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千言万语不如一幅图(6)
关灯
小
中
大
还是上次那个会议室,祝瑾年也和上次一样,坐在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撑着下巴、半眯着眼睛望着聂羽峥。
的确赏心悦目,然而,高不可攀——刚才,她看到他把一叠名片毫不留情地扔进了电梯旁的垃圾桶里,廉价的杯垫被他带了上来,顺手放进茶水间的抽屉里,服务大众。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她的脸,“卢酬志的心理状态是此案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我的助理祝瑾年是第一个发现嫌疑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咨询师,和嫌疑人接触的时间比我们在座每一位都早。
” 等等,他居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是他的助理?祝瑾年错愕地眨眨眼。
虽然,她名义上是。
“看守所里,她引导嫌疑人动笔作画……”聂羽峥用下巴指了一下幕布,“这幅画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
我也相信她的一些判断和意见会使案情更加明朗。
” 这番话说得真漂亮,祝瑾年都忍不住要站起来为他鼓掌。
原来他来接自己,是看在她引导小志画了这幅画的份上给她当一次免费司机,她差点感动得要忘记他们之间关于鲱鱼罐头的赌约了。
希望他已忘记。
“小祝,你坐到前边来吧。
”沈子平笑着对她招招手。
祝瑾年公式化地笑笑,坐到了前几排去。
沈子平恢复严肃,“卢酬志对自己的溺水事件描述得太含糊,可以说,我们调查的难度很大。
但是……”他话锋一转,拿出一个物证袋,里头装着一份半新不旧的剪报,“不知道是谁,给我们寄来了这个——” 聂羽峥眉心一蹙,昨晚他只听沈子平在电话中说溺水事件有眉目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见他露出那种表情,沈子平释然,摇摇头,“查过了,检测不到指纹,也没能找到投信邮箱附近的监控。
呵,这热心市民还挺神秘。
”他不以为意地说,“我们试着顺着剪报查下去,还真查出点东西——这是关于卢酬志溺水事件的调查,不知道这次事件对他心理、精神上的变化有没有什么影响。
你先看看。
” 聂羽峥接过报告,飞快地扫了一遍。
祝瑾年挺好奇,盯着他手中那几张纸。
抬眼,他发觉了自己的目光,直直和她对视,眉眼英俊,黑眸如潭,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视线所及,都是他的特写镜头。
她心跳略快,不禁移开目光看向别处,他却朝她走来。
将报告放在她手边,聂羽峥未发一语,又走了回去。
祝瑾年翻开,看了几段,不禁叹息。
小志初三暑假那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提及溺水的新闻。
主角是一个平时挺能游泳的男子,三十来岁,新闻里头说,该男子是复员军人,见义勇为救上了掉入水塘里的两个人,自己精疲力竭游不上岸,留下家中一个三岁的大儿子和一个出生仅6天的小儿子。
办案民警到当地走访了一些村民,找到几个目击者和知情人。
他们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听劝告到水塘游泳,不知怎么的溺水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边叫人救他儿子,一边自己跳进水塘救人,他明显不会游泳,二人一起在水里挣扎。
见义勇为的男子路过,二话不说就下去救人,最后牺牲自己救上父子俩。
可气的是,这父子俩醒来后竟然趁乱不声不响离开了,连句谢谢都没有。
一个目击者记得很清楚,中年男子称呼自己的儿子为“X志”。
“由此可见,被救的父子俩很有可能就是卢律明和卢酬志。
剪报八成就是当时哪个目击者,或者舍己救人那位的什么亲戚朋友给寄来的。
”沈子平说。
林睿说:“我们在网上找到的新闻下面有很多网友评论,立场很一致,都大骂被救的两个人应该去死。
” 沈子平疑道:“我不明白的是,明明别人救了自己,为什么卢酬志会以为是被爸爸救了?” “这恐怕是小志症状开始加深时一直洗脸的原因。
”祝瑾年
的确赏心悦目,然而,高不可攀——刚才,她看到他把一叠名片毫不留情地扔进了电梯旁的垃圾桶里,廉价的杯垫被他带了上来,顺手放进茶水间的抽屉里,服务大众。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她的脸,“卢酬志的心理状态是此案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
我的助理祝瑾年是第一个发现嫌疑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咨询师,和嫌疑人接触的时间比我们在座每一位都早。
” 等等,他居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是他的助理?祝瑾年错愕地眨眨眼。
虽然,她名义上是。
“看守所里,她引导嫌疑人动笔作画……”聂羽峥用下巴指了一下幕布,“这幅画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
我也相信她的一些判断和意见会使案情更加明朗。
” 这番话说得真漂亮,祝瑾年都忍不住要站起来为他鼓掌。
原来他来接自己,是看在她引导小志画了这幅画的份上给她当一次免费司机,她差点感动得要忘记他们之间关于鲱鱼罐头的赌约了。
希望他已忘记。
“小祝,你坐到前边来吧。
”沈子平笑着对她招招手。
祝瑾年公式化地笑笑,坐到了前几排去。
沈子平恢复严肃,“卢酬志对自己的溺水事件描述得太含糊,可以说,我们调查的难度很大。
但是……”他话锋一转,拿出一个物证袋,里头装着一份半新不旧的剪报,“不知道是谁,给我们寄来了这个——” 聂羽峥眉心一蹙,昨晚他只听沈子平在电话中说溺水事件有眉目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见他露出那种表情,沈子平释然,摇摇头,“查过了,检测不到指纹,也没能找到投信邮箱附近的监控。
呵,这热心市民还挺神秘。
”他不以为意地说,“我们试着顺着剪报查下去,还真查出点东西——这是关于卢酬志溺水事件的调查,不知道这次事件对他心理、精神上的变化有没有什么影响。
你先看看。
” 聂羽峥接过报告,飞快地扫了一遍。
祝瑾年挺好奇,盯着他手中那几张纸。
抬眼,他发觉了自己的目光,直直和她对视,眉眼英俊,黑眸如潭,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视线所及,都是他的特写镜头。
她心跳略快,不禁移开目光看向别处,他却朝她走来。
将报告放在她手边,聂羽峥未发一语,又走了回去。
祝瑾年翻开,看了几段,不禁叹息。
小志初三暑假那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提及溺水的新闻。
主角是一个平时挺能游泳的男子,三十来岁,新闻里头说,该男子是复员军人,见义勇为救上了掉入水塘里的两个人,自己精疲力竭游不上岸,留下家中一个三岁的大儿子和一个出生仅6天的小儿子。
办案民警到当地走访了一些村民,找到几个目击者和知情人。
他们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听劝告到水塘游泳,不知怎么的溺水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边叫人救他儿子,一边自己跳进水塘救人,他明显不会游泳,二人一起在水里挣扎。
见义勇为的男子路过,二话不说就下去救人,最后牺牲自己救上父子俩。
可气的是,这父子俩醒来后竟然趁乱不声不响离开了,连句谢谢都没有。
一个目击者记得很清楚,中年男子称呼自己的儿子为“X志”。
“由此可见,被救的父子俩很有可能就是卢律明和卢酬志。
剪报八成就是当时哪个目击者,或者舍己救人那位的什么亲戚朋友给寄来的。
”沈子平说。
林睿说:“我们在网上找到的新闻下面有很多网友评论,立场很一致,都大骂被救的两个人应该去死。
” 沈子平疑道:“我不明白的是,明明别人救了自己,为什么卢酬志会以为是被爸爸救了?” “这恐怕是小志症状开始加深时一直洗脸的原因。
”祝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