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新年如意·下

关灯
做宁王时,便有亲兵三万,骑兵营四个,共计八千良驹。

    光是这样的军队,一日所银粮便让人生畏。

    更何况,谒陵之中,锦衣卫、羽林卫、还有宣府、大同的卫所兵都能被宁王调度。

    上下维持这等人脉,要让人出生入死,只有两样:一曰权、二曰钱。

    ” “所以,只要赵戟要钱,还做得是大端翻天覆地的谋逆之事,金吾难道还有其他办法?明知道饮鸩止渴,可却口渴难耐啊。

    ”谢太初说,“再说鞑靼人越境劫掠,能调虎离山杀了殿下,于鞑靼人又得了真切好处,还探明了宁夏镇虚实。

    我若是鞑靼人,这样的买卖,我也做。

    ” 赵渊怔忡:“是这样吗?” “人心叵测,险于山川。

    机阱万端,由斯隐伏。

    ”【注1】 “我自幼体弱。

    虽然在开平长大,可一次边墙都没有去过。

    第一次见鞑靼人,还是不久前。

    自认为在京城为求活命已足够谨小慎微、察言观色。

    ”赵渊自嘲一声,“然而论及天下之局,却比棋盘纵横更复杂千倍万倍。

    是我浅薄了。

    ” “殿下遭人生大劫,却并不因此颓败怨怼,对生民依旧有悲天悯人之怀,已远超当世诸位。

    不必妄自菲薄。

    ” 赵渊自谒陵以来的诸多困惑,终于在今日,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得以被解答。

     村后道观金钟声响。

     新年来了。

     鞭炮声再密集起来。

     儿童的嚷嚷声中,各类烟花亦飞上了天。

     从门口看出去,黑夜如昼,谢太初的面容在忽明忽暗的光芒中,被勾勒的清晰。

    便是遭遇人生大劫,多少还因这个人的束手旁观生了无数怨怼,在这一刻,赵渊发现自己对他的爱意竟不曾消退半分。

     “过了春节,马上便要立春。

    ”赵渊忽然说。

     谢太初一怔。

     “谢太初,你因何而来?” “我……” “不要和我讲亏欠太子这样的谎话了。

    ”赵渊打断他,“若是为了太子,那夜的事……便不该发生。

    ” “……” 谢太初沉默。

     有些话不适宜说,有些话亦无法说。

     思来想去,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可赵渊似乎并不指望他能说得清楚,轻声笑了笑:“你可不可……不走。

    ” 谢太初看他。

     “自谒陵之乱以来,我看到了好多人间不公,屡屡想要改变却因为没有力量而随波逐流。

    我甚至在想,若我当年不是那般自我放任,若我多读些治国之策,多学些纵横之术,我的亲人就有可能救活,我……还有家可以回。

    ”赵渊说,“你亦无辜,我将所有罪责推卸到你的头上,本就是敷衍的弱者之姿。

    ” “殿下无须苛责自己。

    ” “我没有你这般强大,可救万代万民。

    但我想试一试,若还有下次,我至少可以救得了英子,救得了张亮堡。

    ”赵渊抓起身边拐杖,撑在腋下晃晃悠悠站稳,然后他双手抱拳打躬作揖。

     谢太初连忙搀扶他。

     赵渊不起。

     “我知道我卑劣,出尔反尔。

    ”赵渊说,“但求真人教习我,有能力去救眼前之人。

    ” 他暂时只能靠拐杖站立,可躬身弯腰,已有了礼贤下士的仪态。

     谢太初有些恍惚。

     似乎看见了当初那个为救世而苦求师尊的自己。

     他应欣喜。

     ——所选之人,已走上了正途所向,隐隐有了帝王之姿。

    假以时日,再创太平盛世应不在话下。

     他又有些酸涩。

     ——这个人,本是躺在蚌中的一颗珍珠,只有自己知道他的珍贵华美,小心呵护。

    如今不得不擦拭尘埃,绽放于天下。

    众人敬仰,万人唱诵。

     谢太初体内罡气又有乱窜的迹象,只觉得内心所有野望钻了出来,逼得他坐立难安。

     他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