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村中闲话20
关灯
小
中
大
村长五十多也姓王,平日里很严肃,在村里有威严。
现在主动开口让黎周周坐牛车,黎周周也不敢推辞,其实他心里也有点想坐的。
倒不是偷懒怕走路,而是以前看别人坐他羡慕也想,那时候想坐没得坐,现在就想试试。
上去坐了会,以前他走在牛车旁、后面,看着车上人说笑聊天,现在换了个角度,他坐在车上了。
就觉得还好,没小时候当什么稀罕事。
车上放着村里人要拿去镇上卖的鸡蛋、柴火,地方不大,坐车上要缩着腿,不走动,坐一会冷飕飕的,还要顶着车两侧后面的村里人目光,黎周周不习惯,还不如走动,暖和许多。
所以坐了一小会,黎周周就主动下来了。
“怎么不多坐会?这就下来了?”村里婶子笑说。
黎周周:“我走动暖和些。
” “也是。
车上还驮着东西,我看你两条腿都不知道放哪儿。
” 黎周周笑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接话就笑或者嗯。
好在婶子都知道黎周周性格,也没说什么,笑着和旁人闲聊了。
村里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炉子,你家买了没、买了买了,还烤了个馒头,用筷子插着转几下就好了、我家瞎折腾,旁边放把花生,气得我…… 杏哥儿拉拉黎周周胳膊,使眼色,小声问:“你和王婶闹不愉快了?” “嗯。
” 杏哥儿:“她咋惹你了?你这脾气都能闹不愉快。
” 两人脚步慢了些。
王婶今天也来了,走在前头,牛车上放的两捆柴就是王婶家的,拿去镇上卖。
往年村里还有几家也一样,今年因为太冷了加上买了炉子,拿柴火去镇上卖的就王婶一家。
刚聊起炉子,还有人问王婶。
“你家孙子才半岁大,原以为你家今年废柴火不去卖了。
” “婶子你家炉子买了没?瞧我问的,你家孩子小,离周周家又是隔壁,应该是早听信儿早买了。
” 王婶扯着笑说:“今年柴火备的多用不完,再卖一些,炉子我让老大跑一趟。
” “今个儿买啊?那可白跑了,二十八人朱泥匠家封炉窖了。
” 这下王婶连笑都笑不出来了。
其他几人聊天的,一看王婶脸色连忙换了话题,扯着一会要去镇上买什么,给姑娘、哥儿买花头绳,家里孩子要吃糕的,是贵,这不是过年么还是买点。
后头黎周周和杏哥儿走的慢,隔了一些距离,这才简单说了炉子事。
杏哥儿一听先是呸了声,“她也好意思,还你用过的她不嫌,给她便宜十文钱。
” “我拒绝了,这事就不说了。
”黎周周说。
杏哥儿便不说了,侧头看黎周周,脸上喜气洋洋的说:“要是以前你肯定吃这个亏,不好拒绝,现在挺好。
” “我也不是傻,只是以前都是小事,少吃一口,多走点路,这都没什么。
”黎周周说。
杏哥儿想也是,那时候他先嫁人,后来看黎周周也着急,还给说了村里几个不错的,虽然样貌长得丑了些但人老实本分,就他说破嘴皮,黎周周不乐意还是不点头。
“不说这个了,我跟你说听你的,回去跟我大嫂示好,炉子我没放堂屋,就放我屋里,不过叫她俩孩子来我这儿玩取暖,瓜子花生供着,当天大嫂对我就热情许多,帮元元搓尿布,她心里也亏着,知道炉子事挑拨我婆母……” 杏哥儿大嫂许氏是个勤快人,能吃苦,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算特别抠,就是日子细发,和婆母差不多。
所以杏哥儿婆母很满意许氏。
可天冷了,大人能扛着冷冻一冻没事,小孩就不成了。
许氏的一儿一女,去了二婶屋里取暖,吃喝杏哥儿也没拘着,两孩子干完家里活就爱去二婶屋里玩,暖烘烘的还能逗逗元元。
许氏回来听儿女一说,当然是对杏哥儿更上心了。
“我婆母最近看我都没之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今个儿去镇上,让我买瓜子花生大伙吃,还多给了我五文说让我吃碗面别冷着。
” 杏哥儿提起来美滋滋的。
黎周周也替杏哥儿高兴。
到了镇上,大家伙三三俩俩结伴买年货,或者卖鸡蛋、肉、柴火。
有的人家猪杀的早,就打着主意到镇上卖出去换一些银钱。
眼瞅快过年了,像要做新衣的布、棉花,早些日子都买好做好了,如今买年货就是送礼的糖、糕,或者给家里添点干货饴糖醋盐。
家里疼孩子的,买点手帕、头绳、零嘴、玩具等等。
因此来的路上就知道你是卖东西的还是买的,买头绳手帕一个铺子,约了时间到时候在镇门口见,结伴忙去了。
黎周周和杏哥儿能买一起,两人十来天前买过一回,现在杏哥儿给家里公屋跑完腿,买了盐和干货,隔壁就是糕点糖铺子,过年回娘家,他娘好面子,得买一块糖,还有酒。
出来前他问了大嫂,大嫂说不用他捎糖,就买些干果饴糖就成,给了他十五文。
“周周你咋买三块?这么多?”杏哥儿看的惊了。
黎周周说:“相公想过年去拜访夫子。
” “不是都不教了吗,咋还给拿东西?” “相公还想问问夫子学业。
”黎周周不多说。
杏哥儿心里咕哝读书还真是费钱差事。
两人买好了东西,糖、酒、干果饴糖等,杏哥儿给元元买了个小玩具,早早忙完了。
“去吃碗面?”杏哥儿问,还害怕黎周周不答应,“咱们买的时间早,村里其他人指定还没到齐,现在去镇子门口站着多冷啊。
” 黎周周:“走。
” 到了面摊,杏哥儿要了肉面,没想到黎周周也点了一份肉的,还挺稀奇的,“我以为你省钱要素的。
” “偶尔吃一吃。
”黎周周嘴上这么说,却想到出门前相公叮嘱他,来镇上天冷买东西累,中午就在镇上面摊吃,别饿着肚子回来,还让他吃荤的。
黎周周想到相公跟他撒娇,心里就暖暖的。
两人吃得快,到了镇子口牛车那儿还是头一份,等了约莫片刻,大家伙陆陆续续的出来。
放货的放货,闲聊刚买的东西,等人功夫抓着瓜子磕牙。
杏哥儿完美融入,黎周周就在一旁听。
“谁还没来?”村长问。
有人扬着脖子看了圈,“王婶还有张家的。
” 没法,人没齐又等了片刻,两人才赶到。
村长赶着牛车,回去没人坐车,大家伙都
现在主动开口让黎周周坐牛车,黎周周也不敢推辞,其实他心里也有点想坐的。
倒不是偷懒怕走路,而是以前看别人坐他羡慕也想,那时候想坐没得坐,现在就想试试。
上去坐了会,以前他走在牛车旁、后面,看着车上人说笑聊天,现在换了个角度,他坐在车上了。
就觉得还好,没小时候当什么稀罕事。
车上放着村里人要拿去镇上卖的鸡蛋、柴火,地方不大,坐车上要缩着腿,不走动,坐一会冷飕飕的,还要顶着车两侧后面的村里人目光,黎周周不习惯,还不如走动,暖和许多。
所以坐了一小会,黎周周就主动下来了。
“怎么不多坐会?这就下来了?”村里婶子笑说。
黎周周:“我走动暖和些。
” “也是。
车上还驮着东西,我看你两条腿都不知道放哪儿。
” 黎周周笑笑,不知道说什么怎么接话就笑或者嗯。
好在婶子都知道黎周周性格,也没说什么,笑着和旁人闲聊了。
村里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炉子,你家买了没、买了买了,还烤了个馒头,用筷子插着转几下就好了、我家瞎折腾,旁边放把花生,气得我…… 杏哥儿拉拉黎周周胳膊,使眼色,小声问:“你和王婶闹不愉快了?” “嗯。
” 杏哥儿:“她咋惹你了?你这脾气都能闹不愉快。
” 两人脚步慢了些。
王婶今天也来了,走在前头,牛车上放的两捆柴就是王婶家的,拿去镇上卖。
往年村里还有几家也一样,今年因为太冷了加上买了炉子,拿柴火去镇上卖的就王婶一家。
刚聊起炉子,还有人问王婶。
“你家孙子才半岁大,原以为你家今年废柴火不去卖了。
” “婶子你家炉子买了没?瞧我问的,你家孩子小,离周周家又是隔壁,应该是早听信儿早买了。
” 王婶扯着笑说:“今年柴火备的多用不完,再卖一些,炉子我让老大跑一趟。
” “今个儿买啊?那可白跑了,二十八人朱泥匠家封炉窖了。
” 这下王婶连笑都笑不出来了。
其他几人聊天的,一看王婶脸色连忙换了话题,扯着一会要去镇上买什么,给姑娘、哥儿买花头绳,家里孩子要吃糕的,是贵,这不是过年么还是买点。
后头黎周周和杏哥儿走的慢,隔了一些距离,这才简单说了炉子事。
杏哥儿一听先是呸了声,“她也好意思,还你用过的她不嫌,给她便宜十文钱。
” “我拒绝了,这事就不说了。
”黎周周说。
杏哥儿便不说了,侧头看黎周周,脸上喜气洋洋的说:“要是以前你肯定吃这个亏,不好拒绝,现在挺好。
” “我也不是傻,只是以前都是小事,少吃一口,多走点路,这都没什么。
”黎周周说。
杏哥儿想也是,那时候他先嫁人,后来看黎周周也着急,还给说了村里几个不错的,虽然样貌长得丑了些但人老实本分,就他说破嘴皮,黎周周不乐意还是不点头。
“不说这个了,我跟你说听你的,回去跟我大嫂示好,炉子我没放堂屋,就放我屋里,不过叫她俩孩子来我这儿玩取暖,瓜子花生供着,当天大嫂对我就热情许多,帮元元搓尿布,她心里也亏着,知道炉子事挑拨我婆母……” 杏哥儿大嫂许氏是个勤快人,能吃苦,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算特别抠,就是日子细发,和婆母差不多。
所以杏哥儿婆母很满意许氏。
可天冷了,大人能扛着冷冻一冻没事,小孩就不成了。
许氏的一儿一女,去了二婶屋里取暖,吃喝杏哥儿也没拘着,两孩子干完家里活就爱去二婶屋里玩,暖烘烘的还能逗逗元元。
许氏回来听儿女一说,当然是对杏哥儿更上心了。
“我婆母最近看我都没之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今个儿去镇上,让我买瓜子花生大伙吃,还多给了我五文说让我吃碗面别冷着。
” 杏哥儿提起来美滋滋的。
黎周周也替杏哥儿高兴。
到了镇上,大家伙三三俩俩结伴买年货,或者卖鸡蛋、肉、柴火。
有的人家猪杀的早,就打着主意到镇上卖出去换一些银钱。
眼瞅快过年了,像要做新衣的布、棉花,早些日子都买好做好了,如今买年货就是送礼的糖、糕,或者给家里添点干货饴糖醋盐。
家里疼孩子的,买点手帕、头绳、零嘴、玩具等等。
因此来的路上就知道你是卖东西的还是买的,买头绳手帕一个铺子,约了时间到时候在镇门口见,结伴忙去了。
黎周周和杏哥儿能买一起,两人十来天前买过一回,现在杏哥儿给家里公屋跑完腿,买了盐和干货,隔壁就是糕点糖铺子,过年回娘家,他娘好面子,得买一块糖,还有酒。
出来前他问了大嫂,大嫂说不用他捎糖,就买些干果饴糖就成,给了他十五文。
“周周你咋买三块?这么多?”杏哥儿看的惊了。
黎周周说:“相公想过年去拜访夫子。
” “不是都不教了吗,咋还给拿东西?” “相公还想问问夫子学业。
”黎周周不多说。
杏哥儿心里咕哝读书还真是费钱差事。
两人买好了东西,糖、酒、干果饴糖等,杏哥儿给元元买了个小玩具,早早忙完了。
“去吃碗面?”杏哥儿问,还害怕黎周周不答应,“咱们买的时间早,村里其他人指定还没到齐,现在去镇子门口站着多冷啊。
” 黎周周:“走。
” 到了面摊,杏哥儿要了肉面,没想到黎周周也点了一份肉的,还挺稀奇的,“我以为你省钱要素的。
” “偶尔吃一吃。
”黎周周嘴上这么说,却想到出门前相公叮嘱他,来镇上天冷买东西累,中午就在镇上面摊吃,别饿着肚子回来,还让他吃荤的。
黎周周想到相公跟他撒娇,心里就暖暖的。
两人吃得快,到了镇子口牛车那儿还是头一份,等了约莫片刻,大家伙陆陆续续的出来。
放货的放货,闲聊刚买的东西,等人功夫抓着瓜子磕牙。
杏哥儿完美融入,黎周周就在一旁听。
“谁还没来?”村长问。
有人扬着脖子看了圈,“王婶还有张家的。
” 没法,人没齐又等了片刻,两人才赶到。
村长赶着牛车,回去没人坐车,大家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