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云华镇。

     周末排队的人多,陈淑兰早早就带着苏瓷来到了医院等候。

    坐在科室外的走廊长椅上,没等一会儿,科室医生就过来了。

    大约五十岁左右,戴着眼睛,是一个面相温和的男人。

     陈淑兰连忙站起身向他打招呼,他正是苏瓷的主治大夫,张医生。

     “陈阿姨,您先坐着,我带小瓷进去做检查。

    ”寒暄几句,张医生带着苏瓷走进了医疗室。

     桌子对面安静脆弱的小姑娘,是张医生手里最为特殊的一个病人。

    大约十年前来到这个医院工作开始,她就由他接诊了。

     他还记得苏瓷年纪小的时候,作为医院常客,发烧感冒等同于家常便饭。

    小小一人儿坐在医院长椅上,不哭不闹,比她家大人还要平静。

     即使发病疼得厉害了,也不怎么吭声,有时还反过来安慰长辈。

    虽说从医多年,早已看惯生死,可他还是忍不住为这个懂事的小姑娘感到惋惜。

     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孩子的家庭情况连支撑她的手术费都困难,更何况提高手术成功率? “小瓷,药要记得随时带在身边。

    ”心中深深叹气,张医生放下听诊器,笑容和蔼地嘱咐。

     “记住了张伯伯。

    ”苏瓷乖乖点头,苍白的小脸上露出浅浅的梨涡。

     “平时多加注意身体……一切慢慢来。

    ”望着孩子平静而清澈的双眼,张医生只能尽力安慰道。

     “张伯伯,诊断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可以吗?”苏瓷轻声询问。

    从上次检查开始,她就拜托张医生帮她向外公外婆隐瞒病情,往好的方向说明。

    反正没有恶化,都是老样子,何必徒增担忧? 外公外婆已经为她承受太多,她希望他们往后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好,但是如果身体有什么不对,要尽快来医院。

    ”张医生思索片刻答应了,病情尚在能控制的范围,关键还是手术。

    宽慰老人家也是应该的,不能辜负了孩子的心意。

     从医院门口出来,陈淑兰皱着的眉头总算稍稍舒展了开来。

    她手里提着药,捏捏外孙女软嫩的小手叮嘱。

     “囡囡,咱们可要好好听张医生的话。

    ” “该小心的还是要小心,可不能因为情况好点就大意。

    ” 牵着外婆的手,苏瓷一一答应,笑容乖巧可人。

     陈淑兰摸摸外孙女的头发,心里计较着家里的存款,现在剩下的就是等手术了。

    如果真到了最坏的境地,她就算豁出脸面去求号码背后的人,也要让囡囡把病治好。

     她还这么小,人生才刚刚开始,上一辈造的孽不能报应在孩子身上! - 傍晚的夕晖从天边铺陈开来,橙黄色的暖光透过巨大的弧形落地窗,慢慢渗入大气端雅的霍家大宅。

     庄重肃穆的书房内,迎着玻璃格窗的霞光,它的主人霍定川看着手中的资料,神色不明。

     “笃笃笃……”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安静。

     “进来。

    ” 来人身形修长,眉目深邃,面部线条凌厉。

    他正是霍定川的长子,霍承璟。

     “爸,查到了什么?” 前段时间,下边的人禀报他名义上的祖母账户异动,似乎跟父亲旧事有关。

     “你先看看。

    ”见长子进来,霍定川捏捏眉心,把资料扔给长子。

     霍承璟挑挑眉,摊开的文件里,少女精致羸弱的脸首先映入眼帘。

    越往后看,他的脸色难得有些凝重。

     “那您的打算是?” 霍定川没有出声,事实上连他也没料到十五年前的荒唐竟然造就了这样一桩意外。

     霍家从霍定川父亲霍行开始,就已经是军区势不可挡的后起之秀。

    所以当时年近四十五的霍行发妻意外去世后,仍然有许多人家想与他结亲拉拢霍家,周家就是其中一个。

     霍行考虑许久,才决定在独子霍定川成年后娶周家女儿周玉婉为继妻。

    原因无二,那个时候周家是霍行最好的选择。

     有句老话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