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0章

关灯
86接管燕王府 天气渐热,锦曦就把琴音水榭设成书房,王府内部事务均在此处理。

    她委任尹白衣为王府总管,王府各部官员上递事务均让尹白衣在大殿上接了。

     刚开始尹白衣总恭敬地把当天所有的折子都整理好交给锦曦翻阅。

    锦曦嗔道:“大哥,你成天累死我啊?” 尹白衣笑了笑:“锦曦,咱们义结金兰是回事,这王府中事务处理又是另外一回事。

    ” 锦曦看着白衣,随手拿过一本折子瞧了瞧道:“皇后娘娘病了,奉祠所上报为娘娘立生祠祈福,需银两一万三千两……大哥,你觉得呢?” “建生祠倒是不错,不过,”尹白衣瞬间明白锦曦的意思,笑道,“还不如出银五千两,以皇后娘娘的名义广为布施北平穷苦百姓的好。

    ” “这一来,既省了七千两银子,百姓多念叨娘娘,在家设香火供奉,比召集工人建生祠好多了。

    ”锦曦也笑了起来,“这样,五千两银子中,我出两千两吧。

    ” 尹白衣赶紧应下。

     “大哥!”锦曦诚挚地说道。

    “类似这些事情,大哥便作主了,报个结果给我就是。

    实在拿不准的再给我瞧吧。

    ” 她见尹白衣默肯,站起身走到水榭栏杆处,望着清波浩淼的太液池缓缓说道:“大哥,我知道,你一直对十七和我心里有疑虑。

    相信我,也请相信十七,好吗?” 尹白衣升成王府总管,燕十七却只肯做锦曦的贴身侍卫。

     尹白衣苦笑,锦曦心思缜密不输燕王。

    他回头往水榭外瞧了瞧。

    燕十七抱了剑似对水榭之内的情况不闻不问,目光看向水天交接处。

    白衣知道若是唤他一声,回过头映入眼帘的必是十七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他沉声道:“大哥多想了,锦曦,不要见怪。

    ” 见他捧了厚厚一摞折子出去,锦曦方才舒了口气。

    回头间隐约瞧到燕十七背立的身影,她轻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瞬间那抹忧郁便化开了。

     锦曦坐在凉椅上喝了口茶,漫不经心地对小紫说道:“唤库房总管大使副使来吧。

    ” 燕王府仓库总管大使叫肖平,是从南京王府里跟过来的老总管。

    五十多岁年纪,留着山羊胡,温和的面容,精瘦身材,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副使叫王山,也是原南京燕王府的人。

    三十来岁年纪,面色腊黄,腆着肥肚子,眼睛一笑便眯成了缝。

    而他的笑容让锦曦觉得王山从来没睁开过眼睛。

     锦曦翻了翻手中的帐册,朱棣可真是穷!现在府中库银仅五万多两,就方才给皇后娘娘布施祈福就得花去五千两,还不用说置办礼品送去南京。

     初到北平,要养那么多人,也真是难。

    这五万多两银子要开销八百人的王府护卫、一百多名太监内侍月争以及王府开销,能撑多久呢? “见过王妃!”肖平和王山恭敬的束手站在她面前。

     锦曦合上帐本,想了想问道:“今年各处田庄役户收成多少银两?” “回王妃,是八十八万七千三百四十一两。

    ”肖平迅速回答。

     “哦?为何才这五月,就只有五万多两库银?” 肖平愣了愣,看向王山。

     王山笑道:“王妃有所不知,实际上开春收得银两只得四十多万两,别的收成要等秋收之后才能齐全。

    如今王府各处还在修建,府中众人开春新制薄袍,所有人的月限一月开销就是两千多两。

    还有,王爷为王妃新添首饰,王爷宴请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重礼相送,王爷新在府内建校场,王爷…………” 锦曦听了暗暗算计,她本来就是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接掌府中事务已过半旬才唤来两位库房总管。

    等到王山笑着说完,她轻声问道:“如依两位总管看,这五万库银能支撑到秋收?” 肖平和王山对望一眼,均低下了头:“照库中支出情况看,最多两月。

    ” 两个月?王府一个月就要花银两万五千两?其中各部官员的俸禄还是朝廷支付。

    六千将士的饱饷银也是从兵部支付。

    没银子,燕王府怎么立足强大? “肖平,王山,你俩值得阳南京燕王府中的老人,原来王府一月开销多少?” “回王妃,一千五百两。

    ” 锦曦霍的站了起来,:“一千五百两?如今却是原来的十七八倍!” 两位大使额头冒汗,新迁北平,官员增多,王府修葺,加上地方各种关系以及从江南购置大批菜蔬食品千里运来。

    这些让银子如水般花了出去。

     锦曦她才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库中所存之物多是江南丝绢帛,明日我嘱燕三来领了去。

    从现在开始,每月各处所的月钱造册必经过阅过之后再行发放。

    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领取也得有我的印鉴才行。

    王爷以后再为我买首饰支银也找我,还有,从现在起,停止从江南运送菜蔬水果。

    所有人的膳食都照地方风味来。

    ” “王妃,这,这怎么行?北平青菜水果短缺,您和王爷怎么习惯得了?”肖平急道。

     锦曦微微一笑,坐下来不紧不慢的说道:“北平别的东西没有,萝卜、白菜土豆却是有的,还有,我已嘱人在太液池东侧开僻菜园,皇上早吩咐过了,在北平种点菜蔬出来运南京以示孝敬。

    府中现在的太监,身强力壮的没事都种种菜去。

    ” 种菜?王山笑眯了眼,王妃怕是在痴人说梦吧。

     瞥见二人置疑的脸色,锦曦又道:“肖平,你照我的嘱咐去办,从今天起王山我另调作他用,库房现在空虚,用不了两个大使总管,你先退下吧。

    ” 肖平看了眼王山退了出去。

     锦曦目不转睛的盯着王山,也不说话。

     王山初初还笑着,惭惭的讪然,忐忑不安,不知王妃调他做什么,笑容慢慢隐去了。

     锦曦这才满意的笑了:“别紧张,我就是想看看你不笑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

    ” 王山哭笑不得,抹了把头上的汗不敢出声。

     “我要你去做做生意。

    ”锦曦笑道,“我查过了,你在南京燕王府之时便喜欢背着肖平把库中堆积已久的东西拿出去变卖…………” 王山腿一软就跪了下来,冷汗透衣而出。

    嘴里只连声喊道:“王妃饶命!王山求你别让王爷知晓!” “混帐!”锦曦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骂你么?你难道不知道这王府中的事务王爷已交给我处理?别让王爷知晓,你以为,不让王爷知晓,你以为,不让王爷知晓就万事大吉?” 王山这才知道触了锦曦的霉头。

    他在南京燕王府任副总管之时,已知朱棣以军法治家,但是偏偏对钱财看得极轻,那时又无多大开销,皇上皇后的赏赐更是没有数。

    听得锦曦发怒,知道这位王妃受尽王爷宠爱,哪敢辩白,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口口声声喊着:“王妃饶命!” “不用磕了,仔细给我听好了。

    ”锦曦见王平骇得头磕得青紫一片,不忍心喝止了他,慢慢说道:“我知道,你变卖了些物事,隔些日子又原样低价买回来充数,老实的肖平也被你瞒过了。

    ” 见王山一愣,锦曦又道:“你是个翘楚,胆子也大,不让你做生意是埋没了你。

    念在你对王爷忠心耿耿,自己赚个差价却不忘原件补齐了。

    我这就有生意交你去做。

    ” 王山听得此话,知道命便保住了,涕泪俱下道:“多谢王妃。

    ” “现在谢我无用,”锦曦淡淡地说道,“明日燕三把府中那些江南绸缎取出会交给棋盘街的店铺去卖了,燕卫出入那些地方实在不方便,你即日起便是棋盘街上三家江南货物店的老板,还有福字客栈和福字酒楼的老板,我要你在三天之内把帐理清了,一个月内我要见着银子。

    ” 王山狂喜,眼睛又笑得眯成缝。

     “记住,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个月,我要见着现银!还有,有人猜测你的身份,不妨道是曹国公府的公子李景隆的商号。

    你知道皇上重惩贪墨。

    燕王府也不例外。

    但是呢,这几家店我心中有数,一月三万两现银,你多赚的就是你的红利。

    ”锦曦笑着看到王山眼睛越听越大,脸上已泛了兴奋的红光来。

     “多谢王妃!红利王山不敢要!” “怎么不要?就这样,你下去吧!” 王山如踩在棉花堆里,在王府,他银每月四两,去做生意,红利该是多少?他有些算不过帐来,心脏怦怦跳动,朱棣站在南京城外,心裏感叹。

    两年多而已,为何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吩咐道∶"换孝服,进皇城" 皇后崩。

    洪武帝恸哭,下旨葬孝陵,?曰孝慈皇后。

     朱棣依礼戴孝。

     然而两月过去,皇后葬礼已毕。

    洪武帝却迟迟不下旨让朱棣回北平。

     朱棣住在皇城内的燕王旧邸度日如年。

     此次来南京,他只带了燕卫中的九人,还有待从三百名。

    尹白衣燕十七全留在了锦曦身边。

    如今皇上心情不佳,递折求见也不理不睬。

    朱棣更不敢明目张胆与百官走动。

    只嘱了燕三和燕九偷偷去打听消息。

     烟雨楼还是老样子。

    秋天那池碧荷已然枯零。

    朱棣默默的回想十七岁生辰时皇后来王妃隔了帘子为他选妃的情景。

     一晃七年过去。

    时间过得真快啊朱棣背负了双手漫步走在荷池边。

     三保小心的跟在後面。

    谁都知道皇上不说让燕王回北平,也不说留他的原因,王爷心裏肯定烦闷。

    又不肯四处走动。

    成天呆在府中看书下棋练枪。

     "还记得王妃胁持本王那事吗?"朱棣在水榭前停住了脚。

     三保就知道一提王妃王爷就会开心,眉飞色舞地道∶"王妃当时太厉害了,三保差点吓着尿裤子" "呵呵,三保,你一直很忠心"朱棣唇边露出了笑容。

     他想的却不是锦曦,而是当年在这裏为了锦曦与太子周旋。

     太子朱标送了很多礼物来,人也未曾露面。

    燕三探得太子为前来南京奔丧的众兄弟都备了厚礼。

     然而秦王,晋王都被准许离开了南京。

    靖江王朱守谦听说因为在广西无法无天,整得当地起了民怨,被皇上召回拘在原靖江王府内管教。

     自己呢?朱棣苦笑,不是在北平成了霸主,激起民愤,而是在北平过得太顺了。

    所以没有明令,这情形和朱守谦的管教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王爷,燕九有事禀报" 朱棣回转身,见燕九目光中闪烁着深意,眉间却带着隐忧。

     他没有吭声,慢悠悠走进水榭。

     秋天的残荷支离破损,带着凄美之意。

    水色浅碧,偶尔游鱼吐出一个气泡。

    朱棣目光zwtxt盯着水面的气泡,一个个冒出来再一个个破掉。

     燕九跟了进来。

    三保懂事的守在水榭门口。

     "听闻日前太子被皇上训斥了一顿。

    " "是为胡惟庸和李善长案还在严查之事?"朱棣淡淡地问。

    从洪武十三年查到洪武十五年,还没有停止。

     太子东宫想必也有人被牵连。

    东宫官员众多,上书求太子,太子心一软便去求皇上。

     燕九继续说道∶"皇上龙颜太怒,扔下一根荆扙让太子去拾,荆杖上遍布尖刺,太子无从握手,皇上便说┅┅便说┅┅" "皇上说是在为他除掉荆杖上的刺,让太子好握得舒服点是麽?"朱棣见燕七吞吞吐吐不好说出口,怒意上涌,接着他没说完的话急声道。

     燕九垂下头,脸色发白,不敢看向朱棣。

     "哈哈"朱棣突爆出一阵大笑,吓了燕九一跳。

    他猛然抬起头,目中满是悲愤∶"主公我们┅┅" 朱棣凤目睥睨着他,自嘲的说∶"我们就好好的在燕王府呆着,约束下人,谁敢在这当口露出半点不敬与怨意,就地杖杀了。

    "说到最後一包,凤目神色突然变得凌利。

     燕九咬紧牙关道∶"谨遵主公之令" "王妃的家书可到?" 燕九这才想起,赶紧从怀中掏出锦曦的来信双手呈上。

     朱棣接过信,挥手让燕九退下。

     他没有拆开信,拿着信的手抓得很紧。

     锦曦,这是让我唯一能欢愉的事。

    朱棣有点舍不得看,坐在水榭对牢一池残荷静想心事。

    片刻後他霍然站起,一拳狠狠打在廊柱上。

    锦曦临走前说的话犹在耳边响起。

    她在等着他,还有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六千燕军。

     朱棣渐露坚毅之色,绝不能这样盲目等着。

     "王爷有位僧人上门化缘"一名侍从老远的跑来,三保机灵的拦下,问明情况便轻声禀报。

     僧人?化缘?朱棣扬了扬眉,可真会找地方?"给他一百两银子,当是为皇后娘娘布施" 没过多久,三保又回报道∶"王爷,那位僧人不肯走" 朱棣眉心一皱。

     "让待卫赶走他"三保见他不悦忙说道。

     朱棣想了想道∶"请他到水榭来。

    " 如此奇怪的僧人。

    一百两可不是小数目,不走必有目的朱棣沉吟着。

    他很好奇,如今燕王府门可罗雀,居然还有僧人拿了银子赖着不走。

     "老衲见过燕王殿下" "大师,每逢秋至,荷必枯萎,可有办法让枯荷逢春?"朱棣没有问他的来历。

    只觉这僧人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看起来似乎是位得道高僧,便有意出言一试。

     "阿弭陀佛枯荣轮回,生生不息。

    荷枯是荣,荣是枯,何必逢春"平缓的声音响起,不急不徐。

     朱棣冷冷一笑∶"明明残荷败叶,大师强自说它没有凋零,岂非睁眼说瞎话,欺骗本王呢?" 老和尚笑了笑,伸手拉住一茎枯荷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