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小
中
大
而准备不足,招待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见谅。
家师原也想与各位同饮同乐,不醉不休,然念及舍弟翠山离家十载,日前方归,这十年间许多经历还未及祥禀。
且今日乃家师百岁大寿,倘若谈及恩怨纷争,未免不吉。
便是各位远道而来祝寿的好意,也极易被曲解为蓄意挑事生非,如此反倒不美。
故而不若由在下陪同诸位前往后山,一观我武当风景如何? 如此,也不妄诸位来我武当走了一遭。
” ——张松溪这话说得巧妙! 既堵了众人的口,又表明了武当的立场,坦言若在张三丰寿诞吉日提及谢逊或屠龙刀之事,便是有意寻衅,要与整个武当为敌了。
这威胁不可说不小。
然而可惜…… 宋青书暗自摇头。
若是平日,与武当为敌莫说厅中众多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小门小派,便是同为元国武林六大派的昆仑、峨嵋与崆峒也要仔细斟酌掂量,万不敢随意涉险。
然而如今事关传闻中得之即可号令天下的屠龙刀,此番上来武当的这些人又是刨除峨嵋以外,恐怕都是事先已经打好了商量,不惜与武当撕破脸皮兵刃相向,也要问出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的。
如此,便是张松溪再如何足智多谋,深谙语言艺术,一番话连消带打又给人留足了面子里子,怕是也不会有人买账。
果然,厅内气氛僵持了片刻,昆仑派的西华子便率先起身,大声说道: “张四侠也不必说这样的话暗指什么。
我等今日上山,除为张真人祝寿,还有件事,便是一定要打听一下那恶贼谢逊的下落。
” 他话音一出,其余人等见有人做了那出头椽子,便也都纷纷跟着嚷道: “不错!还请张五侠速速说出那谢逊的下落,也免得我等正派同道因此等小事再生争执,动起兵刃。
” “正是!正是!还请张五侠现身回话!” “还请张五侠现身回话!” ——数百人异口同声的呼喝回荡在整间大厅,一时间其声势竟显得极为浩大。
张松溪气得捏紧了拳头,性格更冲动直白的莫声谷更通红了眼眶,眼见便要冲进人群,找到那几个叫嚣得最凶的直接动手了! 便在这时,忽而门外传来“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其明明发自厅外,却清晰响亮回荡在整座大厅之中,比之上百人的同声呼喝,更显浑厚悠长。
——原来竟是少林高僧到了! 张三丰率七侠迎门而出,不一会儿,便带着十几名僧人重又返回了紫霄宫中。
其中为首的三名老僧,宋青书想来应该便是莫声谷和殷梨亭曾对自己说过的,少林空字辈四大神僧中,现如今仍存活于世的空闻、空智、空性三人了。
宋青书一见这三人或长眉下垂,或貌若金刚,或一脸苦相,便不由心中一阵烦腻。
无他,盖因他曾在天命大世界的佛修那里吃过大亏。
彼时他修为尚低,险些因此失了性命,因而对修佛之人,别管是修行者抑或普通人,他天生便抱着一种戒备审慎,总结而言,便是“看着就觉得不是好人”。
当然,这只是宋青书的一己之见。
至少在那三位少林神僧提出
家师原也想与各位同饮同乐,不醉不休,然念及舍弟翠山离家十载,日前方归,这十年间许多经历还未及祥禀。
且今日乃家师百岁大寿,倘若谈及恩怨纷争,未免不吉。
便是各位远道而来祝寿的好意,也极易被曲解为蓄意挑事生非,如此反倒不美。
故而不若由在下陪同诸位前往后山,一观我武当风景如何? 如此,也不妄诸位来我武当走了一遭。
” ——张松溪这话说得巧妙! 既堵了众人的口,又表明了武当的立场,坦言若在张三丰寿诞吉日提及谢逊或屠龙刀之事,便是有意寻衅,要与整个武当为敌了。
这威胁不可说不小。
然而可惜…… 宋青书暗自摇头。
若是平日,与武当为敌莫说厅中众多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小门小派,便是同为元国武林六大派的昆仑、峨嵋与崆峒也要仔细斟酌掂量,万不敢随意涉险。
然而如今事关传闻中得之即可号令天下的屠龙刀,此番上来武当的这些人又是刨除峨嵋以外,恐怕都是事先已经打好了商量,不惜与武当撕破脸皮兵刃相向,也要问出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的。
如此,便是张松溪再如何足智多谋,深谙语言艺术,一番话连消带打又给人留足了面子里子,怕是也不会有人买账。
果然,厅内气氛僵持了片刻,昆仑派的西华子便率先起身,大声说道: “张四侠也不必说这样的话暗指什么。
我等今日上山,除为张真人祝寿,还有件事,便是一定要打听一下那恶贼谢逊的下落。
” 他话音一出,其余人等见有人做了那出头椽子,便也都纷纷跟着嚷道: “不错!还请张五侠速速说出那谢逊的下落,也免得我等正派同道因此等小事再生争执,动起兵刃。
” “正是!正是!还请张五侠现身回话!” “还请张五侠现身回话!” ——数百人异口同声的呼喝回荡在整间大厅,一时间其声势竟显得极为浩大。
张松溪气得捏紧了拳头,性格更冲动直白的莫声谷更通红了眼眶,眼见便要冲进人群,找到那几个叫嚣得最凶的直接动手了! 便在这时,忽而门外传来“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其明明发自厅外,却清晰响亮回荡在整座大厅之中,比之上百人的同声呼喝,更显浑厚悠长。
——原来竟是少林高僧到了! 张三丰率七侠迎门而出,不一会儿,便带着十几名僧人重又返回了紫霄宫中。
其中为首的三名老僧,宋青书想来应该便是莫声谷和殷梨亭曾对自己说过的,少林空字辈四大神僧中,现如今仍存活于世的空闻、空智、空性三人了。
宋青书一见这三人或长眉下垂,或貌若金刚,或一脸苦相,便不由心中一阵烦腻。
无他,盖因他曾在天命大世界的佛修那里吃过大亏。
彼时他修为尚低,险些因此失了性命,因而对修佛之人,别管是修行者抑或普通人,他天生便抱着一种戒备审慎,总结而言,便是“看着就觉得不是好人”。
当然,这只是宋青书的一己之见。
至少在那三位少林神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