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道无亲(含加更)

关灯
舞。

     谢太初见他不说话,便从篝火旁取了温好的烧酒和烤软的腌肉喂他吃。

    赵渊也不抗拒,喂了便吃,只是吃了就吐,一口气能吐出胆汁。

     然而这似乎让他神志清醒了一些,待干饼子再递到面前时,他捂着嘴摇头。

     “殿下多少得吃些东西。

    ”谢太初道,“若不吃些东西,如何抵御这极寒天气?” “不……”他低声开口说话,声音沙哑虚弱,“不要了。

    ” 谢太初也不再劝。

     吃了腌肉嚼碎后又饮烈酒,捏着赵渊下巴哺喂到他口腔。

    赵渊措不及防,忍不住挣扎挣扎,可谢太初却并不松口,直到他被逼咽下那口酒肉,这才缓缓撤离。

     赵渊被逼着喝了烧酒,脸上已经飞起红晕,猛烈咳嗽着,连眼泪都落下。

     他浑身高热虽退,却依旧虚弱,又因刚经历过人生痛彻心扉的大灾难,连身体都无法控制开始微微痉挛,尤其是受伤的左手,在微微发抖。

     狼狈,软弱,无用……赵渊怔怔看着自己的手,自厌之情溢满……只是在此刻,谢太初缓缓握住了他的手。

     安抚了痉挛和颤动。

     “当时情急之下,做了这权宜之计。

    ”谢太初道,“殿下勿忧,只为掩人耳目,会好的。

    ” 赵渊别过头,问:“……我父兄尸首呢?”谢太初从怀中掏出一只包裹着软物的绢子帕,递过来。

    赵渊打开,里面是两只发簪,两束黑发。

     “一路逃亡,只能将肃王及世子尸首就地入土。

    还剩下这些,给殿下留做念想。

    仓促之间,难以周全。

    殿下莫怪。

    ” 赵渊盯着那两束头发,怔忡了片刻,缓缓攒紧,捏在手心。

     “宁王……”他拼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没有哭出来,“宁王赵戟身负天命,乃是天子之像……你同赵戟所言,是何意?” “宁王以为我可通古窥今,占往察来。

    有谣言说——” “不是以为。

    ”赵渊急促打断他的话,“谢太初,一年结发,我只要你说实话。

    你算得出吗?你真能算出这命运走向何方,倾星阁金口玉言真的可断天下?” 谢太初沉默片刻,抬眼看向洞外远处黑暗中的山峦。

     “恰似西出昆仑延绵不绝的山脉,又如滚滚东流的江河大川……纵观古今,亦可推演出未来一二之大趋势。

    ”谢太初道,“我算得出,亦可断天下。

    ” “所以说、所以说宁王为未来天下之主,并不是诳语?” 谢太初又沉默一刻道:“是。

    ” “你什么时候推算出此事的?” “在倾星阁时。

    ”谢太初道,“来京城时……见到宁王时,便笃定了。

    ” “那太子呢?那我父兄呢?”赵渊眼中之泪盈满,连带着胸口酸涩刺痛,他用唯一能动弹的右手按住胸口,急促又问,“还有皇太孙!还有谒陵之乱中死去的诸人!” “宁王命定,则众生命定。

    ”谢太初道。

     宁王命定…… 众生命定。

     成就一个帝王,便要用无数人命来填吗? 赵渊愣了愣,终于落泪。

     “一年……”他哽咽道,“你第一次见宁王是在一年前面圣时。

    整整一年……你如何做到明明知道这些人都会死,却依旧行事如常?人何以冷血至斯?” 谢太初依旧盘腿坐在洞口处,不动如山。

    染血的长剑靠在他的左肩,黑袍上沾满属于敌人的血迹。

     燃烧的火焰缓缓熄灭了,只剩下一星半点的火光。

     雪洞中的温度也慢慢飘散,寒冷刺骨的感觉似乎塞满了整个洞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殿下忘了,倾星阁尊天地大道……”他看着那暗下去的星火,又回头去看赵渊,“而夫天道者,无亲。

    ” 注释太多了,作者有话说写不下,就写这里了 【注1】总旗:下统领五十人。

    另有:小旗,统领十人。

    百户,统领一百人。

    千户统领一千人。

    权力大小简单来说是: 一个千户十个百户 一个百户两个总旗 一个总旗五个小旗 【注2】本文设定借鉴明朝。

    明朝军队有“京军+地方卫所军”组成。

    京军包括顺天府驻扎的卫戍部队(五军营),三千营(骑兵营),神机营(火药营)。

    另外有皇帝十二亲卫: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虎贲卫等。

    御马监统领的四卫营:武骧左右两卫、腾骧左右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