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考试结束

关灯
乡试从八月初九开始,每三天一场,考三场结束。

     考试是早上进去,当天结束。

    到天黑时可以续烛,过了最后期限就会被叫停,必须交卷。

     交卷后,人还是在贡院吃住。

     困在窄条的考巷里,各种异味往鼻孔里钻,也有各类嘈杂声往耳朵里挤。

     因耗时长,在乡试时,考生甚至能自己做饭。

     巷子里炉子一生,在这暑气未消的八月,滋味别提多酸爽。

     叶存山带了饼子肉干还有水,另外是碎银,可以找小吏买,自己不用去生火遭这个罪。

     这环境如此,没有自己做味道就能好的说法,也省得出去挤。

     考场规矩严,少做少错。

     同考棚没熟人,他也少说几句。

     吃饱喝足,看其他书生开饭,他才从考棚里出来走动走动,伸展下腿脚筋骨。

     他没书生的薄脸皮,跟存银一样,有社牛属性在身上。

     这时活动筋骨,就广播体操最管用了,用时短,还能都活动到。

     连着跳三轮,叶存山就去买水擦脸,顺便擦擦身子。

     挡雨的油布往下一放,挡光也挡视线。

     距离他考棚近的书生说他看起来淡定,想来今天第一场发挥极好。

     第一天要写七篇八股文。

     《四书》义三篇,经义四篇。

     有前人分享经验,说乡试三场,专重首场,首场里又尤其重视首篇。

     而有的同考官耐心不足,首篇里又只看前四句。

     如此一来,破题承题就尤为重要。

     小吏还会巡场,给后头一环的起讲盖章。

     为了能在盖戳前把起讲写了,同时让破题承题亮眼,很多人为了应试,走偏路,去背优秀文章的开头。

     数量取胜,开了篇,后头写不下去,为雕琢这篇,耗时很长。

    到后面交卷时,最后一两篇文章就会发挥不好。

     同时,也怕虎头蛇尾,首篇有了吸引考官的破题,却没有得好评的内容,考试结束后,他们心里都惴惴不安。

     叶存山被人搭话,没瞎傲气,随手拿了罗旭跟柳文柏的人设用,跟他们说:“我反正也考不上,我急什么?考不上就回家杀猪,杀猪不比读书简单多了?” 他这体型,说屠户家的儿子,大家都信了。

     再看他大咧咧,吃饱喝足就睡觉的样子,真不像是正经考生,慢慢看他的人就少了。

     可能是因为他这个“屠户之子”坦诚自己考不上,就是来陪考的,附近考生对他的好感度要高上许多,后两天闷里头无聊,会来找他说话,问问广播体操,做了饭,能给叶存山分口吃的,灌一壶热茶。

     叶存山与人相处上,是看对方态度来。

     待他真诚,他不好再把自己的谎言戳穿,考试期间搞人心态,就说了些心灵鸡汤,稳心态的法子。

     配合云程教他的深呼吸、冥想,周围的焦虑气息淡了些。

     第二场开考顺利。

     论一篇,诏、诰、表、判五道。

     考试时间一样,当天结束后,坐叶存山对面考棚的书生惊讶问他:“你怎么写那么顺溜?我一抬头你都在写,再抬头你还在写,你都没停过。

    ” 叶存山:“进来前临时抱佛脚,练习写了几篇文章,趁着我还记得,我抓紧誊抄上去。

    ” 在场考生:…… 他们这里考试顺利进行时,家里东西又经过了新一轮的收拾。

     叶存山的书都可以装箱了,这些装进去前,云程跟存银叫上了勤学,有彭先生帮忙,重新做了一次分类,书脊上都贴了小标签标注数字,代表书号,然后编录册子,做了目录索引,分类整理。

     等到京都时,他再给书架划分区域,找书就方便了。

     家里这书架小了,放一批上去,就要拿一些下来。

     装箱的书翻找困难,去京都后肯定还会买别的书,云程打算弄个大书架。

     这事儿就白天忙忙,到了夜里,他闲下来,脑海中就又许多不可控的想法往外冒头。

     前两天他还跟存银睡一屋,晚上能聊聊天,转移注意力。

     抵不过这小孩儿精力旺盛,云程熬不住,跟他分屋睡了。

     奇怪得很。

     聊天的时候他犯困,不聊天,他还闭眼就被杂乱思绪扰得睡不着。

     想叶存山。

     不知道他考试顺利与否,也不知道他在那么窄小的考棚里睡觉会不会也翻来覆去睡不着。

     那地方的木板也不知结实不结实,叶存山长得高大,要比普通书生重很多,万一木板睡塌了…… 越想越睡不着,想多了心浮气躁,还觉得热。

     云程摸黑爬起来,点了蜡烛,趴窗口看一眼,存银屋里灯都灭了。

     不好过去打扰,他就自己坐桌边找东西解压。

     最方便的就是画画了,拿了纸笔就能动手。

     拿来以后,他下意识画叶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