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村中闲话13

关灯
都成,就是得麻烦大嫂帮他看一天的元元,这也好办。

     “进来坐会,诶呀我家的没在屋里,就我和元元。

    ”杏哥儿拉着周周进屋聊会,他一个人在家无聊。

     黎周周这才进去。

     屋里暖和提早烧上炕,快一岁的元元坐在炕上,长得像个元宵团子,白白嫩嫩的,黎周周见了不由露出个笑意。

    杏哥儿抓个把瓜子放炕上的小桌子上,又是倒水,说:“好玩吧,还会吐口水泡泡。

    ” “长得真好。

    ”黎周周冲元元笑,也没上手摸,他刚进来身上还一股寒气,手也冰。

     杏哥儿听这儿话就爱,比夸他还高兴,说:“当初他爹还说叫什么板儿、铁牛,我呸呸呸,我们才不叫这些,咱们是元宵圆子,白白胖胖的是不是啊?”说着用拨浪鼓逗儿子玩。

     村里的小孩才生下来小名都起的贱,虎头、铁蛋、牛蛋、栓子、板凳一串串,几个村子喊一声能响起三四个小孩声。

     杏哥儿骨子里傲,他生的才不叫那么难听的。

     两人在屋里说了会话,都是杏哥儿说,黎周周听,无外乎是家长里短的一些事,早上婆母说了他,甜鸡蛋汤多给元元喂了口,大嫂还没说什么,婆婆先不乐意了。

     “……我明个儿买了饴糖拿回来,第一个先给大嫂分。

    ”杏哥儿说。

     “我婆母偏疼相公,本想给相公找个像大嫂那样贤惠的女孩,没成想相公看上了我,自打我进门后就一直嫌我是个哥儿,整日里我做个饭烧个火都要说两声,要不是大嫂为人和气,这日子真是没发过,说起来你家还好些,都是你当家做主,你爹不吭声,你相公入赘上门的也不敢说什么……” 黎周周一直听着没吭声,到了这儿说:“我相公脾气好,对我也好,你别说他。

    ” “还真生气了?我也没说什么啊。

    ”杏哥儿见周周真生气,连忙说:“好不说了不说了,这话也不是我说的,你没来洗衣服村里人背着你说的。

    ”他这一说说漏了嘴。

     黎周周眉头竖着,“谁说的?说什么了?” 杏哥儿讨好笑,可这次对付不过去,只好老实交代说:“其实也没什么,说你相公身子骨不好,比较瘦,我就说人家是读书人跟我们不一样。

    ”然后杏哥儿学不出来了。

     黎周周也能猜到,不就是背后笑话相公不是什么正经读书人,以后也考不上功名,就是村里招学生当夫子都不够格。

     因为没功名在身。

     “周周,你不高兴了吗?” “没有。

    ”黎周周心态平和,认真说:“相公想读书我就供他读书,以后的事我也不敢说什么,只希望他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成。

    ” 杏哥儿:“啊?你这对相公的指望,还不如我对元元的指望。

    ” 只求健康? “你就没点,让你相公考个功名在身狠狠出口气的指望吗?” 就单他听那些学嘴的都快气死了,要是说他家元元,那杏哥儿肯定每天在儿子面前叨念要给你阿爹争口气,一定要好好学出个模样。

     “有最好,没有也没什么。

    ”黎周周说。

     杏哥儿心里暗暗咋舌,莫不是真应了村里那些人说的,顾兆读不下去,才这么说挽回一些面子。

     算了也不关他家的事。

     说了没一会话,黎周周起身就走了,约好了明个儿天不亮出发。

    杏哥儿送黎周周出门,回来发现他抓的那把瓜子黎周周一个都没动,全是他吃的,他就说怎么嘴巴这么干。

     又是吃瓜子又是说话的,能不干吗。

     黎周周回去路上还在想杏哥儿说的话,相公去年学台悬牌的事他知道,在他心里,那相公自然是第一个厉害,外人的嘴说什么堵不上的,只是读书这事…… 回到家,黎周周看相公还在看书,摸了下茶壶已经冰凉,想着烧些热水,单坐在桌前一下午,手脚会冰凉的。

     “不用了,喝了老想往厕所跑。

    ”顾兆自周周进来就注意到了,拉着老婆拿茶壶的手,一摸,当即撒娇说:“周周手好暖和。

    ” 黎周周便放下茶壶,给相公暖手。

     玩闹了会,到了做饭时候,这壶水也没另烧。

     当天晚上早早睡,第二日天不亮,鸡叫第一声黎周周就醒来开始收拾,去灶屋烧了杂粮粥,自己热了个馒头,听到院子外头杏哥儿声,连忙把灶膛底下柴火抽了半,这样相公和爹醒来能吃口热粥,也不会火大烧干锅。

     他背着竹筐,开了院门。

     “走吧。

    ” 杏哥儿捂得严实,不敢张口,一说话一口的风进肚子。

     两人脚程快,都习惯了,路上也没说话闲聊,到了镇上头发丝都结了冰,早上日头也不过刚出来。

     杏哥儿跺跺脚,说:“我不成了,想先去喝完热汤暖和暖和,周周你去不去?” “那你去,我想去书肆看看。

    ” 杏哥儿:“大早上的还不知道开没开门,你先陪我去喝口热汤,咱俩一会一块去书肆,我也瞧瞧,我家元元以后长几岁,我也想送他念书。

    ” 他家元元就是和村里其他满地打滚的娃娃不一样。

     杏哥儿说着拖着黎周周手去摊子。

    黎周周想也是,太早估摸书肆还没开,便随着杏哥儿去了饭铺子。

     两人坐下,杏哥儿要了一分下水汤,是猪下水、羊下水烧的,一分四文钱,沾点荤腥,店主还送个饼,可以泡着吃。

    轮到了黎周周,黎周周只要一碗热豆浆。

     “都出来了,吃点好的吧,你家又不是吃不起这个。

    ”杏哥儿说。

     黎周周摇头。

    杏哥儿知道黎周周性格,没办法不在劝了。

    两人吃的热汤,发了一身汗,大早上赶路的寒气也没了。

     去书肆黎周周熟门熟路的。

    杏哥儿是第一次去,外行人,瞧热闹去了。

     “要一寻纸,还有砚台、笔、墨锭都要。

    ”黎周周按上次相公挑的买,不过多买了块砚台,家里的已经好老旧了。

     伙计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哥儿长得就和一般哥儿不一样,他家相公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两人站一起,还比他相公高半个头,当然是记忆深刻。

     “来给你家相公置东西啊?稍等下。

    ” 东西伙计利索拿好了,扒拉着算盘珠子算,“一寻纸一百文、墨锭一百五十文……” 杏哥儿听着报钱数,慢慢的瞪圆了眼。

     咋地就这么贵,就这么费银钱。

     那纸是镶了金子吗。

     黎周周掏了钱,神色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