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瓷韵流风 第三二四章 一个信手拈来的阴谋

关灯
海边的落日无比瑰丽。

    去过海边的人都知道,那薄暮的夕阳徜徉在波光浩渺的海面上,景象是如何地壮观。

    在这个台风的季节里,济州岛海岸线总是半天的狂风尔后偶有半日的晴朗。

     就在这个瑰丽的海边落日中,济州城外的明军营地被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而我们的大明诚靖王林沐风,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金光地里,静静地望着面色冷酷不善的黑衣少年,不过在他看来,这个倔强的少年面上的冷酷,大半是故作出来的。

     或许,少年紫铜是想要用这般故作的冷酷去掩饰他脸上那些许的稚嫩。

     “紫铜是吧,知道本王为什么要留下你吗?”林沐风的声音很慵懒,慵懒地有些像妓院里花枝招展的娘们儿。

     “要杀便杀,无需废话。

    ”少年咬了咬嘴唇。

     “本王为什么要杀你?”林沐风笑了,只是那笑容让少年觉得很虚伪很可恶甚至很无耻,“我之所以留下你,是因为你是台湾的土著……因为,本王不久之后,将要登上那座富饶的宝岛……” (关于台湾的古称,有书友有不同意见,其实在隋唐时台湾被称之为“夷州”或“琉球”,当然也有不同说法;老鱼又去仔细查了一下,也没有找到准确答案,故折中一下还是叫“台湾”吧,左右无关书的大局,请兄弟们谅解。

    ) “……”少年心里一惊,抬起头来盯着似笑非笑的林沐风。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他隐隐听得出来,这大明朝廷似是有意要染指自己地家乡了。

     明初的台湾已经在大明的管辖之内,只是正式的统治还没有覆盖全岛。

    大明朝廷只是象征性地在台湾岛的外延附属岛屿——澎湖之上,设立了一个小小的衙门,驻扎少量军队,行驶主权。

     台湾岛本土并没有如大明内陆一般设立州府县。

     …… 林沐风脚步轻盈地拉着张颖的手,悄然走进驿馆地内院。

    正要进房,却听对面那宽大正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青年皇帝与他地爱人笑吟吟地携手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淡淡的温情,向林沐风招了招手,“王爷,小人有事跟王爷说。

    ” 林沐风苦笑一声,急急松开张颖的小手,奔了过去。

    进门后掩住门拜了下去,“皇上如此调戏臣,臣如何敢当?” 朱允炆哈哈一笑,拉起林沐风,走到厅中的一座案几前,手指着案几上的一幅山水画道:“沐风,这是朕这两日闲极无聊所绘的一幅大明海疆日出图。

    你来看看如何?” 林沐风瞥了一眼,笑道:“皇上的画工自然是极好地,臣不用看就知是上品。

    ” 如烟掩嘴一笑,“表兄,你现在可当真是学会那逢迎之术了。

    对皇上一开口就是……” 朱允炆眉头一皱,“马屁,马屁,臭不可闻。

    沐风,你再跟朕来这一套,朕就送几个善拍马屁的太监给你,天天围在你身边,让那些恶心的马屁话熏死你。

    ” 林沐风哑然一笑,“皇上画工本就不错,臣哪里逢迎了?起码这画绘出了我大明水师数百艘战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

    绘制出了海面朝阳喷薄而出的瑰丽风姿。

    作为写意画而言……” “行了,行了。

    快打住。

    ”朱允炆虽明知林沐风的话有几分夸大之辞,但还是兴致挺高,“沐风啊,朕如果不到这海上来,还真不知道,这海外还有如此广袤的海域疆土,令人神往啊。

    ” 林沐风笑了笑,前行一步,出门去让张颖将自己房里那幅大明海疆图带了过来,打开铺在案几上,指指点点洋洋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