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关灯
八月份,鸡场的母鸡全部成熟,能稳定产蛋了,每个月的鸡蛋卖给供销社能挣三百块,鸭蛋能卖四百块。

    光靠卖蛋,上沟村每年能收入八千多元。

     苏叶让刘刚捉了几只鸡当下酒菜,刘刚兴致一来做了叫花鸡。

     村里的邮递员来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个个吃得满嘴是油,手里撕着金灿灿的鸡肉。

     苏叶点了一下录取通知书,喜出望外。

    这些日子他们陆陆续续一共收到了11份通知书,今天这批应该是最后一批了。

     12个学生里有11个考上,这比他们预估的成绩还要好,她赶紧把半边干净的鸡肉送给了邮递员,“多谢了,给你沾沾喜气!” 邮递员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你们村很多学生娃参加了高考,一有通知书我就往村里送。

    ” 上沟村路远、不好走,山路曲曲折折,可是邮递员就爱往上沟村跑,上沟村的学生娃争气啊,全县的文曲星运道恐怕全攒在这个村了!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就是在积极响应他的号召。

     他每次来送通知书,苏叶都会给他塞点东西,不是蛋就是精细粮。

    他推托着不要苏叶的那半边鸡肉,“别,我走了。

    ” 苏叶高兴地跟何梅梅说,“这次要在村里摆个流水宴,给他们庆祝。

    ” 这是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一心办一件事才能取得的成绩。

    他们平时既要学习、也要劳动,地里的农作物丰收了、他们也考上了大学。

    苏叶很是欣慰,他们远比她想象中还要吃苦耐劳、勤奋刻苦。

     上沟村一口气出了11个大学生,饶是马支书听到生生吃了一惊,不敢相信地再问了一遍马根生,“这是咱们村吗?” 祖坟冒烟恐怕都不能一气出十几个大学生,可是苏老师却办到了这件事。

    虽然这些大学生全是插队的知青,可是只要她留在上沟村,上沟村还愁出不了大学生? 苏叶决定给学生办场喜酒,牛翠花张罗着杀了知青宿舍在后山养的大肥猪,栏里养了20头肥猪,六月份丰收时杀了一头,这次又杀三头。

    学生养的猪特别肥,平时舍得喂好料,红薯、红薯藤、玉米、土豆都舍得喂猪吃,养得猪通体肥膘。

     牛翠花吃过一次,那滋味好得让人念念不忘、一直惦记着。

    她一口咬下去,会“嗞”的一声冒肥油,一半肥肉一半瘦肉。

    饥荒前城里供销社都找不着品相那么好的猪肉。

     大学生的流水宴连摆了三天,全村都飘着肉香味。

    猪肉吃进了人的肚子里,让人有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周毅在流水宴上当场分发了村里的第一笔补贴,每个人能领到120块的大学生补助,10块的火车票补偿,城里人用的布票、棉票、肥皂票他也发了一堆给学生,好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

     这些票据是上沟村给供销社供应鸡蛋,换来的一点零碎的福利。

    农村用不着票券,可是它们到了城里却大有用处。

    周毅分发给学生的东西让大伙看得直羡慕,心里发热地想:如果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