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戚

关灯
爱屋及乌,恨屋及乌。

     朱祁镇回忆之中的太后,向来是威严有余。

    温情不足。

     而且襄王在朱祁镇心中也是一个特别的王爷。

    太后所育三子,长子自然是明宣宗,次子是越王,越王向来身体不好,根本没有就蕃。

    甚至太医也说了,越王的病,不利子嗣。

    一直在京城养病。

     越王自然无缘大统。

     而襄王是太后三子,因为是幼子,向来亲厚,本来就蕃长沙,后来又迁往襄阳。

    而襄王本身能力也值得注意。

     当初仁宗皇帝驾崩,宣宗皇帝当时在南京,太后当初就扶持襄王监国。

    等宣宗皇帝从南京回来。

    而且这是襄王第一次监国,而并非最后一次。

     宣宗皇帝虽然没有如文宗皇帝一般,五次出塞扫北,但是也是巡过边关,与鞑子交过战的,当宣宗皇帝出外的时候,就是襄王监国。

    所以襄王对百官之中,也是有一些威信的。

     而且更让朱祁镇担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所以为的祖宗家法,并非那么坚不可摧的。

     而今毕竟是明前期,而不是后期。

     明太祖与太宗之间,是靖难之役,而仁宗皇帝与汉王之间的争斗,延续了两代人。

    也是宣宗皇帝用残忍手段,将汉王杀死,才算是结束。

     即便是太宗与仁宗,仁宗与宣宗之间,看似正常交接,但是其中不知道暗流,是后世之人不明白的,别的不说,三杨为什么这么得重用,就是他们都是仁宗潜邸中人。

    在夺嫡之中,立下了大功。

     唯一让朱祁镇安心的事情,就是襄王而今不在京师,而在襄阳。

     但并不是说,这就万无一失了。

     权力争夺之中,谁觉得万无一失,谁就离死不远了。

    李建成将李世民就要逼出京师了,觉得大事已定,谁知道李世民反手就是玄武门之变。

     襄王金册之事,就好像是一个刺一般,深深的刺进了朱祁镇心中。

     朱祁镇说道:“王大伴,你觉得该怎么办?” 王振听朱祁镇如此一说,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说道:“而今不可妄动,但也不可没有准备,请小爷一封手令,奴婢联系宫中忠义之辈,为小爷效力。

    让太后不敢轻举妄动。

    ” “小爷只需与内阁诸位大人亲善,想来陛下的大事过了,自然会说小爷登基之事。

    ” 朱祁镇说道:“你与五军都督府诸位公侯有联系吗?” 在明后期,五军都督府早已成为摆设了,天下兵马大权都归了兵部。

    但是而今这个时代,五军都督府依旧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