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伤仲永

关灯
“但是我意已决,别的事都放一边,先培养几个孩子长大。

    ”所以他坚定谢绝了两人的好意道:“科举几年一次,将来总有机会的……”说着轻叹一声道:“但就像《伤仲永》的故事,孩子的教育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没机会了。

    ” 两人知道他性情坚韧,决定的事情从不悔改,明白再劝也没用了。

     ※※※ “那,你准备以何为生?”苏洵又问道。

     “只要肯下力,大宋朝饿不死人的。

    ”陈希亮看看自己明显粗糙的双手道:“我能养活我们爷五个!” “不如搬去眉山吧,怎么说也是府城,要比这里大得多,写写算算、教书抄写的营生也好找。

    ”苏洵力邀道:“实在不行,还可以求求知州大人,在府衙寻一份差事。

    ” “不了,青神县虽然不如眉山大。

    ”陈希亮摇摇头道:“但有一样眉山比不了。

    ” “什么?” “书院。

    ”陈希亮笑道:“不出几年,你家小子也得来这里念书,我又何必来回折腾呢?” “那倒是……”青神有个中岩书院,乃是进士出身的大儒王方所设。

    之前,四川能中进士的凤毛麟角,中了的也大都在外为官定居了,像王方这样毅然返乡办学,教书育人的,实乃异数。

     但王方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学生科科都有高中,中岩书院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就连府城眉山县的学子也慕名而来——家门口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正是陈希亮居家搬来青神县的原因所在。

     “其实晚几年出去也好。

    ”苏洵半是安慰、半是实在道:“你还不知道吧,范相公的庆历新政,失败了……” “不可能吧!”哪怕说要弃考,陈希亮也一直面色沉静,此刻却终于变色道:“这才开始一年时间啊!不是上个月文会上还说,新政成效斐然,满朝公卿,交口称赞么?怎么这个月,就失败了?” “文会上那都是去岁旧闻。

    ”宋辅摇摇头道:“我们是从知州那里得知的,大人是范公的学生,在邸报看到范公和富相公外调的消息,哭得稀里哗啦,自然不会有假。

    ” “官家,官家不是慷慨激昂,要励精图治么?”陈希亮悲愤道。

     “就是官家下诏,彻底废除新政,外放二位相公的。

    ”苏洵道:“现在朝廷里是乱成一团,以夏相公为首的旧党,攻击新党为朋党。

    自古皇帝都很忌讳大臣结为朋党,当今官家虽然宽仁,但也不例外……” “听说夏相公为了攻击旧党,甚至让家里的一个使女,天天临摹徂徕先生的手迹,竟写得与其亲笔字一模一样,便伪造出一封徂徕先生写给富相公的密信,信里说要废掉官家。

    然后将这封信呈给官家,又到处张扬,诬陷新党阴谋另立皇帝。

    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无耻!无耻之尤!”陈希亮愤怒的喝骂道:“我大宋朝要让小人给毁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