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关灯
小
中
大
熬了半宿,青年总算熬出了一盅还算‘像模像样’的莲子羹。
橘糖打着哈欠,走进厨房,望向已经被公子盛在碗中的莲子羹。
看见莲子羹的成色,她的心不由松了一口气。
起码看起来是能吃的样子了。
这般想着,她用汤勺勺起一口,放入嘴中,一种很难形容的怪异的甜味在她口腔之中蔓延开,几乎是一瞬间,她的眸有些怔住,随后才艰难地咽了下去。
此时外面的天已经微微泛白了,橘糖怀疑地看着面前成色不错的莲子羹,轻声建议道。
“......公子,要不还是奴来吧。
” 青年一怔,倒也没有平日的冷漠,一向冷白的手有些泛红,上面溅着些细小的伤口。
他眸中透露了一分茫然:“还是不行吗?” 橘糖眼凝了一瞬,开始检查厨房内的东西,可一圈转下来,无论是莲子、糖,还是水,这些她第一次做的时候都用过,不应该能够出问题的。
她望着公子雪衣上的痕迹,有些迟疑道:“可能莲子羹太难了些,公子先去休息,待到晚上奴再教公子其他的。
” 橘糖已经说的足够委婉。
谢欲晚轻声应了:“好,你先回去休息吧。
” 橘糖望了望垂着眸的公子,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将那盅奇怪味道的莲子羹一起带走。
出门的时候,遇见了莫怀。
橘糖开玩笑道:“公子做的,要试试吗?” 莫怀真的点了点头。
橘糖便真的盛了一碗递过去,在她诧异的眼神中,莫怀面不改色吃完了一碗。
“如何?” 看着莫怀的模样,橘糖甚至怀疑自己适才味觉出了问题。
她便又尝了一口,还是很难吃。
橘糖诧异完还是下去了,那日恢复记忆之后,她的身体便不太好了。
今日又熬了整整一夜,实在有些困倦,如今得回去睡觉了。
莫怀将空碗放回盘中,随后望向了厨房中的公子。
青年一夜未睡,望着面前已经熄灭的火,垂下了眸。
可半晌后,青年又蹲下身,有些笨拙地往快要熄灭的火中加了稻草,如适才橘糖一般将火又吹燃了。
锅里面的水不就之后就呜呜叫,青年垂头净了手,又开始重新切好莲子。
厨房的门半开,一扇门外,莫怀怔了许久。
时隔许久,他似乎又看见了那漫天的雪,纷纷扬扬地,像是要把他的公子彻底埋住。
公子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只是平静地站在原地,任由雪斑驳头发,染湿脸颊。
明明只是一顿饭,但公子却像是在诉说离别。
* 隔日。
晨莲再拿着司洛水的拜帖进来时,姜婳都未打开。
她的确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事情还能同司洛水说的。
她在纸上算着那二十本账本里面的账,笔墨一行又一行。
晨莲看着手中的请柬,轻放在一旁的桌上。
她望向前方的小姐,外面寒蝉敲响了门。
晨莲走上前,开了门,她的眼神在寒蝉的手间停留一瞬。
寒蝉面色平淡,将手中查到的东西交给晨莲。
晨莲没有翻开,而是接过,关上门,走到了姜婳身前:“小姐,消息。
” 一方薄薄数十页的册子被放在桌上,姜婳打开册子,略看了一眼,手在某一页止住,姜婳轻声道:“寒蝉呢?” 晨莲弯着眸:“回到树上了吧。
” 姜婳望向窗外,晨莲似乎知晓她在想什么,轻轻用手指了指:“小姐,那棵树。
” 是一颗浓郁高大的树,姜婳本来就有些累了,此时同晨莲聊了起来,索性放下了笔,她望着晨莲指的那颗树,轻笑着道:“寒蝉一定觉得很吵。
” 除开无时无刻不在叫的蝉,寒蝉的听力是旁人的数倍。
望了半刻钟,姜婳又开始在纸上演算起来。
她现在大概算了四五本左右,已经发现有些不对了。
账本里面的帐,对不上。
但是其中空缺的金额,远没有达到几十万两白银。
姜婳又开始算后面的,那方薄薄的册子在她身前,一个模糊的想法缓缓地在她心中诞生。
* 丞相府外。
司洛水整个人一身素,轻声问道:“三小姐还是不愿意见我吗?” 侍卫摇摇头,望向面前的司家小姐:“司小姐的拜帖我们都递过去了,但是三小姐那边没有回复,小姐还是走吧。
” 司洛水手指不由掐紧了手心,低垂着眸。
侍卫有些不忍:“司小姐,最近老夫人病重,三小姐每日都会去为老夫人诵经,已经很是疲惫。
可能是因为这样,三小姐才没有时间见司小姐。
司小姐不如过段时间再来吧。
” 司洛水也知这是好意,她低头回应了一声:“好。
” * 后来两日,司洛水果真没有再来了。
守门的侍卫松一口气,毕竟那是御史家的小姐,三小姐如何拒绝是三小姐的事情,他们若是得罪了可是没有好果子吃。
几个侍卫守门无聊便议论中,议论来议论去,最后都变成明天吃什么了。
府内。
姜婳终于算完了所有账本,里面的账总共差了八万两。
几年的账目,差八万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但是其中一定有猫腻。
这八万两的空缺,是如何来的呢? 如若是姨娘的那笔钱,剩下的钱又流向了何处。
姜婳翻开寒蝉送过来的册子,一页一页认真看着,最后眼眸停在十七年前那场战乱上。
那场仗,盛国打了整整两年。
在如今的天子登基之前,盛国上下奢|淫,官官相护,贪污成性。
一众人的手,什么都不放过。
不止是灾银,甚至连前线的兵马粮食,路过哪家,就要被哪家扣一些。
那场战打了整整两年,前线的战士苦不堪言,但又不能弃城弃国。
战火纷争,全国各地也乱了起来,山匪横行。
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死于山匪手中。
她望向册子上的名字,心一瞬间被揪紧,手死死扣住。
斑驳的史书上,在那战乱的一页,刻着谢林峥谢大人的名字。
内忧外患,四下麻痹之际,彼时为刑部尚书的谢林峥面见先帝,一夜进谏之后,持着先帝亲赐的尚方宝剑彻查这些年朝堂上下的账目。
世家哪个禁得起查,一起请命上书,但先帝避而不见。
世家面面相觑,最后只得打道回府,咬碎牙齿凑足这些年贪污的银钱,缴给谢林峥,换置粮草,送往前线,安置灾民。
谢林峥......是谢欲晚的父亲。
她从前在谢家的祠堂跪拜之时,曾经祭拜过。
那场战盛国最后还是打赢了。
但此后数
橘糖打着哈欠,走进厨房,望向已经被公子盛在碗中的莲子羹。
看见莲子羹的成色,她的心不由松了一口气。
起码看起来是能吃的样子了。
这般想着,她用汤勺勺起一口,放入嘴中,一种很难形容的怪异的甜味在她口腔之中蔓延开,几乎是一瞬间,她的眸有些怔住,随后才艰难地咽了下去。
此时外面的天已经微微泛白了,橘糖怀疑地看着面前成色不错的莲子羹,轻声建议道。
“......公子,要不还是奴来吧。
” 青年一怔,倒也没有平日的冷漠,一向冷白的手有些泛红,上面溅着些细小的伤口。
他眸中透露了一分茫然:“还是不行吗?” 橘糖眼凝了一瞬,开始检查厨房内的东西,可一圈转下来,无论是莲子、糖,还是水,这些她第一次做的时候都用过,不应该能够出问题的。
她望着公子雪衣上的痕迹,有些迟疑道:“可能莲子羹太难了些,公子先去休息,待到晚上奴再教公子其他的。
” 橘糖已经说的足够委婉。
谢欲晚轻声应了:“好,你先回去休息吧。
” 橘糖望了望垂着眸的公子,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将那盅奇怪味道的莲子羹一起带走。
出门的时候,遇见了莫怀。
橘糖开玩笑道:“公子做的,要试试吗?” 莫怀真的点了点头。
橘糖便真的盛了一碗递过去,在她诧异的眼神中,莫怀面不改色吃完了一碗。
“如何?” 看着莫怀的模样,橘糖甚至怀疑自己适才味觉出了问题。
她便又尝了一口,还是很难吃。
橘糖诧异完还是下去了,那日恢复记忆之后,她的身体便不太好了。
今日又熬了整整一夜,实在有些困倦,如今得回去睡觉了。
莫怀将空碗放回盘中,随后望向了厨房中的公子。
青年一夜未睡,望着面前已经熄灭的火,垂下了眸。
可半晌后,青年又蹲下身,有些笨拙地往快要熄灭的火中加了稻草,如适才橘糖一般将火又吹燃了。
锅里面的水不就之后就呜呜叫,青年垂头净了手,又开始重新切好莲子。
厨房的门半开,一扇门外,莫怀怔了许久。
时隔许久,他似乎又看见了那漫天的雪,纷纷扬扬地,像是要把他的公子彻底埋住。
公子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只是平静地站在原地,任由雪斑驳头发,染湿脸颊。
明明只是一顿饭,但公子却像是在诉说离别。
* 隔日。
晨莲再拿着司洛水的拜帖进来时,姜婳都未打开。
她的确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事情还能同司洛水说的。
她在纸上算着那二十本账本里面的账,笔墨一行又一行。
晨莲看着手中的请柬,轻放在一旁的桌上。
她望向前方的小姐,外面寒蝉敲响了门。
晨莲走上前,开了门,她的眼神在寒蝉的手间停留一瞬。
寒蝉面色平淡,将手中查到的东西交给晨莲。
晨莲没有翻开,而是接过,关上门,走到了姜婳身前:“小姐,消息。
” 一方薄薄数十页的册子被放在桌上,姜婳打开册子,略看了一眼,手在某一页止住,姜婳轻声道:“寒蝉呢?” 晨莲弯着眸:“回到树上了吧。
” 姜婳望向窗外,晨莲似乎知晓她在想什么,轻轻用手指了指:“小姐,那棵树。
” 是一颗浓郁高大的树,姜婳本来就有些累了,此时同晨莲聊了起来,索性放下了笔,她望着晨莲指的那颗树,轻笑着道:“寒蝉一定觉得很吵。
” 除开无时无刻不在叫的蝉,寒蝉的听力是旁人的数倍。
望了半刻钟,姜婳又开始在纸上演算起来。
她现在大概算了四五本左右,已经发现有些不对了。
账本里面的帐,对不上。
但是其中空缺的金额,远没有达到几十万两白银。
姜婳又开始算后面的,那方薄薄的册子在她身前,一个模糊的想法缓缓地在她心中诞生。
* 丞相府外。
司洛水整个人一身素,轻声问道:“三小姐还是不愿意见我吗?” 侍卫摇摇头,望向面前的司家小姐:“司小姐的拜帖我们都递过去了,但是三小姐那边没有回复,小姐还是走吧。
” 司洛水手指不由掐紧了手心,低垂着眸。
侍卫有些不忍:“司小姐,最近老夫人病重,三小姐每日都会去为老夫人诵经,已经很是疲惫。
可能是因为这样,三小姐才没有时间见司小姐。
司小姐不如过段时间再来吧。
” 司洛水也知这是好意,她低头回应了一声:“好。
” * 后来两日,司洛水果真没有再来了。
守门的侍卫松一口气,毕竟那是御史家的小姐,三小姐如何拒绝是三小姐的事情,他们若是得罪了可是没有好果子吃。
几个侍卫守门无聊便议论中,议论来议论去,最后都变成明天吃什么了。
府内。
姜婳终于算完了所有账本,里面的账总共差了八万两。
几年的账目,差八万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但是其中一定有猫腻。
这八万两的空缺,是如何来的呢? 如若是姨娘的那笔钱,剩下的钱又流向了何处。
姜婳翻开寒蝉送过来的册子,一页一页认真看着,最后眼眸停在十七年前那场战乱上。
那场仗,盛国打了整整两年。
在如今的天子登基之前,盛国上下奢|淫,官官相护,贪污成性。
一众人的手,什么都不放过。
不止是灾银,甚至连前线的兵马粮食,路过哪家,就要被哪家扣一些。
那场战打了整整两年,前线的战士苦不堪言,但又不能弃城弃国。
战火纷争,全国各地也乱了起来,山匪横行。
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死于山匪手中。
她望向册子上的名字,心一瞬间被揪紧,手死死扣住。
斑驳的史书上,在那战乱的一页,刻着谢林峥谢大人的名字。
内忧外患,四下麻痹之际,彼时为刑部尚书的谢林峥面见先帝,一夜进谏之后,持着先帝亲赐的尚方宝剑彻查这些年朝堂上下的账目。
世家哪个禁得起查,一起请命上书,但先帝避而不见。
世家面面相觑,最后只得打道回府,咬碎牙齿凑足这些年贪污的银钱,缴给谢林峥,换置粮草,送往前线,安置灾民。
谢林峥......是谢欲晚的父亲。
她从前在谢家的祠堂跪拜之时,曾经祭拜过。
那场战盛国最后还是打赢了。
但此后数