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村中闲话32

关灯
黎家买了骡子,黎周周和杏哥儿还是走着去镇上。

     两人要买的东西都不是什么沉甸甸的,布料、棉花,背着筐,走路过去也轻便。

    到了镇上,直奔布料店,杏哥儿给元元选了一块大红色的布,说:“这个好,喜庆。

    ” “你要不也选块红色?”杏哥儿给黎周周出主意。

     黎周周摇头觉得不是特别好,红色的布,小孩子、成亲的新娘新郎穿好看,平日里他觉得太招摇了,老人家不耐穿。

     店伙计听两人对话,抽了一匹紫色的布。

     “你瞧瞧这块咋样?” 黎周周:“能摸吗?” “可以。

    ”店伙计扯着一头拉开让客人上手试试,一边说:“这一匹是前几天才拿回来了,府县卖的特别好,老太太都喜欢这个颜色,你比划比划,这颜色不暮气,要是给老太太做袄子特别好,保准老人家会喜欢。

    ” 黎周周上手摸了下,比那块红色的要软一些,肯定要比红色的贵。

    杏哥儿也放下手里红色的布,去摸紫色,诶呀的喊:“这个好,软,应该不便宜吧?” “二位好眼光。

    ”店伙计先夸了声,然后说:“这块比红色的贵个五文,你们要是给老太太做短袄,一丈保准够了,富裕的还能做条抹额,老人家年纪大了,戴着抹额免得风吹头痛,这一套多好看。

    ” 店伙计说的贵五文是拿尺说的,一尺贵五文,一丈算下来就贵了五十文了。

     杏哥儿听完就把手里的布放下来,跟黎周周说:“也太贵了,我瞧红色的也成,再不济那块靛色的也好,你嫌色不好了,回头绣些花样上去不也好看吉祥。

    ” “也是。

    ”黎周周点头。

     店伙计一听两人这是不想买贵的,便赶紧说:“你们要是诚心要,真喜欢了,再给让一文钱。

    ” “两文。

    ”黎周周开口,脸上表情看不出喜好,目光移到靛色那块,说:“不然你还是给我拿靛色的。

    ” 店伙计:“让两文你要这块?你要了,我就给你装。

    ” “那装吧,要一丈,靛色的要两丈,还有黑色的两丈。

    ”黎周周说。

     店伙计听客人要这么多,顿时喜笑颜开,让两文也在老板说的范围内,不过再低就不成了,如今客人还买了这么多,当下麻利给拿布。

     杏哥儿吃惊说:“你咋买这么多?” “爹身上袄子穿了三年了,都要裁布做衣了,就都买了一起做。

    ” 杏哥儿不用问,那两丈的靛色布准是买个顾书郎的。

    等店伙计裁了布,黎周周还买了一些红线,回去打算在短袄上绣上福字。

    结了账,两人又去买了棉花,背着筐,买了些糕点、糖,这才往回走。

     刚出了镇口,没走多少,听到后头赶牛车声。

    杏哥儿嘴上还说:“我听着怎么像我爹的声。

    ” 一回头还真是,远远的路上,黎二架着牛车,刘花香坐在后车里,前几天跟着一起去的黎光宗不见影。

     “前头真是杏哥儿,还有黎周周。

    ”刘花香拍男人。

     黎二把牛车赶停了,笑呵呵说:“你俩去镇上啊,快上来捎你们一起回村。

    ” 杏哥儿不客气,卸了背筐放牛车上,拽着周周上牛车,说:“有啥不好意思的,上来吧。

    ” “我就走吧,别累着牛,东西放车上就成。

    ”黎周周说。

     谁知道二婶特别热情,拉着黎周周坐上车,自己下来说:“我坐了一路了,正巧累了,我走走,你和杏哥儿坐车上歇会。

    ” “对。

    ”前头黎二也从牛车上跳下来,拉着牛绳。

     刘花香确实是坐了一路腰疼背酸的,这会慢悠悠的走着还舒坦,脸上自见了杏哥儿黎周周笑就没停下来,这会走在牛车旁,高高兴兴的说:“我家光宗留府县了。

    ” “我就说怎么没见光宗。

    ”黎周周搭了句话。

     前头黎二回头裂开嘴笑的一口牙,“你们小叔说光宗伶俐,放他那儿教光宗算账。

    ” “对,到时候也不用种庄稼这么劳累,光是坐在那儿扒拉扒拉算盘珠子,一年就有二十多两银子呢。

    ”刘花香接话。

     杏哥儿就说怎么回来铺盖卷没了,估计是跟光宗一样搁府县了。

     黎周周知道二婶二叔高兴,当然捧场,“那可好,清闲还赚的多。

    ” “可不是嘛,光宗打小就机灵,四五岁胆子大的就敢爬树……” 之后刘花香说了一路,进了村,更是逢人就学,她家光宗留府县了,不回来了,跟着小叔子学算账,以后就是府县人,村里人便羡慕高声说刘花香有福气,以后光宗发达了接了老子娘去府县享福咯。

     比起黎周周那一两句的搭话,还是村里这些阿叔婶子说的话更戳刘花香的痒痒,顿时笑的牙花子都出来了,当天没做饭,听着村里人吹捧比吃什么都强。

     杏哥儿也高兴,光宗要是好了,他娘家也是立起来,在婆家更自在说话也能高声几分。

     还没过夜,黎二家的黎光宗留府县学算账这件事,就吹的村里家家户户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人人都说,难怪黎二往府县送了那么多年粮食,敢情在这里等着,粮食没白送。

    自然就提起以前黎家那些老事、破事,不过以前说都是可怜同情黎大,觉得黎大力气再大也追不上府县那位小弟,更是连黎老二都不如。

     黎二还买了牛。

     可如今不同了,说归说,对黎大可没当初对弱者的同情,而是说人黎大家日子也好,就今年十亩水田卖出去多少,更别提旱田,也买了骡子,一年不比府县那位少。

     黎大还会劁猪杀猪。

     黎大家的院墙青砖大瓦房也敞快,多好啊。

     在府县扒拉算盘珠子就那么好扒拉,你瞧瞧镇上的铺子,凡是请了店伙计的,对着老板也是大气不敢喘一声,不如自家田里日子痛快。

     如今有了肥料,收成好了,稀罕啥府县? 然后话题就拐到了明年自家田里收成,一想到黎大家今年收的,明年他家里也能收这么多,睡觉都能笑醒,还羡慕啥府县的黎正仁。

     黎周周对着光宗留府县也没啥羡慕心思,吃过饭洗漱完,正在被窝央着相公明早给他写个福字,“给阿奶做短袄,我做个对襟,左右两侧合起来就是个福字,相公你说好不好?” “好啊。

    ”顾兆能想来,夸赞说:“周周你好聪明啊,不过来得及?你别太赶了,不成袖口领口绣些祥云图案也成。

    ”这个简单。

     黎周周笑说:“还有十来天呢,如今家里也没啥农活,我就做个短袄绣个福字,可以的。

    不过相公说的好,领口袖口加点祥云样应该更好看。

    ” 顾兆:…… 他本来是想老婆偷个巧的。

     “那家里喂鸡喂猪我来。

    ”顾兆拉着老婆手,紧跟着撒娇,“好嘛好嘛好嘛,兆儿好想喂猪喂鸡哦~” 黎周周被相公这副模样逗得不成,笑的双眼弯弯的像月牙,说:“成,那都交给相公了。

    ”心里想,他把猪草割了,早上鸡窝猪圈都打扫干净了,相公只给喂个食也成。

     第二天一大早,黎周周起来,烧水,米粥熬在锅里。

     今年家里留稻米多,新下来的米很香,相公喜欢吃这个。

    黎周周做饭时,白米多,黄米就少了,反正够吃了。

     以前黎家就黎周周和黎大,青砖大瓦房院子还没盖起来前,父子俩一年到头锅里不见白米,吃的都是黄米饭,稻米全卖了。

    后来院子盖起来了,十亩的水田也留个两石父子俩吃,都是吃杂粮饭的。

     今年是最多的。

     白米粥熬出米油来,野菜拌一拌就着吃很香。

     黎周周趁着功夫将后院鸡窝、猪圈扫了,粪都倒进做旱肥的坑里收着呢。

    顾兆也醒来了,洗漱后,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