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官上任 鲜花背后有黑手

关灯
交流感情去了。

    李非语则被官塘县委副书记贾新高留在花都吃海鲜。

     此前,通过老同学高正言的介绍,李非语对贾新高这个人是有些反感的,但又经不住他的一再央求。

    不能说吃一顿饭的面子也不给吧,人家好歹也是一个县委副书记。

     宴会上的菜肴有鲍鱼、鱼翅等,档次很高,看得出贾新高是真诚的。

    李非语在省城还是吃过几回真海鲜的,花都的海鲜,看起来像真的,吃起来是假的,一嘴的鸡精味。

    就说鱼翅吧,真的是一头粗,一头细,嫩滑有韧劲,假的精细均匀,而且一咬就断。

    鲍鱼实际上是一文不值的干石鳖冒充的,石鳖背部有八片壳板,即使壳板被剥掉了,但背面有明显的印痕。

    面对着这些假海鲜,李非语不仅没有提出疑问,还和大家一样,装作吃得有滋有味。

     在吃假海鲜的时候,李非语突然将假海鲜与官场联系了起来,不是吗,虚假无处不在,但还不能说破,还要认认真真地演好一场假戏,让各方都皆大欢喜。

     有人做过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升值最快的是住房、墓地、乌纱帽、月饼和二奶;贬值最快的是职称、文凭、道德、诚信和人民币;绝对稀缺的是良心、清官、原生态和忠诚挚友。

    李非语相信,像良心、清官、原生态和忠诚挚友这些绝对稀缺的资源,肯定首先是从官场上开始缺失的。

     李非语想起一个笑话。

    某领导快退休了,打算挑选自己最忠心的接班人。

    他的老婆说:“你在台上的时候,谁都挺忠心的,下台就不一定了,现在咱们来考验一下你的下属中谁最忠心,谁就可以当你的接班人。

    现在假设你犯事了,如果谁到咱家里来看你,那就是忠心;没有上门的,就是不忠心。

    ”于是,领导的老婆编了一条短信,发给被领导认为是最忠心的几个部下。

    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某某同志因为经济问题,已被纪检部门双规。

    ”结果,这位领导在家中苦等了三日,未见到一个“忠心”的下属来电慰问,更谈不上上门来看他了。

    第四天头上,检察院的同志找上门来了。

    该领导大叫说:“我老婆编的那条短信是假的。

    ”可检察官说:“你老婆的短信是假的,可你那几名下属已经自首,把你招出来了,这是真的,跟我们走吧!” 这是一个关于忠诚与出卖的段子。

    官场中的人,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酒足饭饱,临上车的时候,贾新高突然从车窗外塞进一个精美的纸袋,说李书记,这是官塘山区的特产有机茶,富含硒,你一定要尝尝。

     李非语听说是茶叶,就收下了。

    回宾馆的时候,打开一看,纸袋里除了茶叶,还有一个精美的小盒子,打开盖子,果然是一尊金马,沉甸甸的,金光闪闪,果然被高正言说中了。

    盒子上写着官塘县某某矿业工艺品公司。

    不过是一件小工艺品而已,说的真巧妙。

    送礼给领导并且考虑到了礼品可能给领导带来的风险,可谓用心良苦,这样的下属,不能不说是一个忠诚的人,你想批评人家都找不到理由。

     李非语摇摇头,脸上挂着一丝苦笑。

     身为市委副书记,难免天天应酬,白天酒桌上还热热闹闹,说的都是一些半荤半素的笑话和半腥半臭的官场轶事。

    虽然热闹,可是彼此之间总觉得隔着一些什么,这就是官场中的现实,大家可以一同共事、一同吃喝、一同娱乐、一同关照、一同发财,甚至一同嫖娼、一同倒霉,但不要痴心妄想在这里找到一个知心朋友。

     一到晚上,李非语回到宾馆,独居一室,就倍觉孤单,也难免常常会想起妻子的事。

    因此,他基本上天天晚上都要把自己灌醉,进门倒床就睡,免得胡思乱想。

     每到晚上九点多的时候,他按时归来,当他摇摇晃晃地走到楼梯口时,服务员杨琴就恰到好处地跑过来,把他扶进房间,端来一盘刚刚洗过的新鲜水果,又忙着拿来热毛巾给他擦脸,每次都关切地劝他不要喝得太多,会伤身体的。

    孤单的男人是脆弱的,没多长时间,李非语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看着她在自己身边快乐地转来转去,有时难免会想入非非。

     一次,李非语照例又喝得大醉。

    刚走进走廊,杨琴就像一只依人的小鸟,挽住他的胳膊搀扶他。

    李非语的身躯太过沉重,把杨琴压得踉踉跄跄。

    杨琴好不容易把李非语扶进房间里,他身子一歪,就倒在了沙发上。

    杨琴泡了一杯咖啡,一边打来热水替李非语洗脚,一边埋怨道:“李书记,不是叫您少喝点吗,怎么又喝这么多?” “不喝怎么行……当官不喝酒,到哪没路走。

    ” 杨琴咯咯地笑了:“我不相信,喝酒还能喝出路来。

    可是,你也要注意,不能喝坏了身子。

    ” 灯光下的杨琴更多了一份妩媚,粉嫩的小脸水灵灵的,像她刚刚端来的水蜜桃。

    李非语趁着酒兴在她的脸上摸了一把,手指上顿时有一种凉凉的麻酥酥的感觉。

     李非语觉得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也不必摆什么官架子,就说道:“小杨,给你讲个笑话。

    有一次我酒渴高了,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一边咚咚咚地敲门,一边大叫着老婆的名字。

    门开了,你猜怎么着?” “你老婆出来开门了呗!” 李非语摇摇手说:“不是不是,只见和我妻子同一个单位的赵老师穿着内衣站在我的面前。

    我大吃一惊,问道:赵老师,你怎么跑到我家里来了?赵老师怒吼道:李非语同志,是你跑到我家里来了!原来是我跑错了门。

    ” 杨琴哈哈大笑:“李书记,你真幽默。

    我也给你讲一个段子。

    今天我看报,报上说,女人喝酒有五个阶段:少女阶段,是严防死守;少妇阶段,是半推半就;壮年阶段,是来者不拒;寡妇阶段,是你不找我我找你;老太太阶段,不行还要瞎比画。

    ” 李非语被逗得大笑:“小杨,我瞧你还是很有幽默细胞的嘛。

    ”话刚落音,他“哇”的一声,张口大吐起来,一口污秽吐在杨琴身上。

     李非语连连道歉。

    杨琴擦拭着衣服上的污物,擦着擦着,就势将上衣脱了下来。

    她的里面只穿着一件粉色的吊带短衫,连胸罩也没穿,饱满的乳房将小内衣撑得紧紧的,两只小乳头清晰可见,分外诱人。

     李非语想起她刚才讲的那个笑话,嗓子眼有些发干。

    杨琴又忙着拿毛巾清理李非语嘴边的呕吐物,她贴得很近,当李非语嗅到她身上散发出的迷人体香时,再也忍受不住,一把抱住了她。

     杨琴好像预料到李非语会有这样的亲昵举动,并不怎么推辞,而是半推半就地依偎在他的怀里,双颊微红,半闭双眼,呼吸急促,口中喃喃而语。

    李非语犹豫了一下,一把抱紧了她娇柔的躯体。

    由于好久没有亲近女人了,他饥渴难耐,身体里面山呼海啸的。

    杨琴很顺从,任由李非语摆布。

     就在李非语抱着杨琴温软的身子,将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时,无意中一眼瞥见了桌上一只盛着咖啡的杯子,忽然如梦方醒,立即停止了非礼动作。

    高正言第一次来的时候,送给了李非语一套茶具,其中就有那只杯子。

    杯子上写有宋代诗人陈必敬的《过钓台》:“公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这首诗既颂扬了严子陵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暗喻了陈必敬对自己逐名追利行为的羞愧心情。

    高正言送他这样一套茶具,显然是有寓意的。

    看到这只杯子,李非语马上想起了高正言说的柏安民一周换一个服务员的传闻,立即警觉起来。

     好在可以借酒掩饰,他拍了拍杨琴的肩头,歉疚地说道:“对不起,酒喝得太多,脑袋晕乎乎的,失礼了。

    ” “没关系,李书记,是我没有把您服务好。

    ”杨琴羞得满脸通红,匆匆起身穿好了衣服。

    临出门的时候,还在李非语的额上俏皮地吻了一下。

     第二天回宾馆时,李非语在走廊里又遇到了杨琴,两人都有点不自在。

    李非语见她眼睛红红的,好像哭过,两侧的脸庞也有些肿胀,本来想安慰她几句,想想还是算了,女孩子的事情,还是少问为妙,特别是昨晚的事,干脆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免得尴尬。

     一个周末,难得没有应酬,李非语百无聊赖,坐在电脑前,从凤凰网,到新浪、新华、搜狐,再到江南新闻网和荆都在线,一圈点击下来,感觉没什么看头,再打开信箱,里面都是推销的垃圾邮件。

    信息时代,把人都变成了垃圾筒,各种信息像垃圾一样,争着往你的脑袋里丢,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很满,却又都很空。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杨琴拿着一包东西走了进来说:“李书记,尝尝我老家龙王尖的土茶,年产量只有几百斤,这可是我老妈亲手制作的。

    ”说着,拆开袋子,冲了一杯。

     杯口升起袅袅的水汽,李非语深深地吸了一口,赞叹道:“真香,还是原生态的东西好。

    小杨你说说,你刚才提到家乡的龙王尖,那里的风光一定很美吧?” 说起家乡的风光,杨琴不禁眉飞色舞起来。

    她说:“关于龙王尖,我们那里自古流传着一个传说。

    龙王尖很高很高,龙王尖顶上就是老龙王的家。

    老龙王有一个漂亮的小龙女,小龙女暗地里喜欢上了山中的一个少年樵夫,但老龙王却非要逼着她嫁给玉皇大帝的儿子。

    出嫁那天,小龙女盛装出门,一头撞死在龙王尖上,小龙女鲜血流过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就长出了茶树。

    ” 没想到龙王尖的土茶还有着如此美丽的传说。

    李非语暗暗感叹,这就是民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性的。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个少年,怯生生地朝房间里探头探脑。

    杨琴说道:“李书记,我出去一下,我弟弟来了。

    ”说着,带上门出去了。

     在房间内,李非语隐隐约约听见姐弟俩在走廊里争执着什么,杨琴的弟弟显得很激动,声音很大。

    李非语打开门,想了解一下情况。

    可李非语一出来,姐弟俩马上停止了争吵。

    杨琴歉疚地说道:“李书记,打扰您了,对不起。

    ” 李非语笑道:“能给我说说你们俩争执的是什么吗,我也许能帮上一点忙。

    ” 杨琴急忙说:“不,不用了,一点小事情而已。

    ”说着,拉着弟弟匆匆离开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李非语远远地看见杨琴的弟弟站在市委大门口,好像在等什么人。

    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李非语按下车窗玻璃,探头问道:“小杨,等人吗?” “对,对,李书记,我就是等您,我可以和您说个事吗?”见李非语主动和自己说话,小杨显得很激动。

     到了李非语办公室,小杨断断续续地说道:“李书记,我叫杨宾,在荆都学院读大二。

    听我姐说,您是一个好官,所以我才敢来找您说说情况,请您不要见外。

    我爸去世得早,妈妈好不容易将我们姐弟俩拉扯大,后来妈妈年纪渐高,再也无力供我们读书。

    因此,姐姐主动读了技校,挣钱供我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