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终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世,直到她飞升。
…… 一晃。
数百年过去。
仙界。
一条扁舟,飘荡在一片茫茫仙海上。
这舟不大,舟上一个乌蓬,仅能容纳三五人,在无边无际,雾气蒙蒙的海上飘荡着。
舟头,一名相貌清秀的青年盘膝而坐,一手垂钓,一手里捧着一卷《逍遥游》,看的津津有味。
一名貌美无双的女子,在烹饪一条八阶银脊仙鱼。
此鱼透明无色,柔若无骨,仅腹内一条银线,仙香无比。
船尾,两只金乌在比谁抓的仙鱼更多,还有一个桃花小妖在鼓掌欢笑。
“夫君,开吃饭了!” “嗯嗯,好,马上!” 青年点头,不舍的合上手中书籍,闻着乌蓬内飘散出来仙鱼的香味,不由欣然起身。
“好好吃!” “主人自己养大的银脊仙鱼,就是美味!这鲜嫩,海里的仙鱼比不上。
” “阿丑,骨头被你抢了。
剩下一点鱼汤给我,别喝光了!” 两只金乌和桃花小妖也立刻冲了乌蓬内,顾不上烫,一番狼吞虎咽将那条仙鱼解决掉。
这一日,扁舟抵达一座灵山。
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十余年,便停下,打算入山中歇息。
此山,烟霞笼罩。
山峦起伏,宛若龙脉。
古藤老树,突兀奇峰,谷壑芝兰。
仙鹤声阵阵,仙猿啼鸣,仙鹿隐现。
“好一处仙家隐修之地,必有高人在此隐修!” 苏尘不由赞叹,牵着阿奴的玉手,两人拾级而上。
两只金乌幻化为少年男女,和桃花小妖,好奇跟在后面。
他们一行,来到灵山半山腰,却见一座不起眼的洞府,洞府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 “你来了!” 一个苍茫的声音,从洞府内飘出来。
虽是初闻,却是无比亲切,熟悉。
“来了!” 苏尘心有所悟,朝洞府一礼,“见过老祖!” “从第几世中来?” “不知。
” “不知也好,不知是福!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苦深难重重,迷失在幻世中。
你能渡过无数劫难,来到此灵山,便是与为师有缘。
我庄氏门徒,无己、无功、无名。
修我道法,不入九幽轮回,跳出轮回海,逍遥天地间。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苏尘福至心灵,躬身一拜:“弟子苏尘,拜见庄氏老祖,谢师尊传承仙道!” “这是你师兄,寒山!让他在山中,为你安排一座庭院住所。
” 那苍茫的声音道。
很快,洞府内走出一名其貌不扬的寒酸老道士,朝苏尘等人执手一礼。
苏尘看他面相很是熟悉,赫然是寒山真人。
“寒山真人,你……怎么在此?!” 苏尘惊讶。
“师弟,你昔日在姑苏城所见的,是我在下界留下的无数世的幻身之一。
可惜,他误入歧途,没能证得师尊的大道,重归本体。
他若是能悟大道,重返本尊,倒也能大增我不少仙家修为。
算起来,你的名,还是我的幻身起的。
你比他厉害太多,证得大道,来到此地!” 寒山道人爽朗大笑。
“尘中来,世外去。
你今日便为我方寸山弟子,对内名曰‘尘’!对外,你等皆是无名之辈。
切记,莫向外人泄了你的真名,再坠万世轮回。
过些时日,有一猴头会来此间拜师学艺,它跟为师有缘,但劫深重重,偏争强好胜,爱炫耀,四处招惹是非。
仙界有一场大劫,应在它身上。
此劫,殒命上仙无数。
你等师兄弟,莫与它一般计较,引劫火上身。
” 庄氏老祖道。
“是!” “弟子谨遵师命!” 苏尘、寒山真人一礼。
(全书完)
…… 一晃。
数百年过去。
仙界。
一条扁舟,飘荡在一片茫茫仙海上。
这舟不大,舟上一个乌蓬,仅能容纳三五人,在无边无际,雾气蒙蒙的海上飘荡着。
舟头,一名相貌清秀的青年盘膝而坐,一手垂钓,一手里捧着一卷《逍遥游》,看的津津有味。
一名貌美无双的女子,在烹饪一条八阶银脊仙鱼。
此鱼透明无色,柔若无骨,仅腹内一条银线,仙香无比。
船尾,两只金乌在比谁抓的仙鱼更多,还有一个桃花小妖在鼓掌欢笑。
“夫君,开吃饭了!” “嗯嗯,好,马上!” 青年点头,不舍的合上手中书籍,闻着乌蓬内飘散出来仙鱼的香味,不由欣然起身。
“好好吃!” “主人自己养大的银脊仙鱼,就是美味!这鲜嫩,海里的仙鱼比不上。
” “阿丑,骨头被你抢了。
剩下一点鱼汤给我,别喝光了!” 两只金乌和桃花小妖也立刻冲了乌蓬内,顾不上烫,一番狼吞虎咽将那条仙鱼解决掉。
这一日,扁舟抵达一座灵山。
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十余年,便停下,打算入山中歇息。
此山,烟霞笼罩。
山峦起伏,宛若龙脉。
古藤老树,突兀奇峰,谷壑芝兰。
仙鹤声阵阵,仙猿啼鸣,仙鹿隐现。
“好一处仙家隐修之地,必有高人在此隐修!” 苏尘不由赞叹,牵着阿奴的玉手,两人拾级而上。
两只金乌幻化为少年男女,和桃花小妖,好奇跟在后面。
他们一行,来到灵山半山腰,却见一座不起眼的洞府,洞府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 “你来了!” 一个苍茫的声音,从洞府内飘出来。
虽是初闻,却是无比亲切,熟悉。
“来了!” 苏尘心有所悟,朝洞府一礼,“见过老祖!” “从第几世中来?” “不知。
” “不知也好,不知是福!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苦深难重重,迷失在幻世中。
你能渡过无数劫难,来到此灵山,便是与为师有缘。
我庄氏门徒,无己、无功、无名。
修我道法,不入九幽轮回,跳出轮回海,逍遥天地间。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苏尘福至心灵,躬身一拜:“弟子苏尘,拜见庄氏老祖,谢师尊传承仙道!” “这是你师兄,寒山!让他在山中,为你安排一座庭院住所。
” 那苍茫的声音道。
很快,洞府内走出一名其貌不扬的寒酸老道士,朝苏尘等人执手一礼。
苏尘看他面相很是熟悉,赫然是寒山真人。
“寒山真人,你……怎么在此?!” 苏尘惊讶。
“师弟,你昔日在姑苏城所见的,是我在下界留下的无数世的幻身之一。
可惜,他误入歧途,没能证得师尊的大道,重归本体。
他若是能悟大道,重返本尊,倒也能大增我不少仙家修为。
算起来,你的名,还是我的幻身起的。
你比他厉害太多,证得大道,来到此地!” 寒山道人爽朗大笑。
“尘中来,世外去。
你今日便为我方寸山弟子,对内名曰‘尘’!对外,你等皆是无名之辈。
切记,莫向外人泄了你的真名,再坠万世轮回。
过些时日,有一猴头会来此间拜师学艺,它跟为师有缘,但劫深重重,偏争强好胜,爱炫耀,四处招惹是非。
仙界有一场大劫,应在它身上。
此劫,殒命上仙无数。
你等师兄弟,莫与它一般计较,引劫火上身。
” 庄氏老祖道。
“是!” “弟子谨遵师命!” 苏尘、寒山真人一礼。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