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事发 一更
关灯
小
中
大
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种田手册》取得初阶段的喜人成果,成果摆在御书房案头,总算消了皇上的气。
虽说九爷十爷没能归来,拴婚圣旨总算下达,赐董鄂氏为九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十福晋,一个八月,一个年底成婚。
八月成婚称得上赶,传闻是九阿哥强烈请求,董鄂七十却是毫无异议,接完圣旨后激动地和夫人说:“族中盘下的店铺少,算来算去就是那些。
九阿哥院里才适合明秀发挥,听说有不下三种的大生意,还铺到了蒙古各部!” “果真?”明秀的额娘长长呼出一口气,眼角眉梢满是喜悦,“再迟一些,温婉娴静的名儿怕是兜不住了。
咱闺女还是早嫁早好,我得清点嫁妆去!” …… 九爷沉浸在即将成亲的喜悦里,再也没有下地打滑的现象,技术突飞猛进,种田都卖力了许多。
弘晏欣慰地想,婚姻使人幸福,而不是爱情的坟墓,九叔给他上了极有意义的一堂课。
等到适配小麦的肥料研制成功,弘晏把注意力移到水稻以及各种水田作物上,还有福广一带常见,尚未流行全国的番薯、土豆,玉米。
番薯宫中就有,却不常吃,玉米也是一样,弘晏向内务府收集了两大袋种子,尝试更科学的方式种植。
水果蔬菜绕不开大棚,大棚又绕不开适宜温度,他琢磨着去往南方一趟,来个实地调查。
然后就被无情按压了下来:“南巡没多久,又想出远门?” 太子的神色难以言喻:“爱新觉罗元宝,你还要读书。
” 弘晏绝不承认他读书读多了,极为想念江南好风景。
他据理力争:“我这是为了种田大业,阿玛也可以多陪陪我。
” 这是发出同行邀请的意思,太子完全不理会他的撒娇,意味深长地一笑:“阿玛依旧在忙保成纺纱机,元宝不如多陪陪我?” 弘晏闭上了嘴。
太子冷酷道:“大字加十张,孤盯着你写,不写完不许睡觉。
” 弘晏:“……” 不用鸡毛掸子,改用作业攻击了吗? 第二日,他忧愁地和伴读感叹:“我阿玛好像不以保成纺纱机为豪。
” 善恒小声道:“从前乌库玛法听说这事,高兴了一整天,说要买整整一院子的纺纱机支持太子爷呢。
” 灵川想了想,说:“听多了就习惯了,” 杨柏毛遂自荐,“小爷是否需要属下写推广诗?” 弘晏拍拍他的肩,万分欣赏地点头:“很好,毓庆宫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一个人掰成几瓣花。
从太子到八爷,他们上衙办差,下衙种田,成日不得空闲,于是四爷放缓了买药计划,心道熊宝可以迟些见到弟弟妹妹,不急。
可就在这日,四爷正有条不紊、精心照料着禾苗,正院管事迫不及待前来报信:“爷,爷!福晋有喜了!” 当着众位兄弟的面,四爷猛然起身,“你说什么?” “福晋晌午忽觉反胃,便请来大夫瞧了瞧,结果诊出喜脉,说是快两个月了。
”管事忙照着大夫的话说,“脉象康健得很!” 四爷放下水壶,在地里来回走动,
虽说九爷十爷没能归来,拴婚圣旨总算下达,赐董鄂氏为九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十福晋,一个八月,一个年底成婚。
八月成婚称得上赶,传闻是九阿哥强烈请求,董鄂七十却是毫无异议,接完圣旨后激动地和夫人说:“族中盘下的店铺少,算来算去就是那些。
九阿哥院里才适合明秀发挥,听说有不下三种的大生意,还铺到了蒙古各部!” “果真?”明秀的额娘长长呼出一口气,眼角眉梢满是喜悦,“再迟一些,温婉娴静的名儿怕是兜不住了。
咱闺女还是早嫁早好,我得清点嫁妆去!” …… 九爷沉浸在即将成亲的喜悦里,再也没有下地打滑的现象,技术突飞猛进,种田都卖力了许多。
弘晏欣慰地想,婚姻使人幸福,而不是爱情的坟墓,九叔给他上了极有意义的一堂课。
等到适配小麦的肥料研制成功,弘晏把注意力移到水稻以及各种水田作物上,还有福广一带常见,尚未流行全国的番薯、土豆,玉米。
番薯宫中就有,却不常吃,玉米也是一样,弘晏向内务府收集了两大袋种子,尝试更科学的方式种植。
水果蔬菜绕不开大棚,大棚又绕不开适宜温度,他琢磨着去往南方一趟,来个实地调查。
然后就被无情按压了下来:“南巡没多久,又想出远门?” 太子的神色难以言喻:“爱新觉罗元宝,你还要读书。
” 弘晏绝不承认他读书读多了,极为想念江南好风景。
他据理力争:“我这是为了种田大业,阿玛也可以多陪陪我。
” 这是发出同行邀请的意思,太子完全不理会他的撒娇,意味深长地一笑:“阿玛依旧在忙保成纺纱机,元宝不如多陪陪我?” 弘晏闭上了嘴。
太子冷酷道:“大字加十张,孤盯着你写,不写完不许睡觉。
” 弘晏:“……” 不用鸡毛掸子,改用作业攻击了吗? 第二日,他忧愁地和伴读感叹:“我阿玛好像不以保成纺纱机为豪。
” 善恒小声道:“从前乌库玛法听说这事,高兴了一整天,说要买整整一院子的纺纱机支持太子爷呢。
” 灵川想了想,说:“听多了就习惯了,” 杨柏毛遂自荐,“小爷是否需要属下写推广诗?” 弘晏拍拍他的肩,万分欣赏地点头:“很好,毓庆宫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一个人掰成几瓣花。
从太子到八爷,他们上衙办差,下衙种田,成日不得空闲,于是四爷放缓了买药计划,心道熊宝可以迟些见到弟弟妹妹,不急。
可就在这日,四爷正有条不紊、精心照料着禾苗,正院管事迫不及待前来报信:“爷,爷!福晋有喜了!” 当着众位兄弟的面,四爷猛然起身,“你说什么?” “福晋晌午忽觉反胃,便请来大夫瞧了瞧,结果诊出喜脉,说是快两个月了。
”管事忙照着大夫的话说,“脉象康健得很!” 四爷放下水壶,在地里来回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