烟正紧张而迫不及待地盯着自己,遂向慕容元真一抱拳,庄容道:“区区不才,确听说过此人一些事……” 众人闻言,连忙催促他说下去。
慕容焉起身扫了众人一言,缓缓地道:“在下不才,虽然久在东川,却听说这位慕容焉在段国的一计靖三叛也是纯属偶然,听说此计乃是当时段国的左贤王段匹磾所出,当年‘梯虚剑派’的陈逝川前辈所行,至于世人为什么将此事安插在慕容焉身上,实在令人非夷所思……” 慕容焉一言甫毕,顿时惹得众人一阵议论。
卓北庐与两位侍女都不解地望这这个少年,不知他为何要将功都推在别人身上。
薛涵烟闻言,浑身一颤。
慕容焉扫了诸人一眼,淡淡地道:“而他之所以东归,主要是因为他的过失,害得一位叫紫柯的姑娘远嫁汉国。
此人回到东川,正好赶上木丸津叛乱,那时慕远府正要派兵前去绞匪,恰巧那慕容焉也打算去除贼患,结果一击之下,正好和慕远府的太守请来的几个部帅一起出兵,才灭了叛贼……” 这时,那慕容杰道:“这么说,那次灭木丸津应该是巧合,而不能算是他慕容焉的功劳了?” 慕容焉点了点头,道:“事实如此,无可厚非。
这木丸津若果真是他绞灭,却为何不见取了木丸津的首级,如今听说此人已逃到了慕容和宇文之间,怕是又要为祸了。
若是换了右贤王鹰扬大将军,木丸津有九条命又如何能逃得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慕容焉声色不改,向众人环揖一礼,落到座下。
这时,岑少沣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世人都说我们文人无良,就是因为我们背后说人坏话,若是慕容焉果无真才实学,岂能次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左贤王言也觉有礼,有一部分人立刻有站在了岑少沣这一边,又开是议论起来。
其间,那薛涵烟一双妙目不时地打量慕容焉,见他只是微微品茶,丝毫不再参与众人议论。
正在这时,轩完突然走来一个健仆,来到轩下向慕容元真跪秉道:“启禀三公子,百济国的使者——国师盘耕大师听说公子与群贤谈文论弈,很是精彩。
突然前来造访,属下不敢冒昧擅专,已将大师先迎到了‘影竹楼’,特来通知公子及夫人。
” 慕容元真闻言大喜,急忙向众人道:“诸位,这位盘耕大师乃是当今百济国并王陛下的国师,为七家寺院的住持,精通相术、阴阳五行法,尤擅弈棋,今日到此,必然是来于诸位讨教棋艺的。
诸位请随我到‘影竹楼’去会会这位弈道高手,如何?” 岑少沣等人闻言,也不禁精神大震。
这些文人别的不说,光是琴棋书画四样,还真是都或多或少地有所研究,如今一听说要印证一回,都纷纷抱拳应命。
当下那慕容元真与薛涵烟起身离坐,率诸人出了‘竹荷轩’,直奔‘影竹楼’而去。
卓北庐看了慕容焉一眼,见他神情落寞,料想又有什么心事,当下拉他道:“三弟,别人都去下棋了,这可是高手的切磋啊,我们也快去看看吧。
” 慕容焉道:“二哥,你们先去吧,我在此坐上一会儿,立刻就到。
” 卓北庐见拗不过他,当下和两名侍女先去,转瞬之间,热闹的‘竹荷轩’就剩下他一个人。
有道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这句话诚然不假,事事无常,倏忽即变,就象赵馥雪的消失。
一想到她,慕容焉心中郁闷难消,神色黯然,不禁到了那具古琴之前,信手弹奏,竟然词曲悲凉如寒秋之风,但一念到她那美丽温柔的笑,他自己也笑了起来,而手下的曲调不禁为之一转,立刻使人如同沐浴在春光之中,花香四溢,集光流彩,他自己先自陶醉了…… 不知许多久,身后倏然传来一个颤抖而美丽的声音,登时将他唤回了现实:“你……你究竟是谁?” 慕容焉心中猛地一震,他又听到了这个世上最美的声音。
当初,他在段国时就是唯一一个听到这么美的声音的人,而今他怀疑自己是在作梦,但眼前所见的景物使他知道这是真的。
慕容焉抑制住自己的表情,顾作一惊地回过头来,顿时又立刻被一双妙目攫住——她是薛涵烟。
慕容焉急忙起身,躬身一礼道:“原来是宓夫人,在下失礼了,未经夫人同意就擅动夫人的琴,实在是抱歉的很。
” 薛涵烟仔细地打量了他一回,眼中流露着怀疑的神色,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慕容焉故作一惊地想了一回,轻“哦”了一声,道:“哦,原来夫人问的是这个,在下不是已经报过名了么,我叫秀焉,是慕远府东川人。
” 薛涵烟一双妙目注定着他,似乎自言自语地喃喃道:“不像,但又……”她突然发现自己失态,复道:“你方才弹的曲见什么名字?” 慕容焉道:“没有名字,是我即兴所弹。
” 薛涵烟叹了口气,道:“那你一定是在想念一个人了?” 慕容焉肯定地道:“不错,我在想念那个教我弹琴的人。
” 薛涵烟神色黯然地踌躇一会儿,象是犹豫着一件拿不定主意的事,她忧郁片刻,终于突然问道:“秀焉先生,你……你认识不认识慕容焉,他……他今日在哪里,生活的怎么样啊,为何不见他入京为官?” 慕容焉心中觑然一惊,不知她此话何意。
他这时突然有股说自己就是慕容焉的冲动,看她如何为自己解释紫柯的事,但片刻之后又冷静了下来,他不想再让她知道自己。
当下他茫然地摇了摇头,道:“夫人的问题恕我不能回答。
” 薛涵烟闻言,玉面惨然失色,失望地裣衽一礼,取过古琴转身走了。
她的动作言语间似乎有无限伤感,令人一见都会上前去为她排忧解难,但他终于还是一动不动,转脸望着那湖中的荷花,茫然不知所措。
少时,卓北庐的两个侍女前来相请,见他神情凄惨,不禁芳心怜惜得很,一齐拉他前去一观。
慕容焉看那柄‘定燕剑’尚未还与慕容元真,就依她们了。
当下三人行过一段甬道,到了那红砖绿瓦的院子之内,眼前不由得豁然开朗,令人赏心悦目。
但见院中竹楼几处,修竹稀疏,各中未知名的花草种了不少,倾耳一听,风吹竹鸣,若松涛阵阵,海浪层层,实在雅致清幽得很。
其中有一处大点的竹楼,两个侍女领他进去,正巧碰见卓北庐在门口等待,一见他到,急忙拉住他往厅里走,边走边道:“这个百济的和尚棋艺简直是神乎其技,那群儒流一连下场了数人,都是未下至一半,便再不能继续,纷纷弃子认输了……” 这时厅下站了不少的文士,厅中有两个侍女专门打谱,而对弈的双方都在楼上,外人不得打扰。
楼上伺候下棋的人,在他们每下一步即唱一声,楼下侍女依此打谱,将战况即时弄出,让楼下围观的群儒们观看品论。
结果,一连几个弈道高手都惨败而归,连连摇头叹气。
如今下场的不是别人,正是汝阳那个岑少沣,此人自诩棋艺高超,俨然也是众望所归,这时楼下在他们每下一步,必然指点议论良久,才能稍知其意,如今这盘棋却已下到一半,那楼上伺候下棋的侍女唱了一声“西九北七”,楼下侍女在岑少沣一方啪地落下一子,众人尚自犹豫,那慕容焉摇头叹了一声,道:“此乃败笔,乃是未能看清时局之故,本来岑先生还能下到一百七十余手,如今只怕难到一百五十五手了。
” 众人这时正看得入迷,哪里会听他胡说,多数一笑置之。
慕容焉微微一笑,纵目四览,却寻那慕容元真不着,料想他和薛涵烟必然在楼上观棋,当下决定稍等片刻,待他一出来便还剑回府。
且不说他观看室内书画,那边岑少沣自那一手棋后,果然局势大跌,盘耕大师弃去两子,获得先手优势,立刻攻势如浪,令岑少沣手忙脚乱,又下了一手坏棋,结果果然只下到一百五十二手,大龙被斩,惨败而归。
楼下众人一阵希嘘,这时有人想起方才慕容焉之言,纷纷惊异。
经过数战,众儒之中再无人敢上前应战,盘耕大师的棋艺真的很高妙,确实远非寻常弈士可比。
如此一来,场中气氛顿时为之一滞,众儒也觉面上无光,不知所措,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慕容焉。
慕容焉为之一惊,他本不想多事,转身要走,那楼上突然传来一个苍老而宏亮的声音,道:“尊驾既然来了,而且能未卜先知,测出十几步后的结果,想必是善弈之士,何妨与老纳手谈一局,结个善缘。
” 这时,那败下阵来的岑少沣望了慕容焉一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冷嘲热讽地道:“大师,你一定是看错人了,中土文士虽然最尚琴棋书画,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坐在大师对面,我看这次你要失望了。
” 卓北庐的那两个侍女闻言,首先瞪大了眼睛望着岑少沣,似乎只要卓北庐一声令下,她们就会上去揍这无赖文人一顿。
厅中儒生们见慕容焉没有立刻应下,也不禁怀疑方才他的预测不过是瞎猜而中的,想此,不禁有换了一副神色,奇怪的目光望着他们四人。
慕容焉并未理会那岑少沣一眼,脸上毫不为意,道:“在下虽然略晓弈道,但今日却不适宜,大师若是有意,我们不妨有缘再弈吧。
”言毕转身要走,这也难怪,今日是他最痛苦的一天,心情实在不佳,如此又怎能下出好棋来呢。
卓北庐与两位侍女都不禁一惊,想不到他真得完全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这时,那楼上盘耕大师突然大笑,道:“我听说中土文人大多喜欢韬光养晦,但在我百济国,这却叫作有自知之明。
阁下既然要走,我又如何能拦得了!” 楼先众人闻言纷纷气愤不平,这老和尚此话分明将众人都算在内了,众人一面愤怒老僧无礼,一面回头瞪大慕容焉,暗怪此人矫情做作。
卓北庐与两个侍女也不禁一怔,那卓北庐上来拉住他道:“三弟,你怎么说走就走,你且与他手谈一局,我们再走也不迟啊。
” 慕容焉见二哥吩咐,不敢有违,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当下转身道:“大师,我本来是不该与你一争,尊驾是出家人,本不该有争强好胜之念,方才我若是与你下了,你会要求得到满足,心镜更加蒙尘。
” 此言一出,顿时惊了不少文士。
那楼上也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薛涵烟,另一个却是慕容元真,他们看了秀焉一眼,不觉上下打量一回。
盘耕大师似乎微微一怔,略一踌躇,传声道:“那现在你又为何与我下呢?” 慕容焉道:“因为我发现我走掉比我与你下棋更与你有害,修道之人向来以驱除心境,遇斩魔障为首,我适才一走,大师就该自醒,但尊驾非但没有如此,反而愈加执着,所以我若是走了,那你的执着就是我引起的。
” 慕容元真闻言一惊,道:“秀焉君,你既然要与盘耕大师对弈,就请到楼上来。
” 盘耕大师闻言似乎觉出对方的不俗,登时口气审慎地道:“施主果然见解不凡,但听你的口气似乎早已胜券在握,就请上来赐教吧。
” 慕容焉摇了摇头,向上面说道:“下棋在那里都是一样,大师也不必见到我这个方外之人,在下就在此处现丑了。
” 众人闻言都不知他在楼下和楼上的盘耕如何下法,对弈本来就是两人面对面地一较高下,但他却要在楼下下,还真令人不解,卓北庐与慕容元真都不觉一怔。
盘耕大师道:“既然如此,那就说出我们如何下法,老纳奉陪到底。
” 慕容焉道:“大师既然通晓五行,自然知道八卦方位,大师出题而我来应战,大师应该算是东道主,理该坐于东震之位,而在下为客,应在西兑之位,我们就以坎、离、震、兑为棋盘四个方位,以虚空为棋盘,只在心中来下,自己说出方位,如此对弈,不知道大师还满意么?” 此言一出,顿时惊住了厅中所有的人,包括那慕容元真在内。
慕容焉要用心下棋,也就是说双方都不能在普通的棋盘上打谱,自己每走一步和对方每下一子都要记在心里,然后还要思考分析,决定下一步如何落子。
这种庞大的记忆能力,一个人若非棋艺、脑力非凡,一万个下棋的人中也不会有一个敢如此下。
换了是谁都会骇上一惊,里面的盘耕大师也不例外。
踌躇良久,盘耕大师终于因为这场比试是自己提出的,自然不好中途反悔,当下答应了下来。
这时他再不敢大意轻敌,双方约定了猜先对弈,结果盘耕大师先行,起手一子于“震六坎三”之位挂角,慕容焉也于“离六震三”之位挂,两人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瞑目内运,苦思冥想,楼下的两位侍女在他们每说一子,即将谱打出,供众人分辨。
开始时两人俱能说得稍快,但到了五十手后,要过上良久才能想出。
这也难怪,一个棋盘有三百六十一个落子方位,没落一子,自己不但要记得清楚,还要分析下一步如何下法。
换了常人,光听这中比试方式都要心惊肉跳,但慕容焉却渊凭岳峙,湛然应对,丝毫不乱方寸,下到一百手时,楼上的盘耕早失去了方才的那种傲慢之态,说起话来声音颤抖,外人不用看也能想得到他在里面的惨况。
又行了二十余手,里面的和尚几乎没了声息,半天才说一子。
结果,恰好楼下一个文士咳嗽了一声,那楼上的盘耕脑袋嗡的一声,顿时一片混乱,方才所有记住的东西一盖跑得没了影子,顿时急得冷汗汵汵而下,不知如何是好。
楼下的慕容焉等了一会儿,遂道:“大师,我们今日的比试就此告结如何,算是平局。
” 楼下众儒闻言。
都不觉一惊,纷纷替他不值,因为打出的棋谱表明,再过不了二十手,那盘耕中间的大龙难逃一死,早已是胜券在握,想不到他却要与盘耕平局。
盘耕这时正在屋屋内左右为难,闻言不禁大喜,如此一来,总算没有在众人面前丢脸,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贫僧也正有此意,这位施主的棋艺实在是老纳平生所见,未知施主可愿上来一谈?” 这时,楼下众人不禁纷纷喝彩,这慕容焉的气魄与智慧实在令人倾倒,这刻连那岑少沣也暗暗惊邃,却不知此人果然是个高人,而自己自诩才情过人,与人一比,不过灯烛比于浩月,实在是不值一提。
当下众儒纷纷上来,要与慕容焉盘桓交谈,慕容元真和薛涵烟也相携下了楼来,慕容元真面色一庄,肃然说道:“原来秀焉先生是真人不露相,倒是小王我疏忽了。
既然盘耕大师有请,先生还是到楼上一叙吧。
” 慕容焉抱拳还礼,摇了摇头道:“在下一介凡夫,不敢去打扰我国的贵使,就烦请三公子说在下失礼了……”一言及此,他从卓北庐一个侍女手中取回一柄长剑,递将过来,道:“三公子,你认识这柄剑么?” 慕容元真见剑不觉面色微变,但旋即回复笑容,啪地一把接过此剑,道:“原来阁下是故人啊,我倒是看走眼了,这柄‘定燕剑’我也见过几次。
” 慕容焉一抱拳,道:“那就烦请三公子将它交给它的主人,在下告辞了。
”言毕,转身向众人长揖一礼,振衣而出。
卓北庐与两名侍女急忙跟了出来,四人出了霞映湖,上车直趋‘灵枫园’,只剩下厅中众人惊为异见,纷纷问那慕容元真这位秀焉先生究竟是什么人。
慕容元真暗自愕了一会,扫了众人一眼,肃然说道:“此人就是慕容焉——”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心中一震,瞠目无言。
薛涵烟却突然神情猛地一震,花容惨变,继而神情幽怨已极,如怨如慕,急忙转到一旁,妙目中中倏然储满了一泓清泪,望着几人远去的方向,良久无语…… ※※※ 却说自从慕容焉归来之后,一切未变。
但他的心却益加愁苦了,日日紧锁眉头。
忽一日,卓北庐醉酒回来,怀里拥着两个少女,都生得极美。
她们扶他回来,正好碰见慕容焉。
慕容焉吃了一惊,要将他扶到屋内休息,卓北庐却突然拉住他不放,将一少女塞在他的怀里,道:“三弟,你干吗整天愁眉苦脸的,为兄看得心里难受,何妨学学为兄这般风流快活,岂不痛快!” 慕容焉知他醉酒胡说,当下打发那两个少女走了,强用力方将他搬到屋里,让侍女们为他做了醒酒汤喝了,那卓北庐方稍微清醒,急问自己为何在此,慕容焉怕说出来让他难堪,当下只说他醉得死去活来,才晕倒在街上,被侍女拣回来的。
这乃是段小事,不足一提。
但自从慕容焉来京的消息传开,京内议论纷纷,京师的文人雅士们更将他与百济国国师论棋之事传开,立刻招来了不少文人拜访。
这下可忙坏了卓北庐,那慕容焉和不想出来应付俗事,只让他说自己已经离开,但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前来来拜访。
忽一日,那卓北庐刚刚打发走岑少沣一帮人,门外突然马蹄声起,有辆华美的马车停在了门外,从车上下来一位宫内的寺人,手执拂尘到了门首,早有两个随行的武士上来拍门,说是国君要见慕容焉。
卓北庐吓了一跳,急忙将门打开,将那位寺人迎入府中,上了茶点,那寺人摆了摆手,道:“咱家乃是当今国君身旁的常侍主管顺觉,今天奉了王命请慕容焉进宫见驾,听说你是他的兄长,就烦请他出来吧。
” 卓北庐闻言一惊,又行了一回礼,自己不敢作主,急忙折回后院,见正有几个少女嚷着伺候慕容焉读书,年轻人正手忙脚乱,见二哥匆匆赶来,急忙跑了过来,喘了一口气,问发生了什么事。
卓北庐将常侍主管顺觉到了请他如宫之事说了一回,慕容焉踌躇片晌,突然道:“二哥,我这就随他入宫,面见国君。
” 卓北庐见他肯出面,顿时吁了口气,和他一起出去面见过了顺觉,当下随他出了‘灵枫园’,与顺觉同上了马车,一起入宫。
这慕容的京师棘城确是宝地,王城内建设的有条有理,极具王者之气,而这王宫,更是城中之城,名叫禁宫。
四周高墙愈过数丈,宫门威严壮观,一入其内,却另有一番景致,但见屋宇罗列,御道笔直宽阔,蔚然的湛湛晴空之下,宇映蓝天,蔚为大观。
其间散落了亭、台、楼、阁、湖、轩、榭、园,实在不下于中原的大都,更不逊色于段国京师的王宫。
马初到了第一道门外,即被撤去,慕容焉随三人步行入内,行了许久,终于到了一处庄严的偏殿,看样子象是御书房之类的,遥遥但见上面悬了一方大匾,写着‘内书房’三个大字,却是汉字。
四人到了门外,那顺觉柔声细气地道:“启秉国君,慕容焉已经请到,正候在阶下,等候王宣。
” 顺觉说毕,垂首俯身恭听王令。
内书房内有个声音轻咳一声,慕容焉但闻脚步声起,屋内缓缓踱出一人,来到了门口,众人见状,纷纷跪将下去,口称“国君”。
慕容焉也恭敬地拜伏下去,扣首面圣。
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以仁怀心胸名震天下的慕容的国君,大王慕容廆。
但见此人年近半百,身高七尺八寸,魁梧不凡,宽面丰脸,双目有神,厚重的嘴唇颌下有一把胡须,整个人看起来给人一种既威严无私,又慈祥仁善的感觉,一看就是那种德高望重的长者模样。
但见他身上穿的全是晋国汉服,由此也足见他将燕国汉化之心,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慕容接受了汉人丰硕的文化和技术,但又不流于江南晋国士大夫之流的浮华习气,所以才能在短短十几年内猛然崛起。
而这一点,是段国、宇文永远追不上的,也是他们终于被慕容所灭的原因。
慕容廆声音混厚稳重,让众人平身,亲自上去将慕容焉扶起,那慕容焉知道自己失礼,急忙有跪了下去。
慕容廆道:“你不必如此多礼,快些平身,随我到书房说话。
” 到了此时,慕容焉才扣谢圣恩,起身随在慕容廆身后,恭敬地进入了内书房。
这间书房果然大得很,东西两面俱是梨木书架,上面整齐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中间置有一书案,陈置文房四宝,书卷简册,北面陈置一铜鼎香炉,燃有三清木香,后面是十二扇云母屏风,屏风上化的尽是慕容的山河地理,观者无不一眼目其全形。
这书房内不置名人书画,不流于奢侈豪华,实实在在,令人益加佩服慕容廆的德行。
慕容廆命人给慕容焉赐座,待那寺人退出之后,慕容廆上下打量了慕容焉一眼,对他的安娴守礼、举止谈吐无不满意,道:“慕容焉,你可知道本王将你请来,所为何事?” 慕容焉起身躬身道:“大王之意,恕草民不敢妄自揣测。
” 慕容廆挥手让他坐下说话,道:“本王虽然深在宫中,却也听到过你的名字,当日你计平东川,本该加官,却寻你不着,今日本王正要与你见上一见。
” 慕容焉连忙谢国君关注,慕容廆道:“我虽然知道些许事情,但反而不如我的夫人知道得多。
昨日他提及你,说你落脚于城西,我才能找的你。
” 慕容焉闻言奇怪,慕容廆道:“关于你的传说,我并未亲见,不能邃信,今日要你前来,正是要你亲自说说当年的经历,你务必要实话实说,我不想听空话,也不想听大话、假话。
” 慕容焉心中一惊,不知他此是何意,但他作为慕容的子民,自然不能有违王命,当下长身一揖,遂将自己昔日的事,一直到来到京成简单地述了一遍,当然,其间的男女情爱就略了下来,自己成为了摩利国君之事也未说出,饶是如此,也听得慕容廆连连称奇,不禁对眼前的少年令眼相看。
慕容焉讲完,慕容廆点了点头,这时,那屏风后轻轻地响了几下,似有人轻轻离去。
慕容焉不敢多问,当下那慕容廆没有说什么,命人驾车送他回‘灵枫园’。
回到了二哥家,众人自是问长问短,慕容焉简单说了一回,回去休息不说。
又过了三天,王宫又派人前来请慕容焉入宫。
到了宫中,一个寺人迳自将他领到了内书房,进去一看,国君已在里面等候。
今日他却和蔼了许多,一见慕容焉拜下,急忙将他搀起,并命人奉茶赐座。
慕容焉谢过王恩,看样子已知慕容廆印证过自己所说的话。
慕容廆看他不急不徐,丝毫不问招他何事,不禁暗暗点头,道:“慕容焉,本王今日招你前来,乃是有一事委决不下,看看你有何看法。
” 慕容焉连道“不敢”,慕容廆摆了摆手,道:“我慕容虽为鲜卑,非中原正统,但近年来却广纳良才,收揽中原流民无数,至使我慕容实力大增,但汉人与我族人始终不能完全和睦,各地屡肇事端,不知此事你可有善法解决?” 慕容焉闻言,默然忖了一片晌,神情慎重,绝无半点应付马虎之意。
在他想的时候,他可以忘记国君的存在,似乎沉入脑海,看得慕容廆连连点头。
良久,慕容焉突然精神一振,似有所得,向慕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相貌颜色如何,都是父母所生,无可厚非。
而常人或在乎英俊,或讨厌英俊,不过都是自己一心所至,若阁下真是风流之士的话,心中自然不会在乎美丑,一颗赤子之心犹如天边朗月,无滞无碍、潇洒无拘了。
岑少沣闻言,不禁脸上一红,顿时无言。
这时,那仆人急忙为四人寻了一处设有青玉簟的雅座,方待落座,突然听到远远传来几声掌声,接着一个爽朗的声音道:“好一个‘君若果然风流士,心自无碍比月明’,出言不俗,定然是风雅之士,不知阁下雅号如何称呼?”声音未歇,轩外施然走来四人,为首两人一男一女,男的俊朗潇洒、英挺超然。
女的如水中芙蓉,颜色殊绝,可称得上倾城之色,他们身后两非美丽的侍女,一个手中奉琴,一个捧着一坛沉檀,到了轩下,行到东首主人席位驻足停身,轩下众人顿时纷纷起身,齐齐抱拳为礼,口中皆恭声道:“见过三公子,公子夫人!” 原来,他们二人不是别人,正是慕容元真和薛涵烟。
慕容焉觑然一滞,卓北庐早拉他随众人行礼。
礼毕,慕容元真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说话,诸贤于是纷纷礼谢落座。
慕容元真望了慕容焉一眼,微微一怔,道:“这位先生,光临此地,实在令霞映湖畔增色不少。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卓北庐闻言,急忙起身抱拳道:“区区不才卓北庐,他是我的结义兄弟秀焉,在下未经三公子同意,就带我三弟来,还望恕罪。
”言毕,又拉慕容焉上前行礼,慕容焉望了薛涵烟一眼,见她只随便看了自己一眼,便转向别处,心中一阵惨然,抱拳道:“在下东川秀焉,今日不揣冒昧,前来赴会,望乞恕罪。
” 慕容元真仔细打量了他一眼,道:“秀焉先生果然天姿绝朗,仪表非凡,诗才更是令人敬佩,今日阁下能来,已是大幸,却如何说这种话,先生请坐。
” 众人对慕容元真这么看得起这年轻人未免吃惊,薛涵烟也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他一回,慕容焉抱拳谢座,当即携二哥坐下。
这时,轩外行来一行美丽的少女,手中托着精美的点心酒菜,临轩依次为各人呈上,待众女退下,慕容元真与众人邀饮一回,始道:“诸位都是来自各地的名士,潇洒风流,文采斐然自不待言,今日我们所谈的一不是玄,二不是诗,却是我燕国大势,你我今日不分上下,不论位尊,诸位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忌,否则元真才真正失望。
” 众儒闻言,齐声叫好,岑少沣拊掌道:“三公子果然进善如流,非同一般。
我岑少沣自汝阳远来,早慕公子开席清谈,更听说宓夫人琴技独步京师,不知我等清谈之前,能否聆听一回夫人妙音呢?”此人一言已毕,四下早有人击掌附和。
薛涵烟闻言不觉浅笑,转望慕容元真。
慕容元真向她温柔地洒然一笑,颔首谓众人道:“众贤有命,岂敢违拗。
诸君就请先饮一会,且听我夫人弹奏一曲‘溪沙流碧’。
” 众人闻言,顿时都静了下来,将双眼望着琼姿玉质、美貌绝伦的薛涵烟,但见她玉腕调弦,铮地一声开首,接着一双春笋般的纤纤玉手轻挑漫剔,奏出一阙优美的琴曲,四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恍如行在一片竹溪流畔,但见溪清见底,细石沉沙,四处风景如雾如霭,令人沉醉,听得众人心中一片朗宁。
卓北庐望了慕容焉一眼,突然见他双眼茫然若失,怔怔不已。
他哪里知道慕容焉此事的心情,在慕容焉的心里,却是令一幅情景:自己与赵馥雪在霁霖幽谷时,赵馥雪也象薛涵沿一样调琴,将水杉林中的鸟全部引来,绕着他们飞舞,鸣叫,还有一对天鹅,叫俊儿,俏儿…… 薛涵烟一阙弹完,四下的文人雅士们无不击节叫好,薛涵烟道了声“现丑”停弦,端的衣香鬓影,举袂生姿,众人纷纷赞叹。
这时慕容焉也乍然惊醒,突然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放不下的,如今已不是这薛涵烟,而是那令人日思夜想的赵馥雪。
一想到此,他又喜又怕,喜的是他知道了在自己心中,谁的份量更重,怕的却是这时赵馥雪还没有消息,不知她如今是否安然? 当他再次醒来,却发现众人已开始谈论国家大事。
慕容元真道:“诸君,以列位看,当今之燕国,年轻一辈中以何人可称为英雄二字?” 其中一个自报叫刘文海的道:“若说燕代的英雄,年轻一辈的非当今的大公子,右贤王兼鹰扬大将军慕容翰莫属。
” 此人一言甫毕,顿时博得四下众人一片支持。
薛涵烟这时也道:“我家大伯却是一代将才,文治武功俱是名冠天下,英勇不凡。
”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但那岑少沣突然道:“但在下来此之时,听说慕容最近出了位少年豪杰,他的名字叫慕容焉,听说此人早年曾在段国扬名,剑术不凡,未知他算不算是英雄呢?” 薛涵烟闻言,娇靥为之一变,但旋即又恢复前态,转看众人。
卓北庐与那两位侍女闻言,都不禁大感荣幸,卓北庐更是拍他肩膀,却见慕容焉毫不为意,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
此刻,有个叫慕容杰的文士道:“不错,我在京师也略闻此人大名,听说最近他更是十日灭叛贼,一剑慑群雄,若是所言不虚的话,此人当真是个英雄,只是我辈与此人缘悭一面,不能与之同席而饮,实在是平生一憾,未知他与大公子相比,孰优孰善?” 刘文海浓眉一坚,朗声说道:“慕容杰兄此言差矣,那慕容焉虽然武功超凡,但说到底不过是一介江湖草莽,其文不足以治国,武难以统帅千军,如何能与屡立赫赫战功的大公子同日而语?” 又有人反对道:“刘兄说此人是一介草莽,未免失于轻率,我虽不才,却听说此人在段国一计就灭了段王疾陆眷日夜担忧了半年的三处叛乱,而慕容先生东归以后,于慕远府更是一计灭了凶悍的木丸津千余叛军,若说这运筹帏幄之中,绝胜千里之外的智勇也叫草莽的话,那你我又算如何?” 当下众人议论纷纷,争得不可开交。
过了许久,那卓北庐看得实在想笑,遂道:“诸位,我们且不要如此争吵,我们且听听三公子与夫人如何看法,再吵不迟。
”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慕容元真温柔地望了薛涵烟一眼,拉住她的手示意她说来看看,突然发现她温暖柔软的手里握久了,竟然有些汗湿,急忙取来汗巾为她擦拭。
但见她玉颜踌躇,皱了皱眉头,抿着嘴想了想,道:“诸位,恕我不认识此人,也是略闻其名而已……”一言及此,她嫣然一笑,神清如雪,貌艳于花,转向慕容元真,道:“元真哥哥,还是你自己看吧。
” 慕容元真微微一笑,道:“我说不如慕远府的人说来看看……”一言及此,他突然转向慕容焉,道:“秀焉君,方才我听说你是来自东川的,想必对这位慕容焉的事比我们知道得多,何妨说来与我们众人听听。
” 卓北庐和两个侍女闻言,几乎立刻笑出声来。
慕容焉不觉一怔,转首却见那薛涵烟正紧张而迫不及待地盯着自己,遂向慕容元真一抱拳,庄容道:“区区不才,确听说过此人一些事……” 众人闻言,连忙催促他说下去。
慕容焉起身扫了众人一言,缓缓地道:“在下不才,虽然久在东川,却听说这位慕容焉在段国的一计靖三叛也是纯属偶然,听说此计乃是当时段国的左贤王段匹磾所出,当年‘梯虚剑派’的陈逝川前辈所行,至于世人为什么将此事安插在慕容焉身上,实在令人非夷所思……” 慕容焉一言甫毕,顿时惹得众人一阵议论。
卓北庐与两位侍女都不解地望这这个少年,不知他为何要将功都推在别人身上。
薛涵烟闻言,浑身一颤。
慕容焉扫了诸人一眼,淡淡地道:“而他之所以东归,主要是因为他的过失,害得一位叫紫柯的姑娘远嫁汉国。
此人回到东川,正好赶上木丸津叛乱,那时慕远府正要派兵前去绞匪,恰巧那慕容焉也打算去除贼患,结果一击之下,正好和慕远府的太守请来的几个部帅一起出兵,才灭了叛贼……” 这时,那慕容杰道:“这么说,那次灭木丸津应该是巧合,而不能算是他慕容焉的功劳了?” 慕容焉点了点头,道:“事实如此,无可厚非。
这木丸津若果真是他绞灭,却为何不见取了木丸津的首级,如今听说此人已逃到了慕容和宇文之间,怕是又要为祸了。
若是换了右贤王鹰扬大将军,木丸津有九条命又如何能逃得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慕容焉声色不改,向众人环揖一礼,落到座下。
这时,岑少沣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世人都说我们文人无良,就是因为我们背后说人坏话,若是慕容焉果无真才实学,岂能次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左贤王言也觉有礼,有一部分人立刻有站在了岑少沣这一边,又开是议论起来。
其间,那薛涵烟一双妙目不时地打量慕容焉,见他只是微微品茶,丝毫不再参与众人议论。
正在这时,轩完突然走来一个健仆,来到轩下向慕容元真跪秉道:“启禀三公子,百济国的使者——国师盘耕大师听说公子与群贤谈文论弈,很是精彩。
突然前来造访,属下不敢冒昧擅专,已将大师先迎到了‘影竹楼’,特来通知公子及夫人。
” 慕容元真闻言大喜,急忙向众人道:“诸位,这位盘耕大师乃是当今百济国并王陛下的国师,为七家寺院的住持,精通相术、阴阳五行法,尤擅弈棋,今日到此,必然是来于诸位讨教棋艺的。
诸位请随我到‘影竹楼’去会会这位弈道高手,如何?” 岑少沣等人闻言,也不禁精神大震。
这些文人别的不说,光是琴棋书画四样,还真是都或多或少地有所研究,如今一听说要印证一回,都纷纷抱拳应命。
当下那慕容元真与薛涵烟起身离坐,率诸人出了‘竹荷轩’,直奔‘影竹楼’而去。
卓北庐看了慕容焉一眼,见他神情落寞,料想又有什么心事,当下拉他道:“三弟,别人都去下棋了,这可是高手的切磋啊,我们也快去看看吧。
” 慕容焉道:“二哥,你们先去吧,我在此坐上一会儿,立刻就到。
” 卓北庐见拗不过他,当下和两名侍女先去,转瞬之间,热闹的‘竹荷轩’就剩下他一个人。
有道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这句话诚然不假,事事无常,倏忽即变,就象赵馥雪的消失。
一想到她,慕容焉心中郁闷难消,神色黯然,不禁到了那具古琴之前,信手弹奏,竟然词曲悲凉如寒秋之风,但一念到她那美丽温柔的笑,他自己也笑了起来,而手下的曲调不禁为之一转,立刻使人如同沐浴在春光之中,花香四溢,集光流彩,他自己先自陶醉了…… 不知许多久,身后倏然传来一个颤抖而美丽的声音,登时将他唤回了现实:“你……你究竟是谁?” 慕容焉心中猛地一震,他又听到了这个世上最美的声音。
当初,他在段国时就是唯一一个听到这么美的声音的人,而今他怀疑自己是在作梦,但眼前所见的景物使他知道这是真的。
慕容焉抑制住自己的表情,顾作一惊地回过头来,顿时又立刻被一双妙目攫住——她是薛涵烟。
慕容焉急忙起身,躬身一礼道:“原来是宓夫人,在下失礼了,未经夫人同意就擅动夫人的琴,实在是抱歉的很。
” 薛涵烟仔细地打量了他一回,眼中流露着怀疑的神色,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慕容焉故作一惊地想了一回,轻“哦”了一声,道:“哦,原来夫人问的是这个,在下不是已经报过名了么,我叫秀焉,是慕远府东川人。
” 薛涵烟一双妙目注定着他,似乎自言自语地喃喃道:“不像,但又……”她突然发现自己失态,复道:“你方才弹的曲见什么名字?” 慕容焉道:“没有名字,是我即兴所弹。
” 薛涵烟叹了口气,道:“那你一定是在想念一个人了?” 慕容焉肯定地道:“不错,我在想念那个教我弹琴的人。
” 薛涵烟神色黯然地踌躇一会儿,象是犹豫着一件拿不定主意的事,她忧郁片刻,终于突然问道:“秀焉先生,你……你认识不认识慕容焉,他……他今日在哪里,生活的怎么样啊,为何不见他入京为官?” 慕容焉心中觑然一惊,不知她此话何意。
他这时突然有股说自己就是慕容焉的冲动,看她如何为自己解释紫柯的事,但片刻之后又冷静了下来,他不想再让她知道自己。
当下他茫然地摇了摇头,道:“夫人的问题恕我不能回答。
” 薛涵烟闻言,玉面惨然失色,失望地裣衽一礼,取过古琴转身走了。
她的动作言语间似乎有无限伤感,令人一见都会上前去为她排忧解难,但他终于还是一动不动,转脸望着那湖中的荷花,茫然不知所措。
少时,卓北庐的两个侍女前来相请,见他神情凄惨,不禁芳心怜惜得很,一齐拉他前去一观。
慕容焉看那柄‘定燕剑’尚未还与慕容元真,就依她们了。
当下三人行过一段甬道,到了那红砖绿瓦的院子之内,眼前不由得豁然开朗,令人赏心悦目。
但见院中竹楼几处,修竹稀疏,各中未知名的花草种了不少,倾耳一听,风吹竹鸣,若松涛阵阵,海浪层层,实在雅致清幽得很。
其中有一处大点的竹楼,两个侍女领他进去,正巧碰见卓北庐在门口等待,一见他到,急忙拉住他往厅里走,边走边道:“这个百济的和尚棋艺简直是神乎其技,那群儒流一连下场了数人,都是未下至一半,便再不能继续,纷纷弃子认输了……” 这时厅下站了不少的文士,厅中有两个侍女专门打谱,而对弈的双方都在楼上,外人不得打扰。
楼上伺候下棋的人,在他们每下一步即唱一声,楼下侍女依此打谱,将战况即时弄出,让楼下围观的群儒们观看品论。
结果,一连几个弈道高手都惨败而归,连连摇头叹气。
如今下场的不是别人,正是汝阳那个岑少沣,此人自诩棋艺高超,俨然也是众望所归,这时楼下在他们每下一步,必然指点议论良久,才能稍知其意,如今这盘棋却已下到一半,那楼上伺候下棋的侍女唱了一声“西九北七”,楼下侍女在岑少沣一方啪地落下一子,众人尚自犹豫,那慕容焉摇头叹了一声,道:“此乃败笔,乃是未能看清时局之故,本来岑先生还能下到一百七十余手,如今只怕难到一百五十五手了。
” 众人这时正看得入迷,哪里会听他胡说,多数一笑置之。
慕容焉微微一笑,纵目四览,却寻那慕容元真不着,料想他和薛涵烟必然在楼上观棋,当下决定稍等片刻,待他一出来便还剑回府。
且不说他观看室内书画,那边岑少沣自那一手棋后,果然局势大跌,盘耕大师弃去两子,获得先手优势,立刻攻势如浪,令岑少沣手忙脚乱,又下了一手坏棋,结果果然只下到一百五十二手,大龙被斩,惨败而归。
楼下众人一阵希嘘,这时有人想起方才慕容焉之言,纷纷惊异。
经过数战,众儒之中再无人敢上前应战,盘耕大师的棋艺真的很高妙,确实远非寻常弈士可比。
如此一来,场中气氛顿时为之一滞,众儒也觉面上无光,不知所措,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慕容焉。
慕容焉为之一惊,他本不想多事,转身要走,那楼上突然传来一个苍老而宏亮的声音,道:“尊驾既然来了,而且能未卜先知,测出十几步后的结果,想必是善弈之士,何妨与老纳手谈一局,结个善缘。
” 这时,那败下阵来的岑少沣望了慕容焉一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冷嘲热讽地道:“大师,你一定是看错人了,中土文士虽然最尚琴棋书画,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坐在大师对面,我看这次你要失望了。
” 卓北庐的那两个侍女闻言,首先瞪大了眼睛望着岑少沣,似乎只要卓北庐一声令下,她们就会上去揍这无赖文人一顿。
厅中儒生们见慕容焉没有立刻应下,也不禁怀疑方才他的预测不过是瞎猜而中的,想此,不禁有换了一副神色,奇怪的目光望着他们四人。
慕容焉并未理会那岑少沣一眼,脸上毫不为意,道:“在下虽然略晓弈道,但今日却不适宜,大师若是有意,我们不妨有缘再弈吧。
”言毕转身要走,这也难怪,今日是他最痛苦的一天,心情实在不佳,如此又怎能下出好棋来呢。
卓北庐与两位侍女都不禁一惊,想不到他真得完全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这时,那楼上盘耕大师突然大笑,道:“我听说中土文人大多喜欢韬光养晦,但在我百济国,这却叫作有自知之明。
阁下既然要走,我又如何能拦得了!” 楼先众人闻言纷纷气愤不平,这老和尚此话分明将众人都算在内了,众人一面愤怒老僧无礼,一面回头瞪大慕容焉,暗怪此人矫情做作。
卓北庐与两个侍女也不禁一怔,那卓北庐上来拉住他道:“三弟,你怎么说走就走,你且与他手谈一局,我们再走也不迟啊。
” 慕容焉见二哥吩咐,不敢有违,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当下转身道:“大师,我本来是不该与你一争,尊驾是出家人,本不该有争强好胜之念,方才我若是与你下了,你会要求得到满足,心镜更加蒙尘。
” 此言一出,顿时惊了不少文士。
那楼上也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薛涵烟,另一个却是慕容元真,他们看了秀焉一眼,不觉上下打量一回。
盘耕大师似乎微微一怔,略一踌躇,传声道:“那现在你又为何与我下呢?” 慕容焉道:“因为我发现我走掉比我与你下棋更与你有害,修道之人向来以驱除心境,遇斩魔障为首,我适才一走,大师就该自醒,但尊驾非但没有如此,反而愈加执着,所以我若是走了,那你的执着就是我引起的。
” 慕容元真闻言一惊,道:“秀焉君,你既然要与盘耕大师对弈,就请到楼上来。
” 盘耕大师闻言似乎觉出对方的不俗,登时口气审慎地道:“施主果然见解不凡,但听你的口气似乎早已胜券在握,就请上来赐教吧。
” 慕容焉摇了摇头,向上面说道:“下棋在那里都是一样,大师也不必见到我这个方外之人,在下就在此处现丑了。
” 众人闻言都不知他在楼下和楼上的盘耕如何下法,对弈本来就是两人面对面地一较高下,但他却要在楼下下,还真令人不解,卓北庐与慕容元真都不觉一怔。
盘耕大师道:“既然如此,那就说出我们如何下法,老纳奉陪到底。
” 慕容焉道:“大师既然通晓五行,自然知道八卦方位,大师出题而我来应战,大师应该算是东道主,理该坐于东震之位,而在下为客,应在西兑之位,我们就以坎、离、震、兑为棋盘四个方位,以虚空为棋盘,只在心中来下,自己说出方位,如此对弈,不知道大师还满意么?” 此言一出,顿时惊住了厅中所有的人,包括那慕容元真在内。
慕容焉要用心下棋,也就是说双方都不能在普通的棋盘上打谱,自己每走一步和对方每下一子都要记在心里,然后还要思考分析,决定下一步如何落子。
这种庞大的记忆能力,一个人若非棋艺、脑力非凡,一万个下棋的人中也不会有一个敢如此下。
换了是谁都会骇上一惊,里面的盘耕大师也不例外。
踌躇良久,盘耕大师终于因为这场比试是自己提出的,自然不好中途反悔,当下答应了下来。
这时他再不敢大意轻敌,双方约定了猜先对弈,结果盘耕大师先行,起手一子于“震六坎三”之位挂角,慕容焉也于“离六震三”之位挂,两人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瞑目内运,苦思冥想,楼下的两位侍女在他们每说一子,即将谱打出,供众人分辨。
开始时两人俱能说得稍快,但到了五十手后,要过上良久才能想出。
这也难怪,一个棋盘有三百六十一个落子方位,没落一子,自己不但要记得清楚,还要分析下一步如何下法。
换了常人,光听这中比试方式都要心惊肉跳,但慕容焉却渊凭岳峙,湛然应对,丝毫不乱方寸,下到一百手时,楼上的盘耕早失去了方才的那种傲慢之态,说起话来声音颤抖,外人不用看也能想得到他在里面的惨况。
又行了二十余手,里面的和尚几乎没了声息,半天才说一子。
结果,恰好楼下一个文士咳嗽了一声,那楼上的盘耕脑袋嗡的一声,顿时一片混乱,方才所有记住的东西一盖跑得没了影子,顿时急得冷汗汵汵而下,不知如何是好。
楼下的慕容焉等了一会儿,遂道:“大师,我们今日的比试就此告结如何,算是平局。
” 楼下众儒闻言。
都不觉一惊,纷纷替他不值,因为打出的棋谱表明,再过不了二十手,那盘耕中间的大龙难逃一死,早已是胜券在握,想不到他却要与盘耕平局。
盘耕这时正在屋屋内左右为难,闻言不禁大喜,如此一来,总算没有在众人面前丢脸,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贫僧也正有此意,这位施主的棋艺实在是老纳平生所见,未知施主可愿上来一谈?” 这时,楼下众人不禁纷纷喝彩,这慕容焉的气魄与智慧实在令人倾倒,这刻连那岑少沣也暗暗惊邃,却不知此人果然是个高人,而自己自诩才情过人,与人一比,不过灯烛比于浩月,实在是不值一提。
当下众儒纷纷上来,要与慕容焉盘桓交谈,慕容元真和薛涵烟也相携下了楼来,慕容元真面色一庄,肃然说道:“原来秀焉先生是真人不露相,倒是小王我疏忽了。
既然盘耕大师有请,先生还是到楼上一叙吧。
” 慕容焉抱拳还礼,摇了摇头道:“在下一介凡夫,不敢去打扰我国的贵使,就烦请三公子说在下失礼了……”一言及此,他从卓北庐一个侍女手中取回一柄长剑,递将过来,道:“三公子,你认识这柄剑么?” 慕容元真见剑不觉面色微变,但旋即回复笑容,啪地一把接过此剑,道:“原来阁下是故人啊,我倒是看走眼了,这柄‘定燕剑’我也见过几次。
” 慕容焉一抱拳,道:“那就烦请三公子将它交给它的主人,在下告辞了。
”言毕,转身向众人长揖一礼,振衣而出。
卓北庐与两名侍女急忙跟了出来,四人出了霞映湖,上车直趋‘灵枫园’,只剩下厅中众人惊为异见,纷纷问那慕容元真这位秀焉先生究竟是什么人。
慕容元真暗自愕了一会,扫了众人一眼,肃然说道:“此人就是慕容焉——”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心中一震,瞠目无言。
薛涵烟却突然神情猛地一震,花容惨变,继而神情幽怨已极,如怨如慕,急忙转到一旁,妙目中中倏然储满了一泓清泪,望着几人远去的方向,良久无语…… ※※※ 却说自从慕容焉归来之后,一切未变。
但他的心却益加愁苦了,日日紧锁眉头。
忽一日,卓北庐醉酒回来,怀里拥着两个少女,都生得极美。
她们扶他回来,正好碰见慕容焉。
慕容焉吃了一惊,要将他扶到屋内休息,卓北庐却突然拉住他不放,将一少女塞在他的怀里,道:“三弟,你干吗整天愁眉苦脸的,为兄看得心里难受,何妨学学为兄这般风流快活,岂不痛快!” 慕容焉知他醉酒胡说,当下打发那两个少女走了,强用力方将他搬到屋里,让侍女们为他做了醒酒汤喝了,那卓北庐方稍微清醒,急问自己为何在此,慕容焉怕说出来让他难堪,当下只说他醉得死去活来,才晕倒在街上,被侍女拣回来的。
这乃是段小事,不足一提。
但自从慕容焉来京的消息传开,京内议论纷纷,京师的文人雅士们更将他与百济国国师论棋之事传开,立刻招来了不少文人拜访。
这下可忙坏了卓北庐,那慕容焉和不想出来应付俗事,只让他说自己已经离开,但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前来来拜访。
忽一日,那卓北庐刚刚打发走岑少沣一帮人,门外突然马蹄声起,有辆华美的马车停在了门外,从车上下来一位宫内的寺人,手执拂尘到了门首,早有两个随行的武士上来拍门,说是国君要见慕容焉。
卓北庐吓了一跳,急忙将门打开,将那位寺人迎入府中,上了茶点,那寺人摆了摆手,道:“咱家乃是当今国君身旁的常侍主管顺觉,今天奉了王命请慕容焉进宫见驾,听说你是他的兄长,就烦请他出来吧。
” 卓北庐闻言一惊,又行了一回礼,自己不敢作主,急忙折回后院,见正有几个少女嚷着伺候慕容焉读书,年轻人正手忙脚乱,见二哥匆匆赶来,急忙跑了过来,喘了一口气,问发生了什么事。
卓北庐将常侍主管顺觉到了请他如宫之事说了一回,慕容焉踌躇片晌,突然道:“二哥,我这就随他入宫,面见国君。
” 卓北庐见他肯出面,顿时吁了口气,和他一起出去面见过了顺觉,当下随他出了‘灵枫园’,与顺觉同上了马车,一起入宫。
这慕容的京师棘城确是宝地,王城内建设的有条有理,极具王者之气,而这王宫,更是城中之城,名叫禁宫。
四周高墙愈过数丈,宫门威严壮观,一入其内,却另有一番景致,但见屋宇罗列,御道笔直宽阔,蔚然的湛湛晴空之下,宇映蓝天,蔚为大观。
其间散落了亭、台、楼、阁、湖、轩、榭、园,实在不下于中原的大都,更不逊色于段国京师的王宫。
马初到了第一道门外,即被撤去,慕容焉随三人步行入内,行了许久,终于到了一处庄严的偏殿,看样子象是御书房之类的,遥遥但见上面悬了一方大匾,写着‘内书房’三个大字,却是汉字。
四人到了门外,那顺觉柔声细气地道:“启秉国君,慕容焉已经请到,正候在阶下,等候王宣。
” 顺觉说毕,垂首俯身恭听王令。
内书房内有个声音轻咳一声,慕容焉但闻脚步声起,屋内缓缓踱出一人,来到了门口,众人见状,纷纷跪将下去,口称“国君”。
慕容焉也恭敬地拜伏下去,扣首面圣。
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以仁怀心胸名震天下的慕容的国君,大王慕容廆。
但见此人年近半百,身高七尺八寸,魁梧不凡,宽面丰脸,双目有神,厚重的嘴唇颌下有一把胡须,整个人看起来给人一种既威严无私,又慈祥仁善的感觉,一看就是那种德高望重的长者模样。
但见他身上穿的全是晋国汉服,由此也足见他将燕国汉化之心,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慕容接受了汉人丰硕的文化和技术,但又不流于江南晋国士大夫之流的浮华习气,所以才能在短短十几年内猛然崛起。
而这一点,是段国、宇文永远追不上的,也是他们终于被慕容所灭的原因。
慕容廆声音混厚稳重,让众人平身,亲自上去将慕容焉扶起,那慕容焉知道自己失礼,急忙有跪了下去。
慕容廆道:“你不必如此多礼,快些平身,随我到书房说话。
” 到了此时,慕容焉才扣谢圣恩,起身随在慕容廆身后,恭敬地进入了内书房。
这间书房果然大得很,东西两面俱是梨木书架,上面整齐地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中间置有一书案,陈置文房四宝,书卷简册,北面陈置一铜鼎香炉,燃有三清木香,后面是十二扇云母屏风,屏风上化的尽是慕容的山河地理,观者无不一眼目其全形。
这书房内不置名人书画,不流于奢侈豪华,实实在在,令人益加佩服慕容廆的德行。
慕容廆命人给慕容焉赐座,待那寺人退出之后,慕容廆上下打量了慕容焉一眼,对他的安娴守礼、举止谈吐无不满意,道:“慕容焉,你可知道本王将你请来,所为何事?” 慕容焉起身躬身道:“大王之意,恕草民不敢妄自揣测。
” 慕容廆挥手让他坐下说话,道:“本王虽然深在宫中,却也听到过你的名字,当日你计平东川,本该加官,却寻你不着,今日本王正要与你见上一见。
” 慕容焉连忙谢国君关注,慕容廆道:“我虽然知道些许事情,但反而不如我的夫人知道得多。
昨日他提及你,说你落脚于城西,我才能找的你。
” 慕容焉闻言奇怪,慕容廆道:“关于你的传说,我并未亲见,不能邃信,今日要你前来,正是要你亲自说说当年的经历,你务必要实话实说,我不想听空话,也不想听大话、假话。
” 慕容焉心中一惊,不知他此是何意,但他作为慕容的子民,自然不能有违王命,当下长身一揖,遂将自己昔日的事,一直到来到京成简单地述了一遍,当然,其间的男女情爱就略了下来,自己成为了摩利国君之事也未说出,饶是如此,也听得慕容廆连连称奇,不禁对眼前的少年令眼相看。
慕容焉讲完,慕容廆点了点头,这时,那屏风后轻轻地响了几下,似有人轻轻离去。
慕容焉不敢多问,当下那慕容廆没有说什么,命人驾车送他回‘灵枫园’。
回到了二哥家,众人自是问长问短,慕容焉简单说了一回,回去休息不说。
又过了三天,王宫又派人前来请慕容焉入宫。
到了宫中,一个寺人迳自将他领到了内书房,进去一看,国君已在里面等候。
今日他却和蔼了许多,一见慕容焉拜下,急忙将他搀起,并命人奉茶赐座。
慕容焉谢过王恩,看样子已知慕容廆印证过自己所说的话。
慕容廆看他不急不徐,丝毫不问招他何事,不禁暗暗点头,道:“慕容焉,本王今日招你前来,乃是有一事委决不下,看看你有何看法。
” 慕容焉连道“不敢”,慕容廆摆了摆手,道:“我慕容虽为鲜卑,非中原正统,但近年来却广纳良才,收揽中原流民无数,至使我慕容实力大增,但汉人与我族人始终不能完全和睦,各地屡肇事端,不知此事你可有善法解决?” 慕容焉闻言,默然忖了一片晌,神情慎重,绝无半点应付马虎之意。
在他想的时候,他可以忘记国君的存在,似乎沉入脑海,看得慕容廆连连点头。
良久,慕容焉突然精神一振,似有所得,向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