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来,相互伤害啊!

关灯
伊斯坦布尔。

     留着络腮胡的埃科雷姆带着既愁苦又愤怒的表情,盯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跨海大桥。

    这座大桥连通欧亚大陆,桥下一艘艘货轮缓缓通行,驶向四面八方。

     由于地理上的关系,黑海沿岸各国的商贸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过较为便利。

    这条海峡关系了周边上亿人口的经济命脉,商贸运输特别繁忙。

     谷物,石油,机械,服装,各种各样的货物经此流动。

    扼守海峡的土鸡为此大赚特赚,过路费收的非常愉悦。

     可现在埃科雷姆却痛恨在海峡中穿行的货船,因为它们当中有不少是为‘圣光’集团服务。

    从万里之外运来的货物正如潮水般冲击土鸡的经济。

     埃科雷姆有一家制衣厂,就在伊斯坦布尔市内。

    他的厂子不大,雇了一百多制衣工,用老旧的缝衣机械进行生产。

     埃科雷姆的制衣厂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他的面料辅料都需要进口,成衣产品则用于出口。

    由于产品档次不高,一贯是走低端低价路线。

     这原本是可以传承几代的产业,努把力兴许还能升级到中高端,但它现在突然间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

    原因就在于市面上突然来了一大批的二手服装。

     土鸡有百分之七十的纺织品都是类似模式。

    断了出口,整个产业都得死。

     过去埃科雷姆很自豪自家制衣厂压缩成本的能力,但现在他发现竟然还有人的成本比他更低——敖德萨的二手服装是论重量出售的。

     一公斤一美元,每包两百公斤。

    不能拆解挑选,只论包卖。

     “这种衣服竟然也有人买?” 埃科雷姆算是个小工厂主。

    他赚了钱,购买的都是欧洲名牌,家里吃的用的全部都是高档货,连孩子都送到德国去留学。

    但他受不了自家产品卖不出去。

     他不敢相信谁会买二手服装。

    那可能是被抛弃的衣服,可能是死人的衣服,可能是受到污染的衣服,总之不是什么好东西。

     伊斯坦布尔已经有媒体注意到此事,开始在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