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云中

关灯
是接连半月的大雨,洛元秋本想再回那碑林逛逛,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打断了,只得每日呆在屋中,哪都去不了,一时间颇为烦闷。

     但一个好师妹兼道侣岂能不为师姐排忧解难呢?消失了几日的景澜终于出现,及时寻了一堆石碑拓印给洛元秋,让她在屋里对着临摹,省得无趣。

     洛元秋对着拓印临出了一堆谁也看不明白的东西,与拓印上的古符更是相差万里,毫无相似之处。

    每当她问景澜“像不像”“如何”之时,景澜都会十分含蓄地微笑点头。

     毕竟凭她对符的了解,也看不出那些泥点般的墨迹与几个圈之间的差别。

     窗扉被风推开了一道缝隙,洛元秋放下笔去合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雨忽然停下了手,对身边人道:“再过些日子我们也要离开了,但我还是不明白,要如何才能唤醒墨凐,让她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 景澜道:“知道什么叫做顾此失彼吗?说的就是这位殿下。

    ” 洛元秋精神一振,连忙把窗户关紧,道:“看来你这几天没白在外头乱晃。

    来来来,快说说,你又打听到了什么?” 景澜斜倚在桌旁,懒散道:“先魏王子嗣众多,墨凐的弟弟资质平平,国君之位本来轮不到他,全靠他有个好姐姐,最后才当上了魏王。

    ” 洛元秋好奇道:“哦?墨凐做了什么?” 景澜拎起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吹了吹,道:“她先是拜了一位名宿为师,那人本原本已不再收学生,却破例收了墨凐。

    这位公主殿下便以此为契机,借着恩师声望,暗中结交朝中臣子,甚至说服了不少贵族支持她弟弟……但这些都不是要事,关键在于,最后她将一幅画献给了先魏王。

    ” 洛元秋当即悟了:“啊,难道就是上次她给我们看的那幅画?” “据说这幅画十分玄妙,是一个采珠的疍民在深海下发现了一座神龛,神龛中有一玉匣,里头就放着一幅画。

    这画又被称为《四时图景》,而画上抚琴之人出自斗渊阁,也是一位宗师。

    传闻当他弹奏琴曲时,能令流云停驻,鸥鸟忘机。

    ” 景澜道:“这幅画被一个贵族买下,很快便发现了其中奥妙,随即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以万金求买,以权势相逼,他也不肯让出。

    一日他被杀死在家中,古画却不翼而飞,从此下落不明,成了一桩悬案。

    无数人竞相寻找,也只是找到了一堆赝品。

    ” 洛元秋道:“墨凐是从哪里得到它的?” “自然是从她的恩师手中得来的。

    ”景澜答道,“她拜那位名宿为师,一是为了声望,二便是为了这幅古画。

    她以借画之名从恩师之女手中暂得一观,随后用一副赝品与真画掉包,当日便送入了宫中。

    ” “先魏王渴慕长生,从少年时便开始求仙问道。

    为访仙缘,甚至还曾亲身前往阴山,只为求见真仙一面,得其点化。

    他对这幅画自然早有耳闻,墨凐献上画后,他便立刻立了太子,从此不问朝政,日夜在寝宫中赏玩。

    某日他不知发了什么疯,亲手把画给烧了,从此以后便一病不起。

    ” 洛元秋痛心疾首道:“就这么烧了?那画上的符一定是大宗师手笔!好端端的烧了做什么?好了,现在大家都没得看了!他怎么就不为后世之人想想呢?” 景澜摸了摸她的头,道:“或许他一想到画尚能流传到后世,而他在那时必然已经不在了,与其让画流落到旁人手中,还不如索性毁去。

    从此以后这画中的奥妙就只有他一人知道了,他便彻彻底底拥有了它。

    ” 洛元秋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上头去,听罢更是觉得惋惜不已,恨不得去撅了这位魏王的坟。

     景澜有些好笑,道:“这位君王的荒唐事不胜枚举,例如他曾遣人四处打听那些出生时有过异象的女子,或是曾在神庙中侍奉过的女祭,纳为妻妾。

    若是能生下女儿,便赏赐百金。

    只因他深信巫祝之言,自己之所以成不了仙,乃是因为前世有段宿仇未消。

    今世所生之女中,便有一位在前世曾与他有过深仇大恨的仇敌,需妥善照料,方能消除恩怨。

    奈何他子嗣众多,但妻妾加在一块生的女儿也不过三个,其中一个更是不到半岁便夭折了。

    ” 洛元秋心想怪不得墨凐那时候会突然出现在阴山,终于解开了这个疑惑,她道:“除了墨凐之外还有另一位公主?那她……” 景澜道:“死了,那位公主在先魏王病重时就被赐死了。

    ”言罢轻哂道,“既然是仇敌,又怎能轻易放过呢?” 她三言两语便概过了魏宫中所发生的事,流血与杀戮暗藏其中,人的性命便如折花取叶,生与死也只在瞬息之间。

     雨渐渐停了,眼看天色渐暗,洛元秋望着檐下清透的水滴道:“那墨凐呢?明明有两位公主,是如何判定谁是宿敌?” 景澜道:“聪明人无需多言,自然明白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进。

    ” 这时窗外传来声音:“多谢二位挂记。

    不过何须这般费心打探?若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来问我就是了。

    ” 景澜丝毫不觉尴尬,淡定转身道:“问了殿下便会说么?” “能说的当然知无不言,”墨凐推开门走了进来,道,“不能说的,不知道也算件好事。

    ” 洛元秋云里雾里,看看墨凐又看看景澜,认真道:“你们能不能把话说得再清楚些,这么兜圈子不累吗?” 院中忽有人道:“赵师妹,贸然拜访,不知可有师叔的消息了?” 洛元秋扭头看去,见说话那人就站在院子里,她一袭红衣,面上白纱飘飘,手中握着一把黑伞。

     景澜做了一个请便的动作,道:“我去去就回。

    ” 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后。

    天空阴云未散,门扉前芭蕉经雨洗如新,枝头的花苞重重垂向地面,仿若不敢见人的羞怯少女。

     少时又下起雨来,雨滴噼里啪啦打在屋瓦上。

    从窗檐下望去,直直落下的雨水被风吹落,在半空晃出一个弧度,便如信手随拨的琴弦。

     墨凐走到桌前,目光落在那堆乱糟糟的纸上,道:“这是在做什么?” 洛元秋答道:“画符。

    ” 墨凐抽出一张看了看,似乎有些好奇:“你们修道之人,平日里会做些什么?” 洛元秋放下笔看她,这时的墨凐哪怕举止再如何成熟稳重,但说起来仍是个少女,眼中的光彩灵动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这当真会是同一个人吗?洛元秋不由想起初见墨凐时的景象,此人虽已近神道,当她对上那双眼睛时,便觉得她好像许多年前就已经死了,在那不老的容颜之下,或许只藏着一把散落的飞灰。

     “画符,静思,打坐。

    ”洛元秋答道,“就这些事。

    ” 墨凐道:“经年累月如此,不会觉得厌倦吗?” 洛元秋道:“当然会了,所以要找点别的事做,比如……” 她差点把看猪喂鸡说出来,硬生生咽了回去,牵强一笑:“比如说看看风景。

    ” “你仿佛没多少变化。

    ”墨凐打量着她说道,“修行能使人青春常在,长生不老吗?” 洛元秋随口道:“养气健体延年益寿倒是不难,至于长生不老……倘若失去了做人的乐趣,活的再久又有什么用?是存心想折磨自己吗?” 墨凐微微一怔,道:“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我一向以为,修道的目的便是为了成仙。

    ” 洛元秋道:“都说有仙,可谁见过呢?”说着摇了摇头,“仙路太远,但道却在人的心中,修道不如说是修心。

    ” 墨凐道:“那日你曾说画那幅画的是一位符师……修行之人与寻常人之间,难道当真是天差地别?” “入道便如一扇门,推开它,或许门后的景象与你所想相去甚远。

    ”洛元秋缓缓道,“但无论怎样,那都是另一番天地了。

    从此以后人世在你眼中,便有了不同的样子。

    ” 洛元秋侧头看着墨凐的眼睛道:“你来找我,是准备随我走了吗?” 她的眼睛太过明亮,如一面水洗的镜子,仿佛能洞悉人心。

    墨凐不由自主避开了些,道:“我听说你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带族人回到故乡,原来你也是古越遗民?边境之外便是一片荒土,罕有人迹。

    如今的大海阴晴不定,看似平波无浪,一旦发怒起来便是惊涛万丈,这些年来,大海已经吞噬了胶、呈二地,往日还有渔民依海为生,现在都已经退回到了国中,改为种地了。

    曾有传言,海中有一只巨怪,会把从海上经过的人给拖下去。

    你们万里迢迢,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当真值得吗?” 洛元秋静默一瞬,道:“你不是第一个这么问的人,不过值不值得这种事,从来都只有自己知道,旁人再怎么说都是无用的。

    ” 墨凐把那张纸轻轻放下,面上没什么笑容,低声道:“你说的对,要是当初在阴山时你肯答应收我为徒,我已经跟你走了,或许现在就没有什么魏国公主了。

    ” 暴雨毫无预兆落了下来,昏暗的云层中电光游走,闷雷声阵阵。

    狂风将窗扉重重推开,桌上的纸张哗然飞起,撒得到处都是。

     墨凐抬起头来,方才言语中的软弱荡然无存。

    她微仰起头,眼中坚硬如冰,又成了那高高在上的魏国公主。

     “但太迟了,如今我已经无法离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