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迎新年听爹音信

关灯
杜太爷表情没啥变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 “你爹前几年,是出洋上学去了,所得没得音信。

    现在他回来了,说找了个学堂教书。

    ” 珍卿垂眸心想,原来是出国留学去了,怪不得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不过,三十多岁还能出国留学,心气也是够高的。

     她又问:“那他在哪个地方?哪个学校?” 杜太爷有点迷糊地说:“说在京城里嘞,哪个学校说不清,你三表叔打听到一个地方,说能寄信。

    ” 他看着珍卿说:“从明年开始,多给你爹写信吧。

    ” 正常的父亲阔别多年,终于回到国内,就算没法回乡看望女儿,好歹应该主动写信吧。

     反倒要个小孩儿主动,天下有这样的父亲,真是小孩子的悲哀。

     她的心理,不必跟杜太爷说,反正答应了杜太爷,从明年开始,就多给她杜爹写信。

     守岁守到后半夜,珍卿去睡的时候,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是罗妈和袁妈,一起给她洗脸洗脚的。

     第二天一早,珍卿就被叫起来,穿了一件绿绸袄,和一条绛红色的裙子,好歹看着鲜亮一些。

     虽说她辈分大,但是作为小孩儿,还是要到处给人拜年。

     她刚打开自家大门,还没有跨过门槛,猛见两个人影儿冲上来,“噗通”就跪在她家门口,“梆梆梆”磕了三个大响头,然后大喊: “大小姐新年吉祥,大小姐长命百岁。

    ” 这么猛的磕头架势,还真把珍卿惊到了。

     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两个磕头的人,从地上一骨碌爬起,“噔噔噔”飞毛腿似的,跑过墙角之后,立刻没了人影儿。

     珍卿压根没有看清,这两个女孩儿究竟是谁,不过看她们穿的衣服,那真是补丁盖补丁,肯定是穷人家的。

     大田叔从路口走进来,见珍卿傻站在门口,问:“大小姐,刚才陈家那两个妮儿和陈学礼,来干啥啦?” 珍卿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两个,是南村陈家的两个女孩儿。

     珍卿若无其事地说: “她们来给我磕头拜年,还说了吉祥话儿。

    可惜,我还没打发压岁钱,她们就跑了。

    原来陈学礼也来了,我可没看见他。

    ” 大田叔说:“他在外面呢。

    ” 珍卿“噢”了一声,她心里,其实隐约有点感动。

     陈家那个小丫头,两只腿跑得那么快,看来她的腿脚是好利索了。

     穷人家的女孩子,若是跛了脚、瘸了腿,生存起来必会更加艰难,她能好起来,真是万幸。

     做了好人好事,最终能得着一句“谢语”,也算是值得欣慰的吧。

     珍卿带着轻快的心情出门,路上碰巧遇到李宝荪,他们两个人就结伴,挨家挨户地给人拜年。

     北村的人家串访完了,两人赶紧往南村去,又和玉琮、玉理结伴,这拜年就拜了一上午。

     之后,玉琮告诉珍卿,陈家的三个孩子,也到他家门外,给他磕了三个响头。

     珍卿在杜家庄,只待到正月初六,随后去杨家湾拜年,就一直留在了杨家湾。

     杨家在外上学的三个表兄弟们——大房两个,二房两个,还有表姑姑家的孩子们,大家凑在一起,热闹得不得了,长辈们也高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