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变身特工》

关灯
面具。

    自己差点撞到他的时候,跟他说对不起了吗?好像并没有,但他也没主动扶她。

     ……有病啊? 刘璐璐心中腹诽,嘴上盈盈笑说:“再见。

    ” 与此同时,沈砚淡淡说:“加个微信。

    ” 他从裤兜里递来什么,刘璐璐下意识地一接,低头看,居然是沈砚的手机。

     屏幕上亮着微信二维码。

     身为三十六线女艺人,刘璐璐强行要过很多制片人和导演的微信,对“上赶着”,有丰富经验。

     主动要微信,一定要逼对方扫自己,这样能百分百通过对方的微信。

    否则,对方可能面上笑嘻嘻,转头就拒绝好友。

     沈砚嘴里说着霸总的台词,做的却是三十六线艺人的勾当。

    但凡,他或冷漠,或客套、或嬉皮笑脸地再说第二句,她也好拒绝,可沈砚没有继续废话。

     刘璐璐呆立两秒。

     前脚掌很酸,喉咙也很疼,他手机上的二维码常亮着,她自己的手机也开始狂震,网约车的司机已经赶到约定地。

    乘客每迟到一分钟,都要多扣钱。

     刘璐璐花了三秒钟决定妥协。

    滴的一声扫码过后,她转身就跑。

     今夜的北京城,雨夹雪。

     刘璐璐挤到车的后座,她的腰间,不怎么得体地围着个黑色厨用垃圾袋,保护着裙子,塑料摩擦羽绒服,发出索索的声音。

     网约车是一辆尼桑,司机从后视镜瞥她一眼,生怕弄脏他的车,与此同时,他看到,车后还跟着一辆深蓝色的劳斯莱斯古思特。

     刘璐璐浑然不觉。

    一坐稳,她立刻重新拉下口罩,在臭臭的车里拧开矿泉水瓶盖,痛饮着偷来的朗姆酒,再看着车窗外。

     总算,下班啦! 网约车行驶的过程中,她查看微信。

     孙爽发来足足20秒的辱骂语音,让她别用拼多多烦他了,还有,赶紧开通一个小红书账号。

    接着又是一震,提醒有人通过她的好友验证。

     沈砚的微信头像是塞尔达传说,用这头像的男人,大概率特别没钱,小概率特别有钱。

     刘璐璐闲着无聊,翻了下他的朋友圈。

     沈砚的朋友圈很干净。

    除了发新剧的信息,总发“大河”娱乐公司的新剧宣传,但主角都不是他。

     刘璐璐心想,身为社畜,可能需要配合公司宣传吧,但再一搜沈砚的个人资料,她张大嘴巴。

     沈砚的百度词典,关联着好几个名人——他继父是娱乐集团大鳄,亲爹是当下互联网公司四巨头之一科讯在线视频总裁,亲妈则是全球有名的建筑事务所大佬,左手资本右手资源,传说中,来娱乐圈体验生活的那种大户人家孩子。

     沈砚不是脑子有病,而是富贵逼人。

    当然,也可以把“人”字去掉。

     她啧了一下,透过暗沉的玻璃窗,向外看去。

     刘璐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镇女孩。

     她是山西汾阳人,和某著名艺术片大导同属一个籍贯,但她家不在市区,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叫什么沟,路边种满了挺拔的白杨树,经常能听到悠远的民歌声。

     小县城里只有小学和初中。

     大部分女孩子只能读到职高,毕业后,就要工作或嫁人。

    镇上的公务员,除了社会地位高点,月工资也就比早餐店的服务员多几百。

     但再沉闷的小镇里总会出现几个异类。

    多年后,刘璐璐看电影《立春》,觉得王彩玲就是一个疯狂max版的她妈。

     母亲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标准的文艺青年,爱读书,爱唱歌,爱跳舞,弹得一手好琵琶,当初哭着喊着不嫁人,生了孩子后力排众议,把三岁的刘璐璐,独自扔到市里的舞蹈学院。

     临走前,母亲蹲下身:“吃得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