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

关灯
推,实则不公。

    公推的人员组成决定了哪些人被推选上。

    这种所谓的公推没有标准,既然没有标准,又怎么能说是“公推”呢?参加公推的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既然他们生活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这种公推很难不受到权力、金钱的影响。

    因此到底公推作为产生候选人的第一关,还是用文化考试产生候选人作为第一关,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公平、更科学,这显然人所共知。

     东臾市的那次公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评委们都是市直机关权力部门的领导。

    难道他们能不推他们身边的人,而去推县里和乡镇里的人? 四十三 转眼间,玲玲的假期结束了。

    岚岚闹着要爸爸把她送回去,贾士贞又何尝不想把妻子和女儿送回家去呢?可是,他确实抽不出时间。

    就连她们母女探亲这段时间,他也常常连双休日也整天不回家。

    玲玲早就要回去了,说她和岚岚在这里,整天也是母女俩守着,和在省城没什么两样。

    现在妻子和女儿真的要走了,贾士贞还真的有些舍不得。

    他看着玲玲忙着收拾东西的身影,看着女儿孤独地躲在房间里,思绪逆着时光在向后倒退,退回流逝的岁月,退回当年两人相恋、相爱那些花前月下的甜蜜夜晚…… 贾士贞觉得心里慌慌的,早饭像吃药一样,客厅里乱得像搬家,想和玲玲说几句话,她里外忙碌着,看得出心情不怎么好。

    贾士贞在客厅里来回走着,无所适从。

    他第一次尝到夫妻分别这种离别的痛苦,其实像他这样的情况,有专车,随时可以回家。

    可是不知为何出现这种心情。

     这时,外面响起两声汽车喇叭,接着鲁晓亮出现在门口。

    他笑着说:“贾部长,岚岚还有几天才开学,再让她们住几天吧,到时我派车送她们。

    ” 玲玲提着包,说:“我们早就想回去了,我不习惯这种全职太太的生活。

    他常常忙得一天不回来,夜里回来了,我和岚岚都睡着了,和我们在省城有什么不同?” 贾士贞看着玲玲,苦笑着说:“是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她们要走,又有便车,走就走吧!又不是天南海北,有时间我就回去看她们。

    ” 鲁晓亮说:“玲玲处长,今后我来监督贾部长,一个月必须回去一次,年轻夫妻就不是分开的事。

    ” 贾士贞笑着说:“你不是也一样嘛,都在过着牛郎织女一样的生活!” 鲁晓亮大笑起来,说:“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夫妻了。

    ” 玲玲没有丝毫笑容,搂着岚岚,岚岚看着妈妈,说:“爸爸说话不算话,天天说送我们,现在又不送了!” 贾士贞拉着女儿,说:“岚岚乖,爸爸这阵子太忙了,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常回家看你们。

    好了,走,我送你们上车。

    ”贾士贞从玲玲手里接过包,再一看,不知什么时候,鲁晓亮已经不见了。

    玲玲红着脸,转身进了卧室,贾士贞小声对岚岚说:“好女儿,爸爸去看看妈妈,你在这等一会。

    ”贾士贞跟着进了卧室,见玲玲坐在床上,沉默无语。

    贾士贞随手关上门,一把搂住玲玲,玲玲也把丈夫抱得紧紧的,两人好半天没说一句话,终于玲玲抬起头,看着丈夫,贾士贞摸着玲玲的脸,再也忍不住了,热烈地吻着玲玲。

     贾士贞心里有数,玲玲心情不好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张副厅长托她的事没有结果。

    贾士贞也想安慰一下玲玲,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送走了妻子和女儿,贾士贞回到宿舍,一下子觉得冷冷清清的,二十多天的家庭生活,让他多少又恢复了家庭生活的习惯。

    他想,鲁晓亮说得对,夫妻本不该分开生活的。

    自从领导干部进行交流以来,每个市县都有一些领导是异地交流的,他们每到周末专车送回家,周一早上再接来上班。

    除了消耗汽车和能源之外,每年支出一笔可观的司机住宿费用。

    这也是中国官员的一种独特的模式。

    贾士贞觉得这种办法不是解决领导干部特权和腐败的根本方法,只有彻底从制度上解决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才能真正杜绝干部的特权。

     贾士贞在客厅里站了一会,让自己的心情慢慢调整过来。

    他拿着公文包,正要出门时,电话铃响了,他转身拿起电话,却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他握着电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是谁,他又不好问对方是谁,心想,这女人怎么也不报一下自己的姓名。

    他一时想不出来,直到她反复问了玲玲的情况,他才恍然大悟,便说:“请问你是不是文化局姚一玉同志?” “是我,贾部长,我是过来看葛处长的,我还以为你上班去了,想来陪陪她。

    ” 贾士贞说:“谢谢你,她已经走了!” “走了?什么时候走的?”姚一玉说,“我不是和她说好了吗?我们用车子送她!” “刚刚走。

    ”贾士贞说,“正好公安局送两个同志去省厅学习,玲玲整天说待在这里闷得受不了。

    ” 放下电话,贾士贞就出了门,只见一个漂亮的年轻女人站在院子外面,原来姚一玉就是站在他宿舍外面打的电话。

    看到贾士贞,姚一玉迎上前来,贾士贞只觉得这个女人面若桃花,五官动人,那天晚上虽然玲玲赞不绝口地说她如何漂亮,那毕竟是晚上,今天一见,果然让他大吃一惊,西臾这地方还有这样如此美丽绝伦的女子。

    贾士贞突然想到玲玲说她红颜薄命,怎么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没有一个好好的男人呢!也许是触景生情,在这时贾士贞又想到周一兰,周一兰虽然不像姚一玉这样漂亮,但是也算超群出众的女人了,但她恰恰嫁给一个没有性功能的男人,最终成为一个单身的女人,难道这世间真是红颜薄命吗? 正在这时,姚一玉说:“贾部长,你上班去啊?” “你有事吧?”贾士贞停住脚步,看着姚一玉说,“刚才怎么站在外面打电话?” “没事,我主要是想来陪陪葛处长。

    ”姚一玉说,“她在西臾整天待在家里,你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这里她又没有什么朋友,哎,她怎么突然走了呢?” 贾士贞笑笑说:“考得怎么样?” 姚一玉说:“不敢说,这几天我的心里总感到不那么踏实,随它去了,听天由命吧!” “小姚,”贾士贞刚一出口,马上纠正自己,说,“这样称呼不妥当,还是称姚科长吧!” 姚一玉的脸立马一片绯红,她羞涩地低下了头,说:“贾部长,您别让我害臊吧!什么科长,哎!你就叫我小姚,我这还算什么官哪!” 贾士贞一听,严肃起来,说:“这叫什么话!官场上的人太奇怪了,好像只有官大才能称职务,职务低了就低人一等似的。

    年轻的厅长称五十多岁的处长老张老李,而老张老李都称年轻的厅长为某厅长,这也不合理。

    其实党内早就号召称同志,我看称同志最好。

    我希望大家都称我贾士贞同志。

    好,我就称你姚一玉同志。

    ” 姚一玉满脸笑容,说:“官场上人人都能像贾部长这样大度开明就好了。

    其实,贾部长,你不知道,在我们干部队伍里,等级制太严重、太明显了。

    不只是工资,住房,其他待遇的差别更明显,在有些人眼里,连人格都不一样。

    你说,能怪中国现在千军万马挤官场吗?” “是啊!”贾士贞说,“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大家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比如说我们这两次通过文化考试来作为公开选拔干部的第一关,就是让人人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谁的分数高,谁就排在前面。

    冠冕堂皇,理直气壮。

    有些部门的特殊权力,太不合理,就是行业上的不同,凭什么有些部门的待遇特殊?工资高出那么多,比如,供电部门用电优惠,铁路部门乘车免票,银行部门福利高,这显然是行业上的特殊权力。

    ” 姚一玉笑笑说:“组织部、市委办公室的同志提拔优先……” “是啊!”贾士贞叹了一口气,沉思了一会说,“你说得对,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和那些特权部门一样,管什么就有什么特权。

    管钱的待遇优先,管车的坐车优先,管干部的自然就提拔优先。

    这就是我们国家制度上的不合理之处。

    而要杜绝这种行业上的不平等,必须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才能削弱以至取消行业上的特权。

    ” 姚一玉说:“贾部长,这话也就你说说。

    其实,群众私下里都不服气,可是谁也不敢说一个不字,谁不怕传到组织部同志的耳朵里,别人听说你在背后发牢骚,明着不报复你,暗地里却给你小鞋穿,也够人受的。

    但是在官场上,谁不想被提拔呢?” 贾士贞惊讶地看了一眼姚一玉,说:“没想到你还是一位坦率、敢于讲话的女干部,我欣赏这样的干部,反对那些不正派、有话不说、专搞阴谋诡计的人。

    姚一玉同志,希望你好好工作,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

    ” 姚一玉听到贾士贞的夸奖,不禁有些高兴,说:“贾部长,西臾市能有你这样的组织部长,真是西臾六百万人民的造化,也是西臾人民前世做了好事修来的福分。

    ” 贾干贞笑笑说:“姚一玉同志,你也学会了溜须拍马,这可不好啊。

    不过我不喜欢被别人吹捧,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

    ” 姚一玉连忙摆摆手,说:“贾部长,我可不敢拍马。

    我这都是真心话,和那些违心地吹捧、阿谀奉承是两回事。

    ” 贾士贞爽朗的笑了,然后伸出手,说:“那好吧。

    如果没有别的事,那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

    ” 姚一玉和贾士贞握了握手,心里感到从没有过的愉快,她说了一声再见,转身消失在大街上的人群里。

     四十四 黎明,西臾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从睡梦中醒来,即刻就像平静的大海掀起了风暴,到处充满了喧嚣与纷扰。

    大街小巷,涌动着人和车辆的洪流,十字路口纠结着自行车的漩涡,嘈杂的声音如同炒爆豆一般,把这座城市变得活跃起来。

     贾士贞依然没有坐车,一个人总是避开拥挤的大道,穿小巷,走便道,如同步行上班的工作人员一样,匆匆赶着路。

    市民们谁也不会留意,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颇受群众关注的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

     贾士贞来到西臾市委组织部,不过半年时间,然而却成了全市人民关注的人物。

    赞扬的,说好的,唾骂的,告状的,都把这个年轻的市委组织部长推到风口浪尖。

     今天,同样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那近两千名参加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考生们的考试成绩即将公布。

    按照时间计算,现在去省城取分数的专车应该回来了,贾士贞觉得,有点像当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